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念诵网

生死根本与本有真心

发布时间:2023-02-01 17:42:32作者:大悲咒念诵网

  生死根本与本有真心

  本觉佛性,人人本具,正因为众生迷于本觉佛性,不知道,不能悟明,所以向外摄求,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所以我们本师告诉我们: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那我们知道了佛是本具的,就不向外攀缘妄想执着了,这样我们就能伏灭妄想,发明本源心地,究竟成佛。诸佛悟此而成菩提,三世诸佛都是悟明本具之佛性,依之修证,然后得成无上觉道。众生迷此而成生死,为什么我们从无始劫来生生世世流转生死呢?就是因为迷于本具之佛性,对本来佛不认识,不知道,不能悟明,所以不能证得。这就是迷的意思。

  我们知道佛是本具的了,那么我们就不向外攀缘妄想执着了,因为心外无法。假若一切众生皆能悟明本具之实相,这个实相是本具的,三世诸佛乘愿来到世间,就是为了这一大事因缘,开示悟入本具之实相。这个实相的道理就是成佛的道理,通达一心,一心就是我们的本觉佛性,实相是我们本觉佛性的道理,本来佛的道理。我们因为大觉世尊的开示,能够悟明本具之佛性,能够通达我们本具之佛性是个什么道理,这样我们就能够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心开意解,就不会迷闷,所以我们就不向外摄求,不攀缘妄想执着世间、出世间的一切事物。这样我们就能伏灭妄想,发明本源心地,究竟成佛。

  悟明实相通达一心以后,识破妄想,妄想通指我们一切虚妄心行。妄想二字是指心法说的,指一切虚妄心行。就我们众生迷情分上来说,用的都是这个虚妄心行。虚就是不实,妄就是不真,它属于心法,是我们抽象的精神世界,不是具体的物质、事物,没有形状,没有相貌,没有颜色,看不见,摸不着。就是我和大家说话的这个心,大家听我说话的这个心,同属于虚妄心行。在前面我跟大家说了,这种虚妄心行通属于妄想,不管是善性的还是恶性的,不善不恶性的,不善不恶就是无记性,没有善恶标志,不容易使人记忆。于善缘发了一念善心,这一念也是生灭性、无常性、可坏性,生灭就是无常,无常也是可坏。就是我们众生使的这个心有三种行式,善性发心能建立世间的利益,恶性发心能造成危害,不善不恶性发心是平常发心,像走路、上商店、洗衣服等。不管是善性的、恶性的、不善不恶性的,只要这个妄心一起,就覆盖纠缠我们的本觉佛性,使我们本具的智慧光明妙用不得显发,佛的境界不能现前。在这里它没有自性,没有一个常恒不变的实体,因为众生在迷,迷惑、不觉悟,所以认妄为真,把生灭妄想、生死妄本认为是本有真心,所以在使用这个无明妄想、虚妄心行的大事因缘当中,无所不用其极,就是这一念心把我们拖进无边的生死、罪业和痛苦,所以我们发心学佛就是要降伏其心。因为我们本觉佛性不属善、不属恶,不属不善不恶,是超越对待的。

  "三十七道品"四念处里说:要观心无常。正念观察这个心是无常的,同时这个心是无我的,佛说一切法无我,这一念妄想之中也没有我和我之所在,观心无我,所以众生于无我的一念妄想之中妄计为我,这不是虚妄嘛,认贼为子,它本来是生死的怨贼,但是我们把它当成亲人,就像家贼似的,家贼不除就不能避免它的危害,因为众生在迷,不认识。这个心是无常的,一会儿吃饭的心,一会儿走路的心,一会儿又写字的心,吃饭、走路、写字,体性不一样,如果吃饭的心是我,那么走路、写字的心又是谁呢,如果说写字、走路、吃饭这三个心都是我,那么应有三个我,那也不成立,所以心是无我的。但是众生妄想计度,说这个心就是我的全体,我之所在,归我所有,我这一念心谁也不能否定,所以就把事情推向反面。

  佛说观心不净,这个心是浊恶染污性,是颠倒性、障碍性、迷闷性,无一是处,所以佛让我们观察,正念观察、谛审观察这一念心究竟是有我还是无我,究竟是真实常恒不变,还是生灭无常之性,是清净的还是浊恶染污的,一切生死、罪业、痛苦都由它而得建立。我们三界六道因心成体。佛在《教经三遗》里说:心是恶源。万恶之源,它能建立三界六道,地狱、恶鬼、畜生,能建立刀山火海,建立两种生死,一切天灾人祸,都是由它建立的,都是这个妄心的力量和作用。《地藏经》说:举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罪就是业,业也是罪,过去我们诵《地藏经》,感觉佛说的这句话不太理解,我们学了大乘了义之教,真实之法,我们才真正看到了它的本来面目,这一念心无一是处,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我们才理解了它是生死性、罪业性、痛苦性。经里还说:"心者何也?"心是什么,怎么来的呢?"染有以。"因为我们染污三界万有,攀缘、妄想、执着、贪著这一切事物,所以生种种心。有,属于三界万有这一切,所说欲有,这是指欲界说的,从地狱、人间到六欲天;色有,指色界四禅天;无色有,四空天,有就是心想、口说、身造,发起有为造作,循业受报,发现三界六道,这就叫有。因为众生不知道这是一个业果,体性空寂,所以种种攀缘、妄想、执着,生种种心。

  这个心不但是浊恶染污性,而且这个心是苦的体,所以佛说观心是苦,正念观察这一念心,它是苦的体。为什么这个桌子没有苦呢,没有乐呢?就是因为它是无情物,它没有心。这个心无有是处,所以我们不论怎么妄想执着,怎么攀缘,也不能有实法可得,就像用手抓虚空,抓到未来际,徒劳身心,得不到一物。

  我们众生在迷,无始劫来受业力限制,轮回六道,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都是谁的力量作用呢?都是这个妄心的力量和作用。佛说:心生即是罪生时。心生即是罪业、痛苦、生死,离了这一念心,更没有生死、罪业、痛苦可得。在这里大家很好的体解,所以佛在《楞严经》里说,它是生死的怨贼。《华严经》有个偈子:"罪从心起",罪是从心起的,不从天降,不从地长,也不是别人给的,是从心生起的。心本身就是罪,罪没有自性,没有自体,以心为体,所以罪从心起。若想把罪灭除,"将心忏",用心来忏悔灭除,就像走路似的,坎坷不平摔跟头,因地而倒,所以我们不能拄着虚空起来,还得因地而起。我们迷了,用这一念心去建立无边的生死,我们觉悟了以后用了这一念妄心生信、皈依、受戒、修行,然后把这妄心彻底托到后面,自行灭去,发明本源心地,不用这一念心。"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若不灭,罪是不会亡的,"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但众生在迷,无所不用其极,恐怕在使用这一念妄心上,还觉着不够劲。

  我大致给大家说说,让大家认识我们现前使用的这个心,不要妄想执着这个虚妄心行,我们要识破妄想,认识、看破它,它不是个好物。比如说这把刀是铁做的,是钢铁改变了一下形状,但它还是钢铁,把它毁了以后,它还是钢铁;不毁,自体也是钢铁。这刀本身并没有善恶,它本身并不杀人,是人心杀人,利用了这个刀,刀是媒介,借助这个刀实现杀人的罪恶目的,所以人心要不想杀人,那么这把刀不会飞起来把人杀掉,它就是一块废铁。所以我们学佛要悟明心地,当好制心,就像钱似的,它本身不属善,也不属恶,它是一种物质,用社会话说,是生产和交换的媒介,在我们世间生息当中,能够发起利益,但众生悟、迷不同,所以对钱的认识也不一样,有的正确认识它,有的错误认识它,正确认识的就正确使用,就能得出正确结果,错误认识它就错误使用它,最后得出错误结果。所以钱本身不属善恶,但世间人不明白心的力量和作用,所以说"有钱就有一切,钱大可以通神。"看到现象,不能看到本质,像这个房子是因为钱的力量和作用,没有钱这座楼就建不起来,我们穿的衣服是钱的力量和作用,没有钱就没有衣服穿,每天吃的饭,也是钱的力量和作用。不过是钱被人们所利用而已,但是这钱在于我们正确认识,我们觉悟了能够正确认识它,我们能利用它为我们发起不可思议的世间利益和佛法利益,我们用钱救济贫困,使他们免除疾苦,生活安乐,另外用钱弘扬佛法,使众生出苦得乐,这样钱能建立功德,在钱上能建立善法,建立利益。如果迷惑了,错误地认识它,用这钱杀生、吃肉、喝酒、干坏事,在钱上能建立无边的生死。心是内因,心是主宰,钱是外缘,比如说世间人要想做一种事业,心上内因有了,发心了,这是一种愿望和目的,但是一分钱没有,外缘不具足,大家说这事业能不能办?不能办,光有内因,外缘没成熟。如果我们发了心以后,又有钱,因缘和合,事业就办起来了,就能赢利,所以内因和外缘是相资而成的,互为资助而得建立的。

