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念诵网

禅修何为

发布时间:2023-03-30 09:47:45作者:大悲咒念诵网

禅修何为

  大家为什么要来禅修?生活中诸多烦恼抛不开,诸多爱恨放不下,诸多愿景未完成,因此对佛陀的教育产生渴慕,发心而来,这是善的念头,所以欢迎大家的到来。

  大家为什么要来这里禅修?世俗中多纷扰,多执着,多恶业,因此来寺庙求清净、求解脱。这种想法代表了你追求理想生活的决心,代表你迈出了追求实相圆满的第一步,也当然是好的。

  但是,禅修最终还是要回到生活中去的,你的烦恼来自哪里,就要到哪里去对治它;你的嗔怒起于何时,就要在那一个时刻看住它。菩萨就是这样,他们在红尘中修行,于金玉之前,不起贪念;于生死之前,不起妄执;时时处处,都能展现出喜乐的状态。这才是我们禅修的终极目标。

  我们常常很抵触一些事情,比如今天我不想上班,或者不想出差,但又不得不做,这个时候,往往就会陷入痛苦。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是要继续抵触呢?还是选择接受下来呢?我们建议你敞开自己的心,转变一个思维的向度,把这些事情接受下来,而不要在抵触它们的同时,使你的心长期处于纠结、扭曲的状态之中。

  我们说,人的习惯,都是无量劫以来积累下来的情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改变的。人都喜欢安逸,都喜欢偷懒,都喜欢不变,都喜欢享受,诸如此类的习惯,很难改变。但是一旦今天你发了愿来到这里,开始了禅修,我希望大家把禅修的习惯带回生活中去,在一点一滴中体会禅修,在一朝一夕中坚持修行。时时刻刻关注自己的生活,观照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即使在拖地的时候,也喜乐地觉察自己,把心投入到你所做的事情上,你所展现出来的状态,你所面对的对象所呈现的状态,都将有巨大的改变。

  人生是由许多个过程组成的。很多人相信有临终回忆,在每一个人生命的最后时刻,许多事情都会像走马灯一样在眼前经过,一个个类似于断片的回想,构成了人自以为长久的一生。我们应该要领悟到,既然人生只是一个过程,那么昨天已经过去了,明天还没有来到,今天、当下就是你最重要的时刻,不能安住于当下的人不仅没有回忆,而且没有未来。难道你希望自己最终的回忆中只有消磨时光、四处徘徊、花天酒地而已吗?

  因此,我们说,禅修要我们专注于当下。以当下为基点,守望未来。

  在生活中,不仅放逸行止、驰目远方是我们需要修正的行为,对于有局限的、狭仄的心量的修正也是非常重要的。许多人以我为思考问题的中心,以自我为衡量是非的法度,因而常常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况。他们会认为这样就是实现了自己,获得了利益。而实际上,不注重团队,只注重自我;不注重客户的利益,只注重本公司的利益等等,这些狭隘的思维方式都会使人陷入事业的囹圄之中。很多人来问我,为什么我的事业总是停步不前,总是不能够做大做强?我就会问他:“你的心量是否打开了呢?”因为只有当你的心无限大的时候,事业才能发展起来。

  人们固有的思维其实来源于人固有的生活方式,它反映了人们追求恒定,不希望改变的心理。昨天我喝了牛奶,就希望今天、明天还是喝牛奶,不想去更换它。而实际上,人的身体需求是多样的,它要求我们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律来更新自己的习惯。如果某个人坚持吃某一种东西,经年累月,他身上会产生相应的病况;如果想要治疗,改变生活方式就是必要的。虽然,改变的过程时痛苦的,但是一旦改变过来,人的健康就会有很大的变化。

  人际交往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哪一个人给你的感觉最不舒服,你就最应该去接近他,与他磨合。在这个过程中,你就能学会包容、理解、接受,一旦学会了这些,你的人生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什么观音菩萨度一切人,为什么她救苦寻声,哪里有难就出现在哪里?正是因为她消除了有分别的心。因此,她不会仇富,也不会疾恶,她不拣择度化的对象,这要对方向她求助,她就会去度化他;而且按照不同的对象,变化出不同的法身来劝说他、度他。我们可以想见,菩萨在修成正果以前,一定也会遇到千姿百态的世人,一定也有喜欢的、不喜欢的分别。但是,在修行中,这些分别渐渐地消失了,这就是因为包容、理解、接受的缘故啊。

