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念诵网

人类手册

发布时间:2022-12-30 17:28:13作者:大悲咒念诵网

  ——从身心的学习认识佛教

  【第一章】佛教的精神特色(佛教指出“什么是什么”)

  【第二章】三法印(宇宙的本然性质)

  【第三章】四执取(执取的驱使力)

  【第四章】三增上学(修习的次第)

  【第五章】五蕴(人类到底粘缚着什么?)

  【第六章】自然止观法门(随缘开悟之道)

  【第七章】形式止观法门(技术开悟之道)

  【第八章】圣者和熄灭烦恼(逐渐地脱离世间)

  【第九章】佛教与人类(做人的艺术)

  【第十章】佛教理想中的司法者(总结论述)

  --------------------------------------------------------------------------------

  佛教是为了明了“什么是什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程序。

  明了后便能如实地修行,直到不再为任何事件痛苦。

  各位法律系的同学:

  今天,我接受委托来负责这次的训练课程,主题相信大家都已知道,即是“佛教的原则,修习方法和道德”。我们可以把这主题再区分为佛教与道德两方面来谈,这是每个国家和每个人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在实行国家的职责时,这方面的知识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是必要的。首先,我要把这两个主题明确地分析清楚,故将今天的讲题定为“佛教是什么?”第一个前提是为了更清楚地了解佛教。然而在一开始时要把“宗教”和“道德”先做个比较,使大家能有一个明确的见解而不致于混淆不清。

  一听到“宗教”这名词时,各位可能会有这么一个感觉,甚至认为“宗教”比“道德”的含义更广阔和深奥。道德为获得世间利益、快乐及幸福的最基本条件。至于宗教,则是高层次的修持方法。虽然每一个宗教都有其不同的中心思想,但是对道德看法却是一致的,也就是道德在教导人们去恶行善。譬如持戒、真诚、有感恩心、不伤害自己与别人等都是必须遵守的道德原则。虽然能完全持守良好的戒律,但是人类依旧不能摆脱苦,即是从生、老、病、死所生起的苦;或者被烦恼侵蚀的苦,尤其是贪心、嗔心、痴心。道德没有能力完全拔除贪、嗔、痴,也不能拔除从生、老、病、死等所生起的苦。而宗教的范围及责任则更加广阔,尤其是我们的佛教,才是直接、正确与不间断地去除烦恼,并熄灭一切生、老、病、死苦。由此可见宗教比道德的范畴更加广泛,但其根本不同点就在于究竟与否,特别是佛教的范围比普通道德更加浩瀚。在明了宗教和道德的区别之后,我们将更有兴趣深入地探讨佛教。

  “佛教是什么?”当这个疑问升起时,我想可以将它的意思概括地解释给各位听:“佛教是为了明了‘什么是什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程序。”就是这么简单。在这儿受训的同学可能认为:若是这样的话,我岂不是一个连“什么是什么”都不明白的人了吗?当这个疑问升起时,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各位:事实正是如此。如果有人能正确地、究竟地、深入地明了“什么是什么”时,这个人可说已完全明了佛教了。但愿这个主题“佛教是为了明了‘什么是什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程序。”能更突显出佛教的内涵,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定出这个主题,也是为了让你们能更快、更简易地去肯定佛教,而不是在玩弄语言文字,浪费时间。事实上,确立这主题是正确的,是依据佛陀或佛教的宗旨而制定的。

  “什么是什么”的含义非常深奥,现在请各位想想看:我们是否已经懂得世间的一切,知道“什么是什么”了吗?尽管你已知道“我是什么?”“生命是什么?”“工作是什么?”“责任或职业是什么?”以及“金钱、财产、米粮、名誉、地位,甚至其他一切究竟是什么?”如果有人有勇气坚持地说他自己已完全明白这些东西是什么,也请好好地再仔细思考、观察或者继续听下去。对我们所要解释“什么是什么”的真正含义究竟何种见解才是最正确的。如果用佛法的语言来说,有谁明了法,也即是已明了万物的实质-所谓“什么是什么”。若有人能明了万物的实质是什么,那么他必定是位了解佛教的人,因为能彻底明了“什么是什么”也就等于彻底明了佛教。我们正确了解“什么是什么”之后,就不会误解佛教,而且会用正确的方法来处理人生,不再存有怀疑;若能坚定地实行所明了的“什么是什么”,则“苦”必定不会再生起。现在由于我们还不能依据真理正确地去明白“什么是什么”,因此,带着或多或少的错误对待万物,苦也就随之而生。比如:不了解生命是什么?责任是什么?工作是什么?那我们必然会依据无知的、错误的方式去执行,苦也就应运而生。明了万物是什么之后,我们便能以更正确的方法对待生命,使生命更臻完善。

