第五,“云何名菩萨无方所忍。或有夜忍昼不忍,或昼忍夜不忍;或彼方忍,此方不忍
。或此方忍,彼方不忍。或知识边忍,不知识边不忍。菩萨不尔。一切时,一切方,常生忍心,是名无方所忍”。这个无方所忍讲修忍辱功夫,忍要一切时、一切处保持高度警觉。宗门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就是念头,这些统统讲的念头,无论是善念、恶念,念头起来了,念头是轮回心,在制造六道轮回,不能随它。修行人要随觉心,念头是迷而不觉,佛是要觉而不迷,要觉悟,就怕觉迟。这个是修行功夫里头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讲枢纽,最重要的环节。在所有法门里头,念佛第一殊胜,为什么?一句阿弥陀佛是觉,阿弥陀佛不是迷。念头才起,不要紧,这习气,无始无明习气,阿赖耶的种子,业习种子,它遇到缘自然会起现行。这个现行起来之后,第二个念头就是阿弥陀佛,把它取而代之,绝不能叫念头增长。贪心起来了,念头起来,第二个念头又是贪心,第三个念头还是贪心,那贪心愈来愈重,就真的要做贪烦恼现前了。第一个念头贪心,第二个念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把贪心打掉了,把贪心取而代之了。贪瞋痴慢疑、自私自利,这种念头一起来,阿弥陀佛,统统是阿弥陀佛,那就对了。
无方所就是一切时、一切处,有高度的警觉,用一句佛号代替所有的妄念。这些是问题,这一段话是哲学上的问题,是科学上的问题,科学跟哲学,现在还不能解决这问题。这个问题,你看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提出来了,不但提出来了,也帮它解决掉了。佛菩萨是怎么解决的?佛菩萨把这些问题放下了,就解决了。这放下真解决?真解决。为什么?这些问题是假的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在虚妄里头做活计,你错了。怎么就对?放下就对了,忍就是教你放下。
所以你看看,菩萨无方所忍。或有夜晚忍,白天不能忍。夜晚睡眠、睡觉了,不发脾气了,白天不行。有白天能忍的,晚上不能忍,不能忍,作恶梦,这不能忍的现象。或彼方忍,此方不忍,这是我们居住活动的场所不一样,那能忍、不能忍,缘不相同。彼方能忍,是别人的土地,是别人的国家,别人的场地,总要顾全一点面子,自己家里他就不能忍了。或此方忍,彼方不忍。或知识边忍,不知识边不忍,这是因人不同。在一个有身分、有地位的人面前,他要收敛一些,不懂规矩的人,他有那个恭敬心,他就能忍,我见过。
早年我没学佛的时候,刚到台湾,我在实践学社服务,虽然地位很低,我办公室跟蒋介石先生隔壁。虽然地位很低,跟他坐得很近,看到很多东西。最难得的是,人放逸惯了,走在这个地区,人就规矩了,脚步就慢了,也就轻了。因为我们那个时候住的是地板房子,踩一脚还有声音。自自然然的就小心谨慎,轻手轻脚,没人教他,环境不一样,到那里他就能忍。蒋先生不在那里,他就很随便;在那个地方,就轻声,脚步都轻轻走。所以这环境不一样,有身分、有地位的人在那里,自然就收敛了。
菩萨不尔,菩萨修行不是哪里忍,哪里不忍、放逸,那是世间法。菩萨是一切时、一切方,时是时间,方是指空间,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地方,常生忍心,他都那么恭敬。这个与菩提心有关系,菩提心是诚敬心。印光大师所说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诚敬心。诚敬心不能说在某个地方有,在某个地方可以随便,这个不可以的,那全是妄心。真诚恭敬是一切处,一切时一切处,无论什么环境都保持着诚敬。换句话说,从诚敬心里面生出来的爱心,叫慈悲,对一切人、对一切事、对一切物平等的爱心,没有厚此薄彼,这是菩萨。这是菩萨无方所忍。
文摘恭录—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第二八一集)2013/4/29 档名:02-040-0281
版权所有:大悲咒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