  因为我们听了大觉世尊的开示,返迷为悟了,对于宇宙人生有了正确的认识,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再不去贪著世间的钱财名利了,重心转移皈依三宝了,常念三宝功德,所以大家才能来到讲堂听佛法,正确的认识这个心,正确使用这个心,如果不这样,我们也到世间惑乱去了,建立生死因缘。

  佛者觉义,我们不要错解佛义。心上觉悟净化了就是佛,是指心说的,净化到极处,发明本具之佛性,自己觉悟,要觉悟他人,自度要度他,自利要利他,自觉觉他,自觉就是自己要觉悟,对于宇宙人生要有个正确认识,正确对待,就能得出正确结果,声闻缘觉只能自觉,不能觉他,所以不能成为佛。然后先觉觉后觉,觉他,如果不能觉他,佛种就断了,我们成佛了,大事完了,什么事也不管了,法界众生无量无边谁去度脱呀?永远沉沦苦海。所以必须觉他,他是众生,自觉觉他,然后才能觉行圆满。觉了以后,依之修行,圆满地断除生死惑业,圆满地证得本觉佛性,这样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始可成为佛陀。佛陀是觉义,梵语为佛陀,简称为佛,翻译过来就叫觉。佛不是指形相说的,佛在《金刚经》里说:"佛说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是名三十二相。"为什么把三十二相否定了呢?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三十二相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可得的,我们不要攀缘、妄想、执着、贪著,在三十二相上建立种种虚妄心行。另外佛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佛说话的音声虽然奥妙,佛的庄严相好,我们不可以贪著,认为这就是佛了,这就不对,天魔外道也能够有神通,显佛的庄严相好,来说种种法要,但是它的心是迷闷的、浊恶染污的、颠倒障碍的,我们不能说它就是佛。佛由心作得,由不生不灭的本觉佛性作得,佛是心之果,这个大家要透过去,更不是什么天魔外道,鬼神外仙,那更是差的十万八千里了。佛法就是觉悟人心净化人心的,更不是其它,所以我们要本着正确的思想来修学佛法。

  如果我们能够悟明本具之实相,通达一心,悟明本具之本觉佛性,我们就不向外攀缘建立种种生死妄想,这就叫识破妄想。但是我要说,这得说几天,说一年也说不完这种生死妄想,我只能把妄想的要义给大家说说,认识它的本来面目,不要受骗上当。所以我们认识,看破,就能放下执着,再也不妄想执着这一念虚妄心。都是因为妄想执着这一念心,在这一念心的力量作用下,把我们拖进罪业的深渊,招致生死的灾难。就像世间人似的,他心里迷惑、浊恶、染污,贪心无厌,达到不可扼制的地步,非理而取,甚至抢劫偷盗。心生法生,他这一念浊恶染污心就把他牵入罪业的深渊,招惹灾难。五分钟就把这件事情做完了,但受到法律的制裁,判几年,不但自己受苦,而且全家受苦,严重的还会失掉身命。这一念心,就是因为不觉悟。所以我们要识破妄想,放下执着,因为佛说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本具之佛性,究竟成佛。妄想执着就像垃圾一样,我们把垃圾清除了,本具的干净就出来了。不是说把垃圾清扫出去以后,再从外边搬一个干净放在地上。我们的妄想灭了,就像黑暗和光明似的,黑暗没了就是光明,光明没了就是黑暗。妄想灭了,不生不灭的本来佛就全体显现了。所以学佛就是要降伏其心,即可面见本来之佛。本来之佛就是我们的本觉佛性,佛的智慧光明妙用就会现前。因为我们发心修学佛法,就是为了降伏其心,我们诵经也好,念佛也好,参禅打坐也好,修一切善法也好,都是为了降伏其心,所以把功夫用到相应处,把心降伏到相应的时候,我们基本不用这一念心了,此时此刻就骤然明白,心明眼亮,虽然没得成佛呢,但我们的智慧之性就会油然而发,就像我们坐在屋子里,一切世间事情了然明白一样。我们的心越烦乱,越数数生心,就越颠倒、迷闷、障碍、浊恶、染污。这个面见本来之佛,就最为亲切了。佛是本具的,就可以了却旷劫大事,旷劫,就是无始劫来没有解决的生死大事,成佛的大事,就可以疾速成办。

  就像六祖慧能大师,本来是一个岭南的獦獠,獦獠就是专门打猎的,就像野人似的,没有什么规范、礼节,以打猎为生,甚至吃生的,抓着昆虫一把一把吃,没有什么文明、道德,所以五祖弘忍大师看到他的相貌、出身,管他叫獦獠。他老过去一个字不识,没读过书,打柴为生,在旅店里听到别人诵《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马上顿悟,悟明心地。达摩来到中土,一花开五叶,传了五个祖师,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在这五个祖师当中,慧能是最杰出的一位祖师。他没有历劫的渐修就没有今世的顿悟,所以到此生此时此刻,已经瓜熟蒂落了,就是修因地基本已经走完了,到果地了,所以他是利根,顿悟、顿断、顿证。顿悟,马上悟明心地,通达实相。顿断,马上顿除生死习气,生死惑业断除了就顿证,顿证本心。顿断妄想,证得本心,所以五祖才把衣钵传授给他,他最后总括了禅宗这几位祖师的法要,说《六祖坛经》,留给后人,要我们悟明心地。

  如果我们能够通达实相,悟明一心,即可面见本来之佛,是真实不虚的。就可以了却旷劫大事,就会发明本具的智慧光明妙用,就是不离父母所生的这个血肉之躯,就能证得本具之佛性,就能够出离生死。但对于我们沉沦的众生,生死习气严重的末法众生,悟是顿悟,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了,但是生死习气丝毫未减,还得在修习当中逐渐地把它断除。

\

  佛说的三藏十二部教典,是属于如来禅,就是教下禅。教下禅,通过说种种教化,说种种经、律、论,种种引导开示,我们众生逐渐能够悟明,明白这个道理。禅,就是实相的道理,比如说我在前面跟大家反复地讲,大家逐渐认识了,对生死妄心、本觉佛性有了正确的认识了,正确认识了就有一个正确的决定选择,这是逐渐认识的,这就叫如来禅。通过说种种法,一次不明白说两次,两次不明白说三次,读经百遍必有所得。

  达摩祖师是祖师禅,祖师禅和教下禅不一样,祖师禅不立文字,以心印心,默契。比如说有的人问祖师,祖师西来意,说达摩祖师从西天来,从印度来是什么意思?这个就是话头,让学人参学这句话,达摩祖师从西来干什么,让你参学、参究。那么祖师问了,如果他悟了以后,就能做出正确回答,不悟,答错了,祖师说你到别处参访去吧,就不跟你说得更多了,就说你不是利根,还得参访,还得学。

  教下禅不一样,教下,像讲教的,不厌其烦地说,像我们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说法华三大部,说了那么多的道理,开解学人。这个就不一样,祖师西来意,看我们的悟性。顿悟自心,我们要顿悟了,就能面见本来之佛,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达摩祖师在《四行观》里和《达摩祖师论》里说"欲要成佛,须是见性",就是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本性就是我们的本有真心,"若不见性,无有是处。"想要成佛不可能。《楞严经》说"性成无上道"。对本来佛我们还不认识呢,我们怎么成佛呀,假如我们想上北京,北京的方向,具体位置,北京的因缘我们都不知道,怎么上北京啊?我们得先知道什么是佛,然后才能够作佛,才能向佛学,才能够方向明,路子不错。不是这样,就盲修瞎练,徒劳身心,就像佛说的蒸沙煮饭,拿沙子来当饭煮,煮到未来际,则成热沙,不成饭本。所以咱们讲《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是让大家悟明心地,悟明本心就好办了,就不向外求了,不向外求了,就能够从这一切事物的系缚上面解脱下来。