  佛教的修持原则也可称之为实践的佛教,必然是为了要明了万物的真相,如果能修习到清楚明了万物是什么,就不必再修行下去了。希望各位能好好地用心听,再一次更清楚地明白:我们的修行,只是为了能明白万物的真相而已。如果懂得这点,也就是已看清一切,心中了了分明,无须再修持了。不论是修戒、定、慧,或其他各种修心方法,最终的目的,全都是为了明了万物是什么。一旦明了万物是什么,即是证得任何一品果位或最终之果位,因为这种智慧能熄灭烦恼并且知道熄灭烦恼后所证得的果位。

  真正明了万物是什么之后,自然而然就产生厌倦、离欲、解脱(NIBBIDA,VIRAGA,VIMUTTI)的心境,已不必再勤修下去了。我们之所以有责任精进地修习,是因为还不能明了“什么是什么”罢了!尤其是还不能明白万物都是无常、苦、无我,这些依据着佛教的原理来说明。然而当修心直到绝对而又正确地洞悉万物都是无常、苦、无我的时候,自然是最终的修行和智慧了。因为这些智慧已足以毁灭烦恼,我们就不必再精进不懈地应用智慧去熄灭烦恼。我们只要精进即可使正确而又能彻底明了“什么是什么”的智慧生起!总而言之,那只是知晓万物是无常、苦、无我的智慧而已。因此,当我们不知道我们所喜爱的生命或万物都是无常、苦、无我,就会沉迷、攀缘、执着这些东西。这不是用世俗的方法去明白,而是用宗教方法去明了,尤其是依照佛法去修习直到明了万物都是无常、苦、无我。如此,就能明了没有什么是真正值得我们去攀缘的,我们将会从万物中解脱出来,而能正确地去实践明了一切现象的真相,这智慧是超越自己所知以及一切世间的知识。

  我坚持地定下这个主题—明了“什么是什么”已足够让各位学者应用在自己的行持上来探究及实践智慧。如果问一般人所谓的“宗教是什么”,肯定会有很多答案出现,直到令你们听后感到含糊、杂乱。通常当有人问起:“宗教是什么?”多数宗教徒都喜欢如此答覆和宣说。宗教就是神指派下来神奇的东西。至于佛教,就不会这样宣说,这“什么是什么”的智慧,不管是从那里来的,只要是正确的智慧,真正的明了“什么是什么”就可立刻成为佛教的教理。若只是这样向人解说:“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诲”,将不会带来多大的益处。因为,我们还没有领受过比明白这句话更有益的解说。如果反过来问:为什么不以巴利文三藏经典的印证来答覆,这样不是更能明显地指出佛教是什么吗?我想说:“什么是什么”这句话便已包含所有巴利文藏经的大纲了。事实上所有巴利文的巴利文藏经及佛陀教诲的原理,都只是在指导我们明了“什么是什么”罢了!

  ● 佛教的核心──四圣谛

  如果把我们听过的任何一种理论来引证也可以,譬如四圣谛原理。第一圣谛说到每一个生命都常常在苦中;第二圣谛说到苦的来源,即是对贪爱欲望的想要、想是、想有及想不要、想不是、想不有;第三圣谛说到假如熄灭了贪爱欲望,苦自然也消失了,因为苦是从贪爱欲望生起的;第四圣谛说到灭苦的方法。四圣谛为佛法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也应拿它来和我所坚持的“佛教是为了明了‘什么是什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程序”来比较,看看两者如何融为一体。