  所以我们说,一个人想要成功,需要朋友;一个人需要获得更大的成功,则需要敌人。敌人是什么?就是逆增上缘。这种缘分其实是非常宝贵的。我们在确定一个敌人之前,最好先衡量一下,这个人是全民公敌呢,还是他仅仅只是我的敌人,却还是有自己的家人朋友。如果是后者,那么我们应该要看清,许多过节、敌意其实是由我们自己造成的,因此,也应该由我们自己来打开。

  我们的心量一旦打开,不再受到有限格局的束缚,则一切起伏不定、是非我执,皆能消泯。这就是我们在生活中需要修行的地方。

  我们为什么说,在佛的心目中,这个世界是圆满的;在众生的心目中,这个世界时污浊的呢?我们对于世界的观览,实际上正是我们内心的镜像,心如何,则世界如何。

  正是基于以上的观念,禅修主张向内修行,要修佛,实际上是要修心。也是因此,佛学被称为“内学”。它要求我们“明心见性”,要求我们了悟“自性”。

  佛陀从前问弟子:“你七八岁的时候见到恒河是什么样的呢?”弟子说:“与现在的没有什么两样。”佛陀又问:“那你想象一下,你七八十岁的时候,恒河又是什么样子呢?弟子说:“恐怕还是这个样子吧。”

  弟子的回答符合我们一般人的常识,也是真心的回答。因为与恒河比较起来,我们的生命是非常短暂的,恒河的运动生灭过程比我们的个体生灭过程要漫长得多。所以,它看起来似乎是不变的。但是通过常识,我们又知道,这个世界是运动生灭的。没有变化,就没有四季更替,没有生老病死,没有地壳的产生,地球也永远不会毁灭。既然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变化,那么恒河作为世间色法之一,怎么会不动呢?它一定也是有生有灭、流动不居的。如果我们不能够从变化的角度来看问题,而不能从更加高远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一直流于表象的层面。那么就真的像佛陀开示他弟子的一样:“如果你看不见恒河的变化,那么年岁的增长便是徒然衰老、走向死亡,而你的灵觉并没有得到增长。”

  佛陀通过这段话开示我们,如果我们来到这个世间,不从灵性的角度上来提升自己,修证自己,那么就如同是枉来一遭,两手空空地归去,一无所得。作为一个修行者,一个智慧的追求者,如果我们每天都在生活中思考、总结,那么我们的灵性就会得到不断地增长。

  为什么很多人一辈子看了很多书,到头来还是书归书,你归你呢?作者是作者,读者是读者呢?作为一个真正善于读书的人,应该要用作者的每一句话来观照自己的生活,时时追问自己:“我有没有起过那样的念头?我有没有像他所说的那样做?”如果我们不能这样去思考,那么读书对我们而言又有什么益处呢?我们仅仅了解了某人的思想,某人的做法,与你的生活相去甚远,那么读书不过是装点门面而已。

  这样的人我见过很多,几十年如一日地读书,到头来书并没有对他的生活产生任何的改变。而另一些人,却会因为一个偶然听到的故事、一句话,而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使自己原有的生活轨迹发生巨大的变化。这是因为后者不断地把听到的话落实到生活之中,不断地冲击和实践,因而从这一句话中收获了至多的益处。这才是有善根的人,有智慧的人。

  我们禅修,就是要使自己的心安定下来,使心灵在安静平和的状态中去欣赏生活,包容接纳生活中的一切。也即是让我们的心在禅修中与我们的身体共存、对接,这时我们就可以从生活的任何一个角落中寻找到快乐。

  因此,对于生活的每一种状态,我们都要学会接纳。就像扎西姆多多的那首著名的诗中所唱:“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爱恨情仇,不管你在意或者不在意,拒斥或者逃避,它们总是住在那里,生而在此。

  其实,幸福和光明时时笼罩在任何一个人的身边,但是许多人往往只能见到黑暗和污浊,以此认为光明远离了他,这是不正确的知见。就像我们现在把窗帘都拉起来,屋里面一片漆黑,这个时候你说光明远离了你吗?它不是还在你的近旁吗?只是因为我们的心把它遮蔽了起来,我们的眼睛见不到它而已啊。