  什么是祖师西来意?"空中钉橛",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用这句话就契合了祖师这个话头。什么是话头呢?就是祖师在没向你发问之前你那个本来面目,让你悟那个。所以说了祖师是以心传心,以心印心。那么他心里就会执着这一法:祖师来是以心印心,这不还是有一物吗?犹有这个在,还是有这一念生死在。六祖大师说"本来无一物",如果他回答说:祖师来是以心印心,不立文字。他就会执着,别人再问他的时候,他又执着这个法上了。这个法不是本心,犹有这个在,还有一物在,还有生死把柄可抓,他又执着这个文字上了。所以祖师说,空中钉橛,就是没有这回事,你说什么都不是,就把祖师西来意这个话头给否定了,没有什么西来意、不西来意了,这样的话你就可悟明本心。话头话头嘛,祖师在问话之头,就是心里没生心,没有说话之前,那个境界,那个本来面目,让你自己去识取。

  祖师禅和教下禅是不一样的,不像我在前面对大家反复这样说,如果我们在教下,通过听讲佛法能悟明一心,也能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虽然不是顿悟,但是我们最后也能透亮,也能知道这个道理,没有一法可得。如果能这样的话,岂不快哉?这不是很痛快的事情吗?这不是很简捷、直接,不用绕很多圈子、很多麻烦吗?因我们众生在迷,皈依到佛门以后,不向佛学,不很好地深入经藏,甚至把佛忘了,向外道鬼神学,鬼神正在生死,举体都是虚妄,没有我们的学处,我们向它们学,不是把我们引入歧途,招惹灾难,重新建立生死吗?徒劳而无有益。所以我们要向佛学,要悟明一心,通达实相,我们就可以亲见佛的本来面目。

  禅宗言下大悟,至于能不能顿断,在于本身的生死习气是严重还是轻薄,如轻薄,马上、很快就断了,像镜子上土似的,埋在深地里得把它挖出来,得费一翻功夫,如果上面只是一层灰,那么用手巾一擦就可以照一切物像。但是这个理要明白,理不明白那么修行没有路子。

  佛的智慧,般若妙智人人本具。前面我跟大家说了,我们本师成道的第一句话就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所以说是众生本具的,此般若就是佛的智慧,此般若妙智,不是佛成道以后独自具有,法界众生人人本具,但是这个般若妙智是个什么因缘呢,下面我给大家说说。

  此般若妙智以实相为体,实相是理体。般若妙智是从体发用,就是般若的智慧之用,一心的全体大用。就我们众生分上来说,我们只是在发明的过程中,就佛的分上来说是已经亲自证得了本觉佛性,就具足本具的般若智慧,就是佛的智慧,以实相为体。实相就是我们本觉佛性的道理,以实相的理体发起般若智慧的照明,所以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若厄。因为智能灭妄,智能破惑,无明妄想灭除了,迷惑之心破除了,自然得成无上道。

  所谓实相者,实相具体是指什么说的呢?即众生所具的本觉佛性是。本觉佛性就是实相,实相也就是本觉佛性。这本觉佛性是我们的本来心、本来佛,是抽象的最高的精神世界,属于心法。因为我们人生活在世间,就是一个精神,十方世界唯是一心,更无它法,心若迷闷了,那么一切都是黑暗的,都是痛苦的,所以心要觉悟净化。这个精神世界属于心法,不是日月星辰,不是山河大地,不是车水马龙,不是房屋、桌椅、板凳,不是男女老少,不是饮食医药,绳床卧具,不是长短方圆,不是好坏是非。清净本然,离一切相。佛在《金刚经》里说:"离一切相,即名诸佛。"不是具体的事物,所以没有形状,没有相貌。正因为不是具体的事物,没有形状,没有相貌,没有颜色,所以我们看不见,摸不着。

  "欲要成佛,须是见性。"现在我给大家讲的是让大家识自本心,见自本性,看到自己的本来佛是个什么面目。这个本觉佛性就是我们的本来心,从根本以来的本有真心,这个心天然如此,不假造作,也就是我们的平常心、本来心,本来就有,无始劫前它没生,所以尽未来际也找不到它的灭处。《心经》里说"不生不灭",常恒没有变异,纵然我们造作恶业,轮回生死,我们这本觉佛性也不灭,将来我们返迷为悟了,得成无上觉道,究竟成佛了,它也没生,还是发明本有,所以这个本来心就是我们的本有真心。我们再依真起妄,浊恶、染污、迷惑,它也不污垢,就像摩尼宝珠似的,就是埋在粪土里也不能使摩尼宝珠受到染污,将来宝珠出了粪土,把粪土擦掉,摩尼宝珠也不因为出了粪土才开始清净,它的本体就不垢不净,所以《心经》说"不垢不净"。佛是心之果,由本觉佛性作得,这个大家要有正确认识。

  这个本觉佛性、本来心、本有真心、本来佛,为三世诸佛所共悟,所共证,三世诸佛都是证得本觉佛性,得成无上觉道的。性成无上道,性就是心。六祖大师说,不悟自心,学法无益。自心就是我们的本有真心,我们对于本来佛还不认识,怎么去成佛呢?那不是痴心妄想吗?所以不悟自心,纵然修学佛法,也得不到利益。当然六祖大师是从大乘了义教说的,这个益是究竟得作佛的不可思议的佛法利益,不是指人天利益,声闻缘觉的利益,指究竟得作佛的利益。不悟自心,学法无益,所以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然后才能够方向明,路子不错,直趣宝所,不盲修瞎练,不走弯路,就像上北京似的,不知道北京的方向、具体位置,我们乱走一气,徒劳而无有益也。所以我们修学佛法,一定要方向明,路子不错。

  这个本觉佛性离一切相,相就是虚妄之相,三界六道,内之身心、外之世界,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这一切物质世界。我们的本觉佛性在我们清净心体上,没有世间相,就是离一切相。世间相是循因结果,循业发现,因心成体,因我们无明妄想这个心,而成就了三界六道。在我们清净心体上离一切虚妄之念,所以没有三界六道之相,没有世间相。因为众生迷于本具之佛性,不知道,不认识,不能悟明,所以向外摄求,向外道拜祭鬼神,认为太阳也是神,拜太阳为神,拜月亮为神,把鬼神当作佛学,那不颠倒之甚吗?

  佛法是开示正信,没有世间这一切事物,既然如此,我们再攀缘妄想执着这一切事物,就会建立种种虚妄心行,就覆盖了我们的本觉佛性。不贪著,没有贪心,不去攀缘妄想执着它。都是要有所求取,所以建立贪心,因众生在迷,以真起妄。比如说黄金,黄金是体,以这黄金造种种杀生之具,刀杖之类。依真起妄,因迷的关系,依真去起诸妄想,起贪心,贪得不到满足,反而为嗔,嗔是贪的另一种表现,也是贪,因为在迷所以贪著世间,贪本身就是愚痴,不是智慧之性,嗔恨本身也是愚痴性,不是智慧之性,嗔也是痴。所以因为我们不能悟明自心,向外摄求,依真起妄,建立种种虚妄心行,贪心、嗔恨心、愚痴心,而贪嗔痴的体性是一个,都是浊恶染污性。

  我们的本觉佛性没有世间相,也没有出世间相。世间相属于生死相,出世间相属于涅槃相。我们本觉佛性是清净心体,既没有三界六道的生死相,也没有三界外的涅槃相,唯是一心,更无它法。没有出世间的一切事物就是声闻、缘觉、菩萨、佛的一切法,在我们清净心体上清净本然,佛在《金刚经》里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包括世间和出世间相。唯是一心,由于众生的种种攀缘和妄想执着,所以建立世间和出世间的差别之相。

  由于现在我们跟大家说的这部经是大乘了义教,直接显了,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唯显一心,我们现在讲的不是人天法、声闻法、缘觉法、菩萨法,讲的是佛法,所以没有出世间相。声闻缘觉不能悟明一心通达实相,心外取证,妄认为三界外实有涅槃可得,所以不爱世间爱出世间,爱是共同的,虽然能出离世间六道的分段生死,但不能出离三界外的变易生死。因为法执不破,他心里攀缘妄想执着三界外的这一切事物,就是声闻、缘觉、菩萨、佛的一切事物,所以不能悟明一心,不能证得本心,不能究竟出离两种生死。为什么出世间的一切事物也不可以妄想执着呢?如果我们攀缘、妄想、执着出世间的一切事物,那么它又成为我们攀缘、妄想、执着的妄境了,还会发起我们的虚妄心行,还是覆盖我们的本觉佛性。不爱世间爱出世间也是贪,贪是共同的,贪就是生死的体。所以声闻缘觉不能出离变易生死。

  通过上面讲述,大家都知道,佛是本具的,本觉佛性人人本具,那么我们的本觉佛性可不可以攀缘妄想执着呢?也不可以。我们有个头,不能再求一个头,头上安头那就是颠倒了。如果我们攀缘、妄想、执着、贪著我们这个本觉佛性,还是法爱不破,我们本觉佛性又成为我们攀缘、妄想、执着的对象了。