  第一圣谛说明万物或诸行都是苦,即是“万物是什么”或“什么是什么”。所谓诸行是苦即是“万物是苦的所在处”,但是众生不明了,无法看清万物都是苦。因此,就会对任何事物贪爱,想要将它占为己有。当了解它的真相是苦之后,自然地就不值得去攀缘事物,而从贪爱中解脱出来。因为不能正确地明了“什么是什么”的真相,所以才贪爱着,这就离开了万物的真理而走上错误的途径。虽然第二圣谛说明“贪爱就是苦的根源”,然而众生却还不知晓,不能清楚地明了它正是“苦的根源”。因此,就牵系着我们去贪爱这个,贪爱那个,以及产生种种欲望。正因如此,才不能看出苦是因贪爱万物而产生的,追根究底就是因为不了解贪爱到底是什么。在此再次强调:只须明了“什么是什么”罢了!第三圣谛说到涅槃(NIBBAN)或不苦(NIROT)。即是在熄灭贪爱的当下,称为不苦或涅槃,是更多人所不能了解的。尽管人们任何时刻都可进入这境界,特别是当灭去爱欲之时,就进入涅槃。但人们因为不了解“什么是什么”,所以未曾想过要让爱欲熄灭,即是不期望涅槃,因为没有智慧去认识“涅槃是什么”。最后一个主题是第四圣谛,称为圣者之道,或是熄灭爱欲的方法。没有人知道这种方法-奉行八正道,便是要让自己走在灭苦的道路中,在此只是重申明了“什么是什么”的重要。由于不了解什么是自己的“依靠处”,不知道什么才是应该努力去寻找的,才导致没有人去注意佛教的八正道。其实遍一切法界,所有人类的学问中,八正道已被公认为最高尚、最殊胜的法则,其他的知识、学问都比不上八正道那道究竟、圆满,正因为人们还不明了“什么是什么”的重要,以致未对八正道加以注意,这是多么的危险啊!因为它是通向解脱的必经之道,若想要绝对地灭苦,而又不修习八正道,是件不可能的事啊!

  从这一切,我们将可以明确地发现四圣谛是无上的智慧,清楚而又正确地阐明“什么是什么”。虽有人告诫我们别去玩弄万物,否则一玩弄即苦,但人们尚不知醒悟,还照旧地玩弄它,不知自拔。因此苦就不断的增加,直到充斥于整个生命中。这些都是愚痴的人啊!都是不明了“什么是什么”真理的无明者,故不能看清楚事物的真相。也就是说,无明的人才会不明了“什么是什么”,往往用错误的方法对待各种事物。偶而他们会正确地对待事物,但这种所谓的正确,也只是依照着那些有无明烦恼的人之爱憎而定,若能合乎于自己的习气,那就是他所认为的正确。因此,苦恼仍旧充斥于我们的生命中,一点也没有减少。虽然世上的俗人认为他们这样做是正确的,那也只是世间的学问;但假如以佛法的角度来看,这仍然不究竟,也即是说:不能正确地明了“什么是什么”,不能正确地对待万物,就还是什么都不懂。相信各位都曾经听过四圣谛法,假如我们真正地观察四圣谛,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所谓的佛教只是“为了明了‘什么是什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程序”。

  ● “诸法因缘生,如来说是因;诸法因缘灭,是大沙门说”

  现在让我尝试来讲解一小段经典给大家听,这只是一般普通的佛法;相信各位也曾经听说过,但却是本题的另一要点,而且也被公认为佛教的中心思想。阿说示比丘这段巴利经文可让我们思考,舍利弗问阿说示比丘:“可否用最精简的话来解说佛教的精华?”阿说示比丘说:“诸法因缘生,如来说是因,诸法因缘灭,是大沙门说”。说明法的缘起及法的缘灭,就是现象的生灭,一切事物从因而生,世尊宣说:“一切事物均有其‘起因\’,要熄灭一切事物便得熄灭起因”。每个国家的佛教徒,都同意这即是佛教的要旨。佛陀入灭后,阿育王因为对佛法坚信不疑,将这段经文刻在石碑上,虽然只是短短的偈语,却是强有力而又神圣的座右铭。