  光明、幸福、理想、快乐的人生实际上都在我们的身边,它们从不缺席,只留待智慧的眼去发现、照见而已。

  我们对待生活中的不顺遂,应该要学会转向,学会积极地面对,学会放下陈见,学会洞见真理。我们之所以会一再觉得别人不好,那还是因为我们用自己为尺度在世间生存。当我们只有一只手的时候空空如也,发不出声响。但是当加入另外一只手的时候,我们便可以拍击出掌声。掌声不是由哪一只手独自发出的,因此我们应该善于从自己的那方面来觉知你所谓的挫折与过失,而不应该总是手执利剑,挥戈他向。我们应当要时常提醒自己:“人责人,天翻地覆;人赞人,天清月明。”

  我们禅修,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当我们在生气的时候要及时觉知自己内心的嗔火燃烧起来的那个刹那,看住那个刹那,看住你的嗔火,随时调息,随时修正。

  我们常说,世上的一切色法皆是因为因缘和合而形成,因缘离散而消失。这是宇宙运行、万物生灭的一个基本规律。

  佛教有三世因果偈云:“富贵皆由命,前世各修因,有人受持者,世世福禄深。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因果皆由自修。你今天种什么因,明天就得什么果。

  前几天有一个男孩子来找我,告诉我说,和他谈了七八年的女友突然告诉他,要和他分手。他觉得很难过,没有办法接受。我问他:“为什么那个女孩子要和你分手呢?”他说,那个女孩子以前也很婉转地和他提过很多次意见,关于一些他的缺点是她无法接受的。但是他一直没有注意,直到女孩子提出分手的那一天,他才觉得十分懊悔。这也是因果的缘故,一件事的结果在产生以前有一段量变的过程,如果你不能够在量变当中及时扭转,等到质变一旦发生,再想挽回就会很困难。我告诉他:“如果真的想要扭转分手的结局,想要挽回那个女孩子,那你今天开始就要种好的因,敞开心扉,把你所有的心里话说给她听,并坚持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

  佛教告诉我们因果不是迷信,而是一种基本规律。如果你的肚子饿了,那就是由于之前没有吃饱造成的,要想改变饿这个事实,就要靠你现在自己去吃饭。吃饭这件事,别人不可能帮你完成。别人吃了饭,你没有吃,也一样还是饿。这就是说,要得到什么果,都要依靠自己来种下前因,不能妄想依靠别人来完成。

  在生活中,我们要想家庭幸福、工作顺利、人际关系和谐,都要学会种善因。试想你总是在家庭中唠叨、抱怨、争吵,能获得幸福吗,家庭能是温暖的吗?只有当你在家庭中投入了多少和谐、美满的因子,才有可能收获你所预想的幸福。

  有一点很重要,人活着要弄清自己人生的大方向,要知道自己最终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如果在不明确大方向的前提下,营营碌碌地追求,那即使得到了很多,也还是不会感到满足。赚钱本来是为了让生活过得更加轻松快乐的,但是往往在赚钱的过程中,人们容易迷失自己,将金钱作为自己生存的目的,这样就会把生活弄得一团糟:夫妻不和、兄弟反目、朋友断交,多是因为金钱在作怪。这样值得吗?当你回想观照,是不是因为错把手段当成目的而失去了原来应有的快乐呢?

  《知道》这本书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农场主,养了一头驴。这头驴辛辛苦苦地拉磨,十年如一日,使它的主人有了房子、车子、妻子、孩子和票子。当这些都具足的时候,农场主就觉得这头驴是最大的功臣,应该让它早点退休,让它也看看阳光,尝尝青草,过舒适的生活。他就把驴从磨坊里拉出来,拴在外面的一棵大树上,让它吃草。哪知道他刚把驴拴好,驴就又开始围着大树转啊转。他又解开绳子,让驴来到野外的草地上,可是驴又马上跑回了磨坊,继续埋头拉磨,一刻不停。仔细想想,那些只会工作的人,那些不断向外追求的人,和这头驴是不是很像呢?