  贪著世间不行,贪著出世间也不行,贪著本觉佛性行不行呢?也不行。所以自相也要离。佛不自佛。为什么本觉佛性自相也不能贪著、攀缘、妄想、执着呢?佛是觉悟的人,是净化的人,三世诸佛,虽然证得本觉佛性,究竟成佛,但是佛对本觉佛性没有妄想执着性,佛不做这样的想念:现在我已证得本觉佛性,我已经成佛了。佛若做这样的想念,那么佛就有贪著,贪著本觉佛性,贪著佛这种事物,还会生种种妄心,就不是觉悟净化的人了,就失去了佛的真实意义。

  就像我们做官似的,举个世间因缘给大家说吧,官者公也,官是代表群众利益的,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的需要,我们能够对于我们的责任,在其位谋其政,尽心、尽职、尽责,所以官不自官,不能说我是什么什么官,这样就贡高我慢了,就失去了官的真实义。官是人民对我们的重托,需要了,我们就做,不需要,我们就不做,所以不要把自己掺杂进去。正像佛在《金刚经》里说,我得阿罗汉道,不做阿罗汉想。阿罗汉是指心觉悟净化说的,阿罗汉是个假名,无复烦恼,心得自在,所以如果我证了阿罗汉道,再做阿罗汉想,生起这一念心,所以心就不是觉悟净化的,就失掉了阿罗汉的真实意义。佛虽然是本具的,如果我们贪著、妄想、执著我们的本觉佛性,那就等于头上安头了,颠倒自性,所以自相也不要攀缘、妄想、执着,世间、出世间的一切事物甚至我们的本觉佛性都不要攀缘、妄想、执着,这样的话我们才没有生死把柄可抓,这样才能使我们于一切法的系缚上解脱下来。

  凡夫在迷,贪著世间,攀缘、妄想、执着世间的一切事物,所以在世间一切事物上建立无边的生死。声闻缘觉不悟自心,不能通达实相,所以贪著、攀缘、妄想、执着出世间的一切事物,法执不破,所以不能出离变易生死。菩萨贪著本觉佛性,所以不能出离法爱,不能断除最后的生相无明,进入妙觉,究竟成佛。我们要想成佛,首先得悟明心地,没有生死把柄可抓。佛在《金刚经》里说:"离一切相即名诸佛。"不是灭相,我们但不攀缘、妄想、执着世间相、出世间相、本觉佛性自相,我们就会从一切法的系缚当中,生死系缚当中解脱下来,当下觉悟,当下解脱,当下安乐,直趣菩提。

  所以我们在一切时间、空间处所里,身心躁动不安,苦得不得了,被一切事物障碍、逼迫、系缚,就是因为我们不能够悟明一心,通达实相,心还有放不下之处。哪一种事物我们看不破放不下,哪一种事物就反过来系缚、障碍、逼迫我们。除此以外,更没有苦乐可言。这是最亲切的了,不像外道说的神乎其神,都是系缚法,生死法,这是大觉世尊开示的真实觉道。我们现在不能开解,我们要想成佛,最后也得开解,也得悟明这个道理。不悟明这个道理,有放不下之处,哪一种事物放不下,哪一种事物就成为我们的生死障碍,这个大家要清楚。

  这样我们就会得大解脱,如果我们能这样认识的话,就没有我们的攀缘处。攀缘世间,世间不是我们的本来佛;攀缘出世间,出世间也不是;攀缘我们的本觉佛性,起诸妄想,本觉佛性又失掉了,也不是。没有攀缘处,没有憎爱心,憎爱世间也没有用,憎爱出世间也没有用,憎爱本觉佛性也没有用。没有憎爱处,没有取舍处,当下歇息,方契妙道。契就是契合,妙道就是我们的本觉佛性、觉道,觉悟的道路。

  跟大家说的直接一点,了义教,佛这一种事物也是假名,佛无所执,佛者觉义,是指心觉悟净化说的,如果说这一法是佛,我们妄想执着去攀缘、贪著,举体都是妄想,就不是佛了,因为你不是觉悟的人、净化的人。通达实相,悟明一心,要彻底地摧毁打破一切生死疲劳,一断一切断,丝毫不留生死把柄。我们还有什么可以贪著、攀缘、妄想、执着的呢?说我要成佛,这一念心举体都是妄想,就不是我们的本来佛了。起念即失。佛不是说么,狂心顿歇,歇即菩提。妙道就是不可思议的觉道。

  众生都是贪著,比如说凡夫贪著世间,攀缘、妄想、执着世间的一切事物,起贪嗔痴性; 声闻缘觉不攀缘、妄想、执着世间,贪著出世间,攀缘出世间的一切事物,法执不破,也是痴,所以也起贪嗔痴性;菩萨不能断除最后的生相无明,不能离本觉佛性自相,也起贪嗔痴性,是妄心。像世间凡夫贪著杀生,在虚妄相上起纷争,互相斗乱危害,甚至互相杀伐。佛说,莫见长莫见短,这样心地才能平衡。众生在迷,与世间、出世间一切事物起诸妄想,贪嗔痴,杀生、偷盗、淫欲,长短是非,这些妄心一共有八万四千。所以我们这本觉佛性,被八万四千烦恼迷惑之心覆盖和纠缠,纠缠就是系缚,起了这些妄心,就覆盖了我们本觉佛性,所以使心地阴暗,愚痴暗昧,没有一点光明智慧之性。心地为什么阴暗呢,就是因为八万四千种心病覆盖遮挡,就像今天太阳的体和光明本来在虚空住,没离虚空,就因为乌云的遮挡,所以举天黑暗,我们就不得太阳的照明。心地黑暗,无所明了,是谓无明。什么是无明呢,我们八万四千种生死妄想都是无明,就是愚痴暗昧之性。

  因为众生在迷,生死道路走的太远了,不能迷途知返,所以我们大觉世尊大慈大悲,乘愿来到世间设立佛教,说八万四千法门。众生贪心是一种心病,对贪心,要"布施度悭贪",布施就是法药。说我们学佛的人,众生需要钱财物品,我们就给他钱财物品,需要佛法,我们就给他佛法,需要身命我们就给他身命,众生所需的一切给予,无所顾惜。这就把贪心灭除了。贪心是无始劫来熏习的,积重难返,我们得采取方便办法,就是佛说的法药,治我们心病的,所以我们要广行布施。悭贪是生死,我们还舍不得放舍悭贪,那能出离生死吗。?们要广行布施,钱财、物品、身命、佛法。所以菩萨道难行能行,无所顾惜。我们在利益众生当中放舍悭贪,把生死放舍了,就能达到自利,老把悭贪心不放,一切为了我,这个"我"是生死的体,走不出我的圈子,怎么能够出离生死呢?

  佛说一切法无我,生死也没有我,涅槃也没有我,唯是一心,生死本空勿需断,佛是本具的,勿需求。但不攀缘、妄想、执着生死,也不攀缘、妄想、执着涅槃,不随执一边,心无所住,就是中道了义。生死涅槃是为二,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就是不二,不二法门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我们的本觉佛性,唯一真实,更无虚妄,这是佛的境界。所以佛在《华严经》里说:不为自己求安乐,但为众生得离苦。教诫诸大菩萨,我们也得这样发心。我是不存在的,众生于无我当中的一切法中妄计为我,不破除妄想执着,想出离生死是不可能的。每天都是为了我,巧思设计使手段,希望一切好的境界现前,保留下来别失掉,这就是贪,贪就是生死。本来没有什么好。唯是一心。希望坏的境界远离,别现前,嗔恨、拒绝,这本身就是生死。心随执一边,不是住在好上,就是住在坏上。攀缘妄想执着性,起贪嗔痴性。等悟明一心通达实相了以后,心就无所住著,这样我们就会于一切法的系缚当中解脱下来,得大自在,得大安乐,立竿见影,当下见效。不是等待死后才去成佛,现在不觉悟,还迷闷呢,临终时八苦交煎,善恶业同时交现,想出苦得乐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及时觉悟,及时净化,这是出处。

  众生有恨嗔心,这是心病,能酿成无边的生死,三毒之一,所以佛说"慈悲度嗔恨",把一切众生都作亲友想,做诸佛菩萨想,不要和一切众生对立,互相仇恨、危害,要舍己为人,拔众生苦,给众生乐,这是我们发心学佛的佛门弟子的责任,不要拿世间生死感情去对待、认识,一会儿憎,一会儿爱,一会儿危害,所以我们要修慈悲心。他危害我们,我们不但不嗔恨,反而怜悯他,他造业将来受苦,我们还要采取种种方便开导他。他不听,我们也不嗔恨,还要救度他。若能转物即同如来,不要认物为己,被物所转。