  按照这法则推论,佛教的心要说明了“万物是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消失而灭”。也只是让我们知道“什么是什么”。同时在指示我们:不要认为我所看到的所有现象都有一个永恒的“自我”。其实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只有在因缘和合的条件下才生起,并不断地增长,主因的消失即是现象的消失。这个主因,可解说为能造作或组合的力量,也可以称它为助缘,但它又可成为另一个果的主因。因此眼前的现象或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的成果,它是没有自我、不自在的,只是在不间断、无止境的流转中的其中一种现象。所以,佛教是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是没有自我的,它必须要随因缘的力量而改变,所以是不自在的。因此,它本身具备了苦。若不要有苦,就得停止或熄灭苦因,当不再有因缘的组合,苦就灭了。这个是主题较深入向各位讲解“什么是什么”,只有智慧的人才懂得,对我们这些只有一般知识水准的人来说,的确难以理解。这些因缘法,正是佛教的精神要点。以上一切解说,都是在告诉我们:万物是虚幻、假有的,它只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我们不应该执迷,直到让心从喜欢或讨厌中解脱出来,就再好不过了。当心识真正能从喜欢或讨厌中解脱出来,这就是脱离了因力(主因的力量),也就是熄灭了主因。如此,就不再为喜欢或讨厌而苦了。从这个主题可以看到佛教的中心法则,说明“什么是什么”,普通人是不曾听过这种不仅正确,而且直接深入探讨的话题。

  另一方面,我想要引导各位细心观察,更加理解佛陀出家的目的,世尊从充满欲乐享受的皇宫中离开,毅然出家,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佛经明显地指出:请各位仔细听着,佛陀是为了寻找“真理是什么”而出家。“什么是什么”就是无上真理。尤其是“苦是什么”?“苦因是什么”?“不苦是什么”?“进入不苦的方法是什么”?这就是佛陀出家的动机、志愿与原因。太子出家就是要来追寻无上的“真理是什么”,最后终于圆满、究竟地明了什么是什么”。也就是无上的智慧,即是佛教的本质。

  ● “什么是什么”──万物皆是无常、苦、无我

  现在,假使我们依照一般人所听过的,尤其是那些老年人的口头禅—“三法印”来说,就是无常、苦、无我,这又是另一种佛教的主要宗旨。这些是我们必要知道的,若仍不知其所以然的话,就可说是不明了佛教。“无常、苦、无我”所要显示出来让人们明白的就是:由因缘和合而成的万物皆无常,皆是苦;因缘和合或没有因缘和合,皆是无我,这就是佛教原则。对“什么是什么”这个问题,最圆满、最贴切的答覆是无常、苦、无我,再也没有其他的解说方式能这么深入圆满地来解说“什么是什么”。

  所谓“无常”,即是万物时时刻刻都在转变中,甚至连一刹那都在改变,没有什么是属于万物本身的。万物皆是“苦”,亦即万物本身已具足了难以忍受的苦的状态,当我们看出苦的性质,就会感觉到令人厌恶,难以忍受。至于所谓万物皆“无我”,这是提示我们:万物没有任何值得我们去执着为“我”或“我的”,也没有办法可以执着是“我”和“我的”。假如我们去执着,一定会演变成苦。这也是告诉我们万物比火更为可怕,更为危险。当烈火熊熊燃烧时,我们能清楚地看见它而不靠近它。但愚痴的我们却看不清万物就是火,所以我们才用一颗很自然、很情愿的心去拥抱、执着这火堆,就存有苦了。在这里,我以“三法印”的角度来告诉各位“什么是什么”,并且明确指出:“佛教即是明了‘什么是什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程序”。

  当我们明了“什么是什么”,就不再有疑问,而能正确的对待万物。反之,当我们不明了“什么是什么”,却想正确对待万物,那是不可能的。因此想要正确实行戒、定、慧,而又不要求获得万物是什么的智慧,那不但是不可能的事,而且是愚痴的想法。因此我们必须从修行中明了“什么是什么”,才可看出它们有什么好处和价值。

  我们领悟到这个原理,就必须要知道万物是什么和要怎样去处理,才好真正符合万物的普通性和自然法则。对于这个问题,巴利文经典中的一个主题-OVADAPATIMOK 的法则,就是一个很好的答案。所谓 OVADAPATIMOK 译为一切教诲都是以它为前导,并由它而延伸出来。

  OVADAPATIMOK 有三个要点,即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是遵守万物真理的重要法则。当我们明了万物不是永恒的、是苦的,执取不到也不能迷恋的,这时,我们就必须很小心谨慎地以正确的态度去接触万物。远离一切恶行,即是舍弃贪爱,但由于习气的趋使而想要造恶,就做出种种不对的事情来,这正是因为不明了“什么是什么”的缘故。我们不应该有违反道德或破坏风俗习惯而去造恶这是不值得的。另一方面,我们应该遵守智者们所认定的善事而去行善。以上这两项,相信各位将不会有疑问,必定知道它是善法,但这只是道德层次或普通的修行层次,而且是每个人所必须奉行的。只有这样,才能有安稳、有秩序的社会生活。这也是做人应尽的责任,世间上大多数的人都是从这里得到世俗的和乐。至于第三项自净其意,净化内心,远离一切的忧悲,苦恼,我们可以直接说︰那就是佛教的精华,或者直称为佛教。