  还有另一些人,也在追求的过程中忘记了本来的自己。文学作品中常常会描写一些吝啬鬼的形象,俄国现实主义著名作家果戈理在小说《死魂灵》当中就集中刻画了数个超级吝啬鬼的形象。他们都不缺少金钱,而是缺少人性。而艺术实际上还是来源于生活。我曾经在报纸上看过这样一则社会新闻,一个私企的老板居然在十几个平方米的宿舍里安排了将近十对夫妻同住,自己却拥有好几幢别墅,好几台逾千万的跑车。依靠这样的方式聚敛而来的钱财,即使再多,想必也不能够得到多少快乐吧。与其让这些职工诅咒你,毁坏你的福德,为什么不多给予他们一些东西呢?要知道,只有无量的付出,才能广种福田。

  一个能成就大事业的人,不会在小的事情上斤斤计较。他们懂得不断地付出,他会把身边的人都不断地扶持起来,后来他身边的人就成为他最有力的支持者。

  四摄是佛教中教导众生往来必须要遵守四条原则。它们分别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佛教用者四种方法来引导我们的生活。

  什么是布施呢?佛教认为,布施绝不仅仅是予人钱财。佛陀有一次在路上遇到一个仆人。那个人问佛陀:“我很贫穷,但很想做成大事业,应该怎么做才可以呢?”佛陀说:“你要学会布施。”仆人不解:“我一无所有,用什么来布施呢?”佛陀开示道:“当你跟我说话,可以用温柔的语调来布施;当你与人相见,可以用微笑来布施;当你身强体健,遇到老弱病残者,可以用自己的力气来布施,帮助他们提携重物。一切念想行为,都可以去布施。如果你能够做到时刻布施,你的成就自然就来了。”

  很多人喜欢在火车上抢座位坐,实际上当你坐下的时候,应该要感到,这个位子不是我的,而是留给最有需要的人的。即使我买了这张座位的票,而别人仍然站着,那你坐一会儿,休息够了以后就应该让别人也来坐一会儿。这个社会实际上是一个团体,不要认为那个地方是你买下来的,哪样东西是你所拥有的,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我上次去日本,让我很有感触的一幕就是无论在哪个公共场所,只要有一点别人剩下地垃圾,日本的国民都会连同自己所带来的垃圾一起处理掉,大家都自觉得这样做,所以那里的环境非常干净。有一个日本的民众,身上带着很多的东西,在扔垃圾的时候没有注意,就把垃圾扔在了桶外,瓜子壳散了一地。这时他非常紧张,马上蹲下来一个一个捡起来扔进垃圾桶。这一幕,真的很让我感动。这就是一种功德。

  有些人喜欢在公共场合里抽烟或者在安静地餐厅里大声讲话,这实在是不恰当的行为,会破坏你自己的功德和修行。大家来到寺院,我们都会要求在禅房、餐厅必须止语,吃饭的时候把食物送进口中以后要闭上嘴慢慢地嚼。这都是生活中最基本的礼仪。现在,我们的学校对于基本礼仪的教导实际上非常不够,反而总是注目着分数、升学等等。如果不懂得为人处世的基本礼仪,那智商再高也是枉然。

  布施甚至可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发展。试想如果那些做企业的人总是偷税漏税,不愿意布施,是不是会影响举国之计?

  如果有很多人连饭也吃不饱,衣服也穿不暖,你有一千万的跑车,你敢开出去吗?你敢住在一千平方米的房子里吗?所以,当我们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而别人很穷的时候,你就一定要想尽办法来帮助别人,这样你的生活才能过得更加安心,社会也会更加得和谐。

  报纸上说,有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他沿路问别人要饭吃,别人都不给他饭吃。他实在是非常饿,最后就用身上所有的钱去买了一把刀,去捅沿路的人。他本来只是想吃饭而已,可是当他濒临绝望的时候,就采用了复仇的方式。诚然,我们可以批判这个小男孩的残忍,可是想一想,他又是多么可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恶果出现呢?就是因为人们缺少一颗布施、宽容的心。

  如果我们能够去帮助别人,用自己的能力来布施的话,实际上很多矛盾都可以消除。如何让我们的心变得越来越宽广呢?简而言之就是两条:第一,让自己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思想越淡越好;第二,让自己付出、奉献的心越浓厚越好。