  愚痴也是心病,佛说"智慧度愚痴",愚痴之人不相信做恶得恶,做善得善,说人死如灯灭,了无所有,所以说不造白不造,不吃肉白不吃肉,邪知邪见。我们要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看到圣人是怎么说的,我们就能返迷为悟,发起我们本具的智慧之性,就能破除愚痴之心。佛说杀生者命短,我们要想福寿绵长,就不能危害无穷,横杀无辜,我们就得像三世诸佛那样,舍掉自己的身命去救度众生。佛说不杀生,不杀生是法药,我们本师金口宣扬的真实谛理,真实可信,所以对于杀生这种因缘,我们身心最粗重的恶性造作,从今以后,心不想、口不说、身不造,不介入。我们不但不杀,而且还要救度,苍蝇、蚊子也不杀,这样我们就走出了生死的黑暗,趋向光明,就把杀这种心消除了。这是对治法。众生引取无厌,非礼而取,偷盗。偷盗使人贫穷下贱,甚至堕落畜生道去偿还,所以佛说:不偷盗,不偷盗是法药,就能医治我们的心病。最后八万四千种心病都断除了,但复本来性,更无一法新。所说我们修行成佛,就是清除生死垃圾的过程,断除我们的无明妄想,生死习气,就像我们不要的垃圾废物一样,垃圾清除了,这个地就干净了。生死妄心断除了,我们本觉佛性自然显发,佛的境界就现前了。更无一法新,佛是本具的,更没有一法是新得。《心经》说:无智亦无得。所以我们发心学佛,不是让我们得到点什么,但不染污即如如佛,人生无常,心要及时觉悟,纵然不能证圣,但我们不会酿成大的罪恶,大的生死灾难。

  我们的本觉佛性、本来佛,是个什么道理呢?离世间相,离出世间相,离本觉佛性之相,然后才是我们的本来佛,本来面目,就是我们本觉佛性,它的道理就是实相的道理,离一切虚妄之相。这样才没有我们的攀缘处、憎爱处,当下歇心,方契妙道,就会契入、证入我们的本心,当下解脱,当下安乐。我们再去攀缘、妄想、执著,贪著世间、出世间,就感觉到没力量了,没有什么意思了,感觉是个麻烦事,是个障碍事,是个劳心的事情,所以,狂心不歇,自然而歇。

  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种种苦追求,求不得苦。对于这个道理,心里认可,爱乐随顺,是名真。我们信佛,不是信佛的庄严相好,信这个色相,虚妄之相,我们是对佛说的宇宙人生的真实谛理深信不疑,佛若不说出这一套完整的人生哲理,我们凭什么信佛呀?天魔鬼神也能变现佛的庄严相好,但他说出的都是邪知邪见,我们能相信吗?不能相信。我们信的是佛说的这个道理,佛教已经三千年之久了,佛法还这样兴盛,佛虽然已经入涅槃了,但是常住三宝常住世间,佛菩萨形相虽然是土木金石,世间物质做的,但是我们把佛请来以后就是真佛,还像释迦牟尼佛在世一样,恭敬、礼拜、赞叹,丝毫未减,就是因为佛的德性所感。因为佛说出了真实的道理,是一条出苦得乐的道路,觉悟的道路,所以我们感恩戴德,所以对我们的本师念念不忘。我们信的是佛说的道理,不是说佛的依报是琉璃世界,色身是庄严相好。我们看到了佛的琉璃世界,佛的庄严相好了,可我们一无所知,什么也不明白,不还是众生吗?所以《楞严经》里,阿难见佛,佛问他:你为什么出家?他说,我见佛的庄严相好,心生爱乐,所以我发心出家。佛说:此非汝心。就是说你这个心是无明妄想,是生死心,你发心出家是正确的,是应该的,但是你发心的愿望和目的不真实,是为了贪著色身相好,琉璃世界,不是为了开佛知见,使自己开佛知见,使法界众生开佛知见,出离生死,所以佛就把他呵斥了。

  因为现在我们说的是大乘了义之教,不是人天法、声闻法、缘觉法,《心经》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不属于三界六道人天法,也不属于三界外的声闻缘觉法,《心经》又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把缘觉法给否定了。在我们清净心体上,没有无明和无明尽,也没有什么老死和老死尽。所以悟明一心以后,就超越世间和出世间。另外佛说"无苦集灭道",也没有声闻法,十方世界唯是一心,更无他法。

  虽然佛是本具的,但不许我们贪著、妄想、执着,在本来佛上生种种虚妄心行,那本来佛就失掉了。今天我们穿五层衣服,外层的脱了,里层的脱了,最后把贴身的布衫也脱了,才露出我们色身的本体,才能见到我们的本来面目。佛也是这样,我们的本来佛也是这样。佛虽然是本具的,但佛不自佛,不许我们贪著,自然成佛道。

  我上面给大家说的,给大家开示悟明本具之佛性,本具之佛性是个什么道理,就是实相道理,无一切虚妄之相,是谓实相。这样的话,我们的本觉佛性才会全部显发,就像乌云散了,太阳的体性和光明就全部显发了,普照天下一片光明。我们这本觉佛性是属于心法,最高的精神世界,佛的境界,所以体是清净本然,就是六祖大师说的,在这个清净心体上,本来无一物。六祖大师不是做过偈子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个见性的偈子,五祖弘忍看到他彻悟,得见心地,把法衣交给他,因为他堪于胜任,做禅宗的祖师,能够传佛的心印,所以把重任交给他。当时兴盛一时,南能、北秀,他在岭南弘扬顿教,神秀在湖北弘扬渐教。

  我们这个心是清净本然的,本来无一物的。六祖大师说"不思善,不思恶",善恶都莫思量,即可入清净心体,这指心体说的,本觉佛性说的,这个清净心体具足如来的智慧德相,是妙心,不是妄心。清净本然是定,天然本定,性定,是超越众定的,佛的上上禅定。用属于慧,般若智慧之用,举佛心的全体都是智慧之性,所以具足智慧光明妙用,具足六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彻底地断除无明,超越业的限制,住在常寂光净土,寂照无二,用则周遍法界,就像观世音菩萨似的,证得清净心体以后,从体发用,能够周遍法界,去寻声救苦,随类应现,就像普门品说的,成就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种不可思议,应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现比丘身而为说法。自然成就,就是无作妙力,不用作意,不用生心。他是比丘根机,自然现比丘身给他说比丘法,令他成就。设入大火,火不能烧,若有众生临危急难中一心称名,即得解脱。菩萨有不可思议的神力,异方便,特殊的办法,我们用心猜测不到的办法,就能解除他的灾难,使他安全无恙,出苦得乐。这种神力周遍法界。所以我们的本觉佛性,在我们成佛以后,体用皆妙。

  体就是本觉佛性,清净心体,三德密藏,《法华经》说: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这个本觉佛性,三德密藏--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这个实相的道理,唯有三世诸佛能够竖彻如理之底,能够通达明了,声闻缘觉的智慧不可测度,所以体用皆妙。用我们这个虚妄心行竭尽我们的全部心力,也不能了达三德密藏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用我们的语言再表达也表达不了本觉佛性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情况,就是说,三德密藏唯佛与佛乃能究尽。

  佛,体用皆妙,用是不作妙力,比如说三世诸佛,观世音菩萨,证得清净法身、本觉佛性以后,能够成就圆满报身,就是自己的受用身,另外能成就千百亿化身,有感即应,这叫应身,那么这个三身是怎样发挥作用,怎样显现的呢?我们凡夫不可测度,声闻、缘觉也不能测度,所以称为妙。体用皆妙。旷劫之事一念皆知,都在大圆镜里显现,那么佛看十方世界的一切事物,就像看掌中果一样。因为了无一物,没有远近,法身遍一切处,十方下雨的头数佛都一一分明,无所不知,无所不见,天堂、地狱、人间、极乐、苦海,就像知道自己一样,所以佛的神力不可思议,没有达不到之处。地狱是循因发现,循业结果,我们想到地狱参观不可能,但是佛以神通智慧之力就可以到地狱去,去给地狱众生说种种法,能通达地狱众生的语言,开发他的神识,让他灭除妄想,地狱就没啦,提起正念,善境界现前,就能升到天道,升到极乐世界。所以佛的体用皆妙不可思议,都是一心本具。虽然离一切相,但是我们的本心、本觉佛性不可思议,不但能变现有情,而且能变现无情,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随类应现,能变现大海之水,不但能变现人,还能变现六道众生的形状,所以超越业力限制,从必然达到自由。就是因为能够悟明自心,证得自心,所以成佛以后,无量光,无量寿。佛的心以慈悲为体,没有一点危害,寿命无有穷尽,再也没有生死轮回。

  正因为我们众生不通达、不悟明实相,不能通达一心,所以向外摄求,向鬼神学,起惑造业,堕落三途道,那样学佛还不如不学,不如在家好好种地,好好做工,自食其力,本份做一个老百姓,安安宁宁地度过这几十年。佛在经里说:末法时期,天魔鬼神外道炽盛世间,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心魔起了,所以外魔乘虚而入,附在我们身心,表达他的意思,让我们顶仙看病,或者捉弄我们,最后精神失常,生活不能自理,这人就完啦。都是不能开发正信。我们通达实相悟明一心以后,就能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生死也不可得,我们的本觉佛性没有生死相,没有涅槃相。对于生死这种事物,我们也不攀缘,也不妄想执着,随其自然,没有主宰性,我们在生死这一因缘上也得解脱,如果贪生怕死,生死就成为我们的生死障碍,在生死这一法上又建立新的生死。通达这个法以后,一切无挂碍,"佛"尚不可得,那么去佛以还更是虚妄不实。我们对于这个道理能正面观察,心里观得越明白,客尘烦恼脱落得越利落。没有什么贪著的,没有什么可以妄想执着的,都是生死疲劳,我们不为自己求安乐,但为众生得离苦,我们就没有生死可了,没有涅槃可证,所以我们就能发心,走出自我的圈子,为如来,我们的本师承担责任。自己要很好地依法修行,然后去觉悟无量众生,这就是我们的出处。

  世间的一切,这一切事物,《大智度论》说:都是诳惑人眼的,欺诳、迷惑小儿的,迷惑我们在迷的凡夫的,所以我们要识破、认识,不要受骗上当。不悟自心,学法无益,想要脱离生死没有道路。所以祖师说,大事未明如丧考妣。不能得见心性就是大事未明,修行没有道路,就像自己父母离开世间一样,那么痛苦。所以必须究明,把佛说的真实道理究明,心开意解,心里没有疑惑障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谁再说什么这个是佛,那个是菩萨,我们也就不会去相信。佛在自心啊,我们悟明了以后,还要依法修行,非修不证,我们得按着实相道理,以实相的理体发起般若智慧的照明,才能照见五蕴皆空。在这般若智慧的光明之下,这些生死垃圾一扫而清,所以我们悟明以后,还要依法修行,然后证得。但是现在学佛的人千千万万,能坐下来很好学学佛的道理的人寥寥无几,所以祖师说大事已明如丧考妣,说我们悟明了自心通达了实相,但是生死习气还很严重,不能证得,所以还是如丧考妣。这样的话,我们就有动力发起我们的真实修行,我们就能心安实相,内照自性,不向外贪著,依法修行,这很重要。这必须悟明。

  般若妙智以实相为体,体就是理体,般若妙智,智就是智慧,就是佛的智慧,是怎样显现的呢?从体起用,以实相为体。实相的道理,就是本觉佛性的道理,本觉佛性离一切相,没有一切虚妄之相,这个实相是超越对待的,比如说善和恶是对待法,没有善相,没有恶相,是超越善恶的,所以才叫妙善,佛善。在我们的本觉佛性没有顺相,没有逆相,是超越逆顺的,所以畅通无阻,没有罪相,也没有福相,是超越罪福的,乃至超越一切对待,没有佛相,没有众生相,在这里一真法界,佛和众生都是假名,我们悟明的就是一心,所证的就是这个一心,更无其它。没有对待,是超越对待的绝待,这个善恶、逆顺、罪福、乃至佛和众生都是因为众生在迷,执着这些,都是众生于本来没有善恶、逆顺、罪福、佛和众生的一真法界之中,妄想计度而建立善恶、逆顺、罪福、佛和众生这些虚妄之法。

  现在我们发心学佛,要通达实相,悟明一心,要超越这些对待。般若是离相法门。佛说,离一切相,即名诸佛。不是灭相,面对现实我们了达体性空寂,就不攀缘,就不妄想执着,就不贪著,有和没有一样,没有和有一样,善和恶一样,恶和善一样,本来平等,体性空寂。如果善有一个真实的自性,有它的实相,有它常恒不变的实体,永远是善,它就不会变的。恶也是如此,都是众生妄想计度,虚妄显现。众生都是住相生心,住,就是心有所贪住,做好想,做坏想,憎爱取舍,所以都是在这些虚妄相上--善相、恶相、逆相、顺相、罪福相上,佛和众生相上起纷争,纷争就是引起我们心上的分别争端,在这些事物上引起我们心上的纷争,我们越妄想执着,分别斗争的程度越严重,我们心中就成了战场了,所以纷繁之事扰乱心神,不得安宁,这就是业相,罪业之相。业相就是惑,妄心。妄心起了,就得动口去说,身体去造,惑业就发起业相,然后受生死果报。

  惑业苦三,这三者,佛说"如恶叉聚",有惑就得有业,有业就得受生死之报,惑业苦三,如恶叉聚,不相舍离。但是我们说善恶也好,逆顺也好,罪福也好,佛和众生也好,我们讲这些事物都是讲心。法就是心,心就是法,都是在这个善恶相上起纷争,或者在逆相上起纷争,做善想,贪著,想保留别失掉,这就是起心上的纷争,但事物是无常的,是生灭无常可坏之性,这是一种我们的痴心妄想,能不能保留下来别失掉呢?那不可能。善境界、顺境界因缘变化失掉了,又引起心上的纷争,忧愁痛苦更严重啦,这是坏苦。或者在恶相上起纷争,或者在顺逆相上起纷争,厌离、痛苦、忧愁、拒绝、嗔恨,所以不好的事现前了,我们厌离它,可并不是因为厌离它就离开了,所以循业发现。我们希望它离开,它偏不离开,这是求不得苦,引起心上的惑乱。我们要了达善恶逆顺、罪和福、佛和众生本空,体性空寂,无我我所,如同梦幻。佛在《金刚经》上不说么,"如梦幻泡影",就像过往云烟一样了不可得。所以我们但不攀缘、妄想、执着,就解脱了这一切事物对我们的系缚,这些事物当体即是我们所说的般若妙智,就能转识成智,成就佛的智慧。经上不说么,认物为己,被物所转,若能转物,即同如来。我们返迷为悟,我们不被物转即是转物。但不染污,我们就把它转了。认物为己就是心为物所役,役就是使役,心是主人,反而成为奴隶。所以我们通达般若实相以后,我们就能够当家作主,不被物所使役,就能超凡入圣。

  都是住相生心,都是在虚妄相上起纷争,互相之间的纷争,严重了结成集团,互相杀伐,我们在虚妄相上起纷争,起惑造业,业有一种力量,牵引我们八识总报主到六道里头受生。诸佛菩萨的愿力虽然弘深,智慧虽然广大,神力不可思议,但是众生循业受报的时候,诸佛菩萨阻挡不了。业力也不可思议,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力量呢?能把我们八识、神识牵引到地狱里受刀山火海之苦,这是业的力量,没有业的力量,我们想到地狱去参观参观那还不可能呢。循业发现,业力由心造,所以临终时极恶的,神识离开这个色身了,由业力的牵引,疾速就像磁石吸铁、射箭一样就到地狱、饿鬼、畜生道去受生了,佛都不能阻挡。佛只能把出苦得乐的道路指示给我们,让我们自己去觉悟,去成办,我们不觉悟不成办,佛也没有办法。佛不是封的,佛若是封的,大家就不用坐在这里啦,都成佛了,没有众生了。

  六祖说:不思善,不思恶。为什么呢?就是要超越对待,超越善恶的限制。我们不在善恶这两种事物上起纷争,有纷争就有斗乱,有斗乱就有危害,有危害就有罪业,有罪业就有生死,有生死就有众苦的逼迫。佛在经里说,住正道者,不分别是邪是正。是超越邪正的。众生都是在这一切虚妄相上起纷争,所以佛教我们--《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然后叫我们即相离相。金刚经以实相为体,纯谈般若实相,般若妙智,所以我们得证得《金刚经》和《心经》的实相道理,才能够成佛。不证得这个理体,成佛无有是处。就像我们世间似的,说我们要制造汽车,得汽车的受用、利益,我们首先得把汽车的道理学通,把它研究明白,我们学通以后,心里骤然明白。就像我们悟明了本具实相似的,然后我们才依理作意,按着汽车的道理,发起我们心上的智慧,然后去设计方案,制造图纸,然后拿工厂造出来,依理造车。如果不通达汽车的原理,闭门造车,那是不可能的,再有钱也造不出来。佛也是这样,佛虽然是本具的,但是我们不能悟明,不能修证,佛也不能现前。是依理成佛,成佛的道理我们还不知道,那怎么成佛呀?那不都是盲修瞎炼嘛,不要在相上起纷争。我们明白这个实相道理,就要离一切相,不去种种攀缘、妄想、执着,种种贪著,在这一切虚妄事缘上建立虚妄心行。这样我们就能减损我们的生死习气,最后把生死惑业断除,发明本源心地。