  第二,爱语。爱语就是用发自内心的语言去帮助一些人,度化一些人。爱语不一定很动听,如果对方有缺点、过失,我们应该要用爱语来劝勉他。当然,有的时候,用爱语来说服别人,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这可能是方法的问题。所以观音菩萨就会用各种化身来普法。如果对方是个农民,她就会化作一个农民,和他聊聊种地、收成等等,这样对他普法,他就会更容易接受。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你要是总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他的头上,那就很难使孩子信服。今天孩子可能还小,所以他要靠你来生活,才勉强服从于你,但长久看来,并不一定有效。你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时,你就会发现,孩子的身上也有很多的优点值得学习,不足的地方你再加以引导。

  爱语并不是用虚妄的语言来使对方愉悦。如果是虚假的语言,对方是不会敞开心扉来接受的。赞美别人的时候要真诚,不要以不实际的语词来与别人对话。

  第三,利行。利行就是不断地做有利于别人的事情。利行在很多时候都是一个布施的行为。要学会用行动来利益家人、朋友、国家,绝不做损害别人利益的事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有一些基本的底线你要去维护和遵守。比如说,夫妻吵架的时候,哪一些语言可以说,哪一些语言会伤害到对方,就千万不要说。不要动不动就说要分手、要离婚,这些话说多了,不会有好的结果。

  最后一点,就是同事。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应该有一种整体意识与全局意识。对于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我们都要把它们当作是自己一样来爱护,不要通过贬损别人、破坏环境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而要以同事心来对待一切,不应当升起分别的心来。

  今天的课程作为关于禅修的一个简短的导引,就讲到这里。

\

  接下来的时间,留给给位同修提问。在禅修中,互相交流切磋,是非常重要的。

  同修一:请问师父,学佛和佛学有什么区别?

  法师:学佛是以佛陀为导师,向他学习。学习他的思想,更要学习他修行的方法。佛学以佛教思想为学习的蓝本进行学习。前者偏重于修行,偏重于实践;后者偏重于思维,偏重于理论。但是从古至今的一切理论家,还是希望自己的理论能够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实际上佛学的真正内涵也是要落实到学佛的实践当中去。正如我们在第一部分所说的,禅修的究竟道场还是要复归到生活当中,要在日夜之间,在饭食之间,在呼吸之间,时时修行,这才是根本的。

  同修二:禅宗中有开悟的说法,我们是不是真的都能够开悟呢?是不是顿悟要比渐悟更加可贵呢?

  法师:开悟不是一种很神秘的体验。孔子说:“吾一日三省吾身。”通过反思来觉知自己的不足与过失,然后用自己的行动去修正它,这就是开悟。时时处处都能觉知修正自己的不足,这是小悟。那么大悟又怎么得到呢?不是说,聪明人大悟、顿悟,普通人小悟、渐悟。大悟是在小悟的积累中得到的,没有渐悟的过程包含在内,是不可能得到顿悟的。

  大家都知道慧能法师顿悟空性的偈子。一般人会认为这种顿悟就是比渐悟要高明。实际上,只要我们对慧能法师的生平稍加注意就会知道,在他顿悟以前,也经过了漫长的修行过程。

  有的人今生要聪明一些,我们将这种智慧称为“夙慧”。意思是经过无数世的积累而形成的智慧。那么,想要来世更加智慧应该怎样做呢?今生就要多多思考,多多修行。

  同修三:现在外面有很多很多的导师,每一个都说自己非常厉害,能够帮助你很快进步。请问师父,我们怎样选择导师呢?

  法师:怎样选择导师,这要问你的内心。这个导师给你的感觉与那个导师给你的感觉一定会有差异,根据自己内心的诉求与信任来选择就可以了。

  我们说,佛是圆满的。但是,当我问一千个人,什么是圆满?他们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这就说明,圆满在每一个人心中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不主张向外在世界追求和问询,而提倡向内修行,修行你的自性觉知得到的东西,观照和修正自己的念头与行为。

  祝愿每一位同修都能够在禅修的过程中找到自己内心对于圆满的觉知,并向着这个方向去坚持,最终达成自己的圆满境界。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