  本觉佛性为何称为佛宝?宝是救济义,众生无始劫来轮回生死,这两种生死,三界六道的分段生死,三界外的变易生死,是最逼迫人,最系缚人,最障碍人,最困惑人的两种灾难、苦厄,所以我们皈依三宝。宝是救济义,能够使我们法界众生息灭无边的生死苦轮,出离生死的因乏和逼迫,究竟成佛,和三世诸佛一样得出世的大富贵,无量寿,无量光,一切具足。我们的本觉佛性为什么称为佛宝,因为它就像摩尼宝珠似的,能出生一切宝,出生一切佛的功德,就是心里自性本具如来的智慧德相,观世音菩萨的一切功能利用,一切功德都是自性本具的,所以我们称这个心是本觉妙心,不是妄心。妙是不可思议,能出生众宝,虽然没有一切相,没有世间相、出世间相,但是我们证得本觉妙心以后,能随类应现,为什么这样呢?这个道理唯佛与佛乃能究尽,三德密藏,我们不能测度,佛能竖彻如理之底,彻就是透彻。如理,如就是平等,如理就是我们本觉佛性的实相道理,之底,底就像大海似的,一眼看到底,整个大海的本来面目都清清楚楚。佛能竖彻如理之底,这句话就是说,三德密藏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能彻底明了。我们成佛以后,我们也一切明了,也能竖彻如理之底。正因为佛能竖彻如理之底,所以佛才能在用上横穷法界之边。横,就是十方世界;穷,没有达不到的地方,法界就是十法界,人道、天道、阿修罗道、地狱道、恶鬼道、畜生道、声闻、缘觉、菩萨、佛十法界的一切事物,之边际。横穷法界之边,十方世界的一切事物无不通达明了,无所不知,无所不见,这是从用上说的。

  从体上说,能竖彻如理之底,正因为能竖彻如理之底,能证得本觉佛性的实相道理,证得平等性理,所以才能够从体起用,横穷法界之边。我们众生就不行啦,众生用这一念生灭心,用这个妄心。当我在黑板写字的时候,我只知道写这个字,只能辨见这一个境界,所以大家在做什么想什么,十方世界的一切事物都不知道,我都迷闷,都不知道,了然无所知,就把我们这个不可思议的佛性妙用局限在这一个字上。所以我们这个心,虽然有力量和作用,但下劣,低下劣陋,不像佛的智慧,发明本觉佛性,本觉真心,又能周遍法界,同时到十方世界去设教,普度法界一切有情。般若妙智即佛的智慧,是从体起用,是以实相为体,体是理体,主质义。就像水似的,水以湿为性,离开湿性,就不能称为水,黑板是干燥的,所以我们不能称黑板是水,离开湿性就没有水,所以湿性就是水之体。佛在《金刚经》里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证得本觉佛性,离一切相,无一切虚妄之相,证得清净心体,佛以实相为体,从体起用,以这个理发起心智,就叫般若妙智。像观世音菩萨似的,观世音菩萨能周遍法界,利益众生,完成一心的全体大用,就是般若智慧之用,成佛以后不是死水一潭,是体用皆妙。

  现在我提一个问题,因为大家听了,得悟明一心,通达实相,这是我们听法的目的,听了半天还不明白,这就不行了。佛说的都是诚实之语,真实可信,佛说法四十九年,从来未说一句废话,一句闲话,一句危害话,说的都是真实道理,都是利益话。所以我们发心学佛要按着八正道,要说正语,用佛法指导我们的一念、一言、一行,说佛法语,说利益话,说时有益,不说无益,我们明白就要说,如果顾及这个、顾及那个,怕说不好,还是妄想,应该冲破自我束缚,这样能够自我熏习,温故知新,能够使众生受利益。因为佛在经里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佛法是真理,不是虚浮,我们说佛法要有分寸,不能粗枝大叶,笼统,笼统会贻误人的,一个字差了,或者模糊,他理解差了,就偏离了佛道,差一丝一毫他就偏离了佛道,就流入歧途了,所以必须得没有一点疑误。

  学佛法就像造汽车似的,你对汽车原理有一点疑惑,就是障碍,你制造的汽车就开不走,因为它和汽车原理不相应,不相应的那一丝一毫就成为汽车的障碍。佛法也是这样,理性的东西,不允许有虚妄的,这个很重要啊,这个理透不过去,再讲些知识,只能增益知见。世间相,就是三界六道称为世间,三界六道的一切事物,包括我们精神世界方面和物质世界方面的,这不都是世间相吗?虚妄心行之相和具体物质之相。因为我们本来佛,清净心体上没有这些事情,不要在这些事情上起纷争,生种种妄心,障碍我们的本觉佛性。其实这个道理也很明了。

  若像祖师参话头,想见这个本来面目,那就难了,我们通过讲教,讲教义、教理让大家层层深入,最后把本来面目和盘托出,让大家认识,所以这得悟明,悟明本觉佛性的实相道理。如果不悟明啊,还会心外取法,妄心,贪著这个,执着那个,去求佛。佛不从求中得,起心向外去求佛,佛在经里说:菩提尚且遥远。我们离菩提道越来越远了,就我们这一念求心,就把我们和本来佛之间隔得十万八千里,对面不相逢啦。都是妄心隔碍,妄想歇了,就是本心,佛是由心做得,以实相为体。

  所谓实相者,即众生所具的本觉佛性是。本觉佛性是个什么道理呢?就是我上堂给大家讲的,无一切虚妄之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来者,即诸法如意。本觉佛性,即是众生本来心,本来心没有生灭,没有垢净,没有增减,常恒没有变易,无始劫前未生,尽未来际不灭,体用皆妙。就是本来之心,从根本以来就是这样,不是上帝造的,也不是地上长的,不是谁使令他这样,天然如此,这就叫本来面目。不像我们这个生灭心。体性空寂,眼睛看到黑板了,识生其中,这心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这个本来心就是我们的本觉佛性,金刚不坏,你看地狱众生下了地狱,刀山火海,铜床铁柱,下油锅,大小二鬼抛空翻接,这样折腾,本觉佛性也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金刚不坏,风吹不了,火烧不了,刀还砍不了。

  《圆觉经》说众生本来是佛,就指这本觉佛性说的,因为我们现在讲的是大乘了义教,三世诸佛的通途,得成无上觉道的共由之路,是离相法门,和净土法门不一样,净土法门是从有门入,有能念之心,有所念之佛,心境历然,如果念到实相念佛,能念所念性空寂,就是我们本觉佛性,契入清净心体才能得成无上觉道。我们讲的离相法门大乘了义之教,不是声闻法,不是缘觉法,也不是人天法,直趣宝所,不假次第,不用方便,顿悟、顿断、顿证,就是顿悟法门,能够识自本心,见自本性,通达实相,这个就是我们本来心,也就是众生本来佛,也就是我们的平常心。

  祖师说,什么是道呢?平常心是道。什么是平常心呢?心里无事就是平常心。佛法没有什么奇特,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好事、坏事,没有好坏之相,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佛法是纯正之法,纯净化的,是正信佛教,就是要离一切虚妄之相,所以是平常心,平平常常,我们学佛法要达到心上的平衡,心上的平等。没有什么这个那个,这个那个都是生死。好的事情现前也平常,坏的事情现前也平常,我们清净心体上没有什么好和坏。没有好坏的时候也平常,本来平等。这样安住就和自性相应,就是心安实相,安住自性,什么叫禅定呢?心安自性而不动就叫定,不在这一切事物上生心,就是禅定。

  正因为它是众生本来心、本来佛,我们就是证得这个本来心、本来佛。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百千万亿佛都是悟明本具之佛性,通达实相的道理,然后经过修行证得。我们要想和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一样,我们也得悟明自心,通达实相,依之修行,究竟证得。这是通途,共由之路。我们修净土法门,现在不能悟明一心、通达实相,我们一心念佛,生到极乐世界,得三不退,借着这个方便,还得要继续闻法修证,最后也得在极乐世界通达一心,悟明实相,然后才能一生补处,圆满无上菩提,这是共由之路。就象我们上北京似的,我们坐飞机也好,坐轮船也好,坐火车也好,或者步行也好,必须经过四平、铁岭、沈阳、山海关,然后到通县,不经过这些,想到北京那也不可能的。

  《弥陀经》说,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演说五根、五利、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说小乘藏教三十七道品,所以往生极乐是带业往生,惑业没有断除,还没有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到极乐世界还得继续闻法修证,也得明心见性,然后才性成无上道。所以我们悟明了一心,通达了实相,了达了世间、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不是我们的本来佛,所以我们不去攀缘、妄想、执着,世间、出世间一切事物就不能成为我们修净土法门的障碍,就会给我们修净土法门扫清道路,我们再修净土法门就能畅通无阻,阿弥陀佛自然现前,自然念佛得一心。

  不通达实相,不悟明一心,对于世间、出世间一切事物还有放不下之处,我们想修净土法门,种种牵挂,种种障碍,佛也念不下去,所以祖师说么,禅净双修。禅是净土之禅,净土是禅之净土,本来不二的,不要把它对立起来。佛说人天法,对于不想出离世间求人天福报的,想安住在世间的广大众生最为殊胜,因为他修了五戒十善,能使他避免三途,将来成就无上菩提之因。对于求声闻缘觉小乘藏教的最为殊胜,所以佛在说小乘藏教的时候,赞叹小乘藏教。说人天法的时候赞叹人天法,赞叹五戒十善,不仅是人天因,而且是将来得成无上菩提的台阶和基础。佛说菩萨法的时候,赞叹菩萨法。佛说一乘实相法的时候,赞叹一乘实相法。就像世间似的,大学课程固然殊胜,但是我们不能说中学课程不殊胜啊,更不能说小学课程不殊胜,因为没有小学和中学的文化基础,就不能学大学。所以因人施教,就像对病施药似的,这皮肤长了个疮就得用药膏,上疮药,就不能用灵丹妙药,灵丹妙药在这里成为闲家具了,不好用,所以对这疮也就不殊胜。佛说三藏十二部教典,每句话、每个字都殊胜,佛都赞叹,不可思议。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佛就不说三藏十二部教典了。我们是什么根基,适应修哪个法门,我们就修哪个法门,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我认为这个法门适合我修,我就说这个法门殊胜,反而贬低那个法门不殊胜,这就错啦,这就把佛说的法对立起来了,佛没这样说,这样说就不圆满啦,随执一边,自己的知见,贻误众生。就像吃饭似的,不可强求一致,他愿意吃馒头,吃馒头能吃饱,馒头对他来说就殊胜,他吃不了馒头专门能吃粥,粥对他就殊胜。他不能吃馒头非让他吃馒头,他不能喝粥非让他喝粥,那就不行啦。目的、愿望是一个,解除饥饿,滋养色身,不就是这个道理嘛,我们非得人为地把它对立起来,那就不相应了,不圆满了。佛说的法是圆满的,无欠无缺的。所以我们悟明一心,通达实相以后,我们更没有牵挂更没有障碍,为我们一心修净土法门扫清道路,再念起佛来,阿弥陀佛自然现前,念佛自然得一心。因为我们的本觉佛性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本觉妙心。

  实相道理是佛说三藏十二部教典的法印,如果我们说法符合实相道理,是谓佛法,不符合实相道理,就不是大乘了义之教。

  佛法是解脱法,不是系缚法。这个本来佛为三世诸佛所共证,三世诸佛所证无它,都是证得本具之佛性,究竟做佛。三世诸佛是这样,我们当然也应当是这样,我们不能独出心裁再开辟一个道路,那就不是了。都是证得这一个实相道理,成佛的道理。

  离相法门,般若深教甚深难解,为什么是甚深难解呢?离一切相,我们抓不到一物。想抓一物,都是众生的生死妄情,如果我们听了这一法,还想抓一物,还是妄心。我们真的通达了,悟明了,我们的心自然老实了,,就不会轻易起动了,再起动就感觉是个麻烦事,是罪业事,是苦事,除非为了佛法因缘,为了普度众生,我们广行四摄六度,即相离相,就像《金刚经》说的布施要离布施之相,这就是成佛之因。

  如果我们悟明了一心,通达了实相,就不见有世间、出世间可得,用佛的智慧之眼一看世间、出世间,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所以还去攀缘妄想执着什么呢?这样,狂心不歇自然而歇。这个妄心歇啦,我们自然安稳快乐,我们本具的智慧就会油然而发,就像世间说的: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我们妄心歇得越好,智慧之性越开发,一切越明了,不见有世间和出世间。心里无事自然和自性相应,和实相相应。

  佛法是真实的道理,不是虚浮的戏论。像世间有的人谈这个、谈那个都是虚浮的戏论,像有的学气功,什么宇宙功、自然功、中功、香功、万法归一功、*轮功、禅密功啦,都是妄想发明。凡夫不能设教,凡夫能设教,我也能设教,在座的各位也能设教,那不都是欺诳小儿吗?假如说,这个人说我有神通,我成佛啦,我是菩萨。那么我们可以跟他说,说你既然是圣人啦,那么你就给我们表示表示吧,说你要能飞在空中,吐火吞水,做种种变化,那么我们就承认你。他能不能啊?他不可能。有一些人妄想用心,成为一种生活手段。

  佛法这样广大圆满,真实不虚,依之修行,成佛有余,所以用不着在佛法之外再建立什么气功了。气功和佛的真实道理敌体相对,气功是筋骨皮肉上的事情,用意念把气运到哪个部位,有抗衡力量,铁布衫功夫,过去大家都知道,身体筋骨皮肉的硬功夫,气功过去是练武练功的,现在和鬼神拉到一起,也不是真正的气功。凡夫不能设教,这点大家要知道。另外我们佛门讲清规戒律,在家居士奉行三皈五戒,苍蝇、蚊子不能杀,断除酒肉,依法修行,清净士。可他们不讲什么清规戒律,得着钱甚至吃肉喝酒,领着一帮男男女女,就这么混乱,所以这种罪业是大的,自误误人,以迷导迷,贻误一大片,起惑造业,将来堕落苦轮。

  佛法是觉悟人心,净化人心的。佛门还有一些法师,还有一些居士说佛法就是气功,气功就是佛法,我看有些佛教小册子,东拉西扯,差的十万八千里,颠倒。就是因为不学佛法,所以受骗上当。佛法不是气功。气功,顾名思义,气是筋骨皮肉,所说运气,意念功夫把气运到这个地方,有抗衡力量,刀枪不入,但这是无常的,一旦这个意念撤下来以后,这个血肉就和平常一样了。它是强健筋骨的一种方便办法,根本就不是佛法。佛法是觉悟人心,净化人心的。

  我们今天讲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通达实相的道理,我们见到事情的本来面目,就不会妄想执着,通达这个道理能破除一切邪知邪见,能摧毁一切生死疲劳。不通达这个道理,想要摧毁也不可能,没有办法,没有力量。凡夫不能设教,未离居家五欲:财欲、色欲、名欲、饮食欲、睡眠欲,自己正在生死,还没法出离,怎么能够教化别人呢?这不是很明白、很简单的道理嘛,但是有些众生在迷,包括我们信徒,就受骗上当。

  三宝--佛、法、僧是众生的福田,皈命依靠处,学处。在家居士不能成为众生的福田,不能给人作法,也不能给人设教,也不能招收徒众,但现在也有人称自己为上师,金刚上师,什么菩萨、法师,所以佛说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混乱佛法,那么我们从佛慈悲的角度来说,这些人都是可怜悯者,可怜可悯,因为心里迷惑,所以走入岐徒,将来受大苦恼。佛所以设教,就是要降伏这些外道,让他们归顺佛法,所以我们通达实相,悟明一心之后,要给众生开佛知见,把实相的道理开示给他,让他心开意解,放下邪知邪见,这样我们就功德无量了,就把他给挽救了。

  这个界限不能混淆,混淆起来佛法也是气功,气功也是佛法,佛法也是鬼神法,鬼神法也是佛法,那佛还设立佛教有什么用啊?

  咱们讲到这个,就是要破除我们的妄想执着,破除我们的生死之见。因为我们众生在迷,皈依佛门以后,不向佛学,不很好地深入经藏,甚至把佛忘了,向外道鬼神学。鬼神正在生死,举体都是虚妄,没有我们的学处。我们向他们学,那不是把我们引入歧途招惹灾难,重新建立生死吗?徒劳而无有益也。所以我们要向佛学。要悟明一心,通达实相,我们就可以亲见佛的本来面目。阿弥陀佛。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