  当我们的心净化,无垢染或没有忧悲苦恼时,即能将心从万物中解放出来。假如我们的心还不能脱离万物的控制,仍时时刻刻被外境的变幻左右,却还妄想着要拥有一颗清净的心,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唯有心中时常保持醒觉并且对世间的一切明了“什么是什么”,那时心才能真正的从万物中解脱出来。当一个人不明了“什么是什么”时,他必定会沉迷、爱恨着任何事物,不可避免的,心又怎么能自由呢?爱与嗔,喜欢和讨厌、满意与不满意,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自然感受。巴利文称这两类感受为 APICANA 和 DOMANA 。无论在什么时候,当人们接触任何事物将会随着一般世俗人的心识状态去执着,因而产生的APICANA 和 DOMANA 的感受。APICANA 译为满意、喜欢:DOMANA 译为不满意、不喜欢。更深入一层的解说,这些事物不曾使我们有碍手碍脚的感觉,它只是捣乱我们的视线。只要那一刹那在心中生起一丝的不快,就称为 DOMANA。也就是说:我们的心成为情绪的奴隶,不能自主,这是一般普通人的心理状态。当我们在这世间上有着数不尽的情绪时,也将成为数不尽的情绪之奴隶。

  总而言之,不了解情绪或一切事物是什么,就是不明了“什么是什么”,因而生起喜欢或讨厌的感受和满意或不满意的感受。APPICANA 的心态是不论任何事物,都想将它占为己有;至于 DOMANA 却是一种排斥的心理。请不要将这两种感觉只局限于爱欲,它所包含的意义更广阔、更为深远;虽然不关系到爱欲,没有爱欲的存在,却仍然使我们生起一种精神上满足而且想要占为己有的感觉,那也就是满意了。反之,如果生起想要拒绝或者出现要将它毁灭掉的心态时,那就是不满意了。假如我们还存有这两种感觉,就不能自由自在,换句话说即是我们尚未能正确明了“什么是什么”,心仍有执着,仍会不断沉迷于爱恨中,心还不能脱离万物的控制,所以还是不能清净。因此佛法较深层的原则是否定(拒绝)凡夫们所执着的爱恨贪嗔。然而愚痴的人们却一直迷失在爱恨中,深陷于善恶而不能自拔。最后,佛法甚至教导我们连善、恶一并拒绝,不再执着一切善恶,心才能真正的清净、自在,不再为万物所蒙蔽。

  在此我再重覆这三个主题:(一)诸恶莫作,(二)众善奉行,(三)自净其意,即是使心不再受到支配,才是究竟自由自在及清净的。主要是在清楚地让我们了解世间万物,若我们不想成为情绪的奴隶,就不应该对事物攀缘、执着。这些教诲是在解说“什么是什么”,使众生明了“什么是什么”才是最究意的,相信没有其他学说能做出更好、更恰当的解释。虽然其他人或团体,持有各自的理论,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是喜“善”厌“恶”,并执着于善而直到沉迷、攀缘着善事,既是他已达到最高善良的境界,有如天帝般,也不过局限于此罢了。佛教却是早已超越了这一切,它已不愿对任何事物攀缘了。在此请大家稍微思考一下:攀缘善法,在佛法这不过是中级的修行,并不是最圆满、最究竟的修行方法。首先,我们应将恶断除,然后才按步就班地奉善法,最后使心真正从善恶中超越出来,自由自在,才是佛教的最终目的。

  攀缘善业功德,不是究竟脱离一切的苦,也不是究竟的知识,还不是真正明了“什么是什么”。因此,我必须做一个扼要的解释,希望各位回去亲自思考。坏人有坏人的苦;好人有好人的苦;甚至最高级的天神—梵天神,也有梵天神的苦。想要没有苦就得超越出世间的善业,即是出世境界-圣界了,或着假设为圣人的世界。但请各位别把圣人与与善业混为一谈,甚至把圣人视为这种人或那种人,我觉得这是非常愚痴的,因为这些善业只限于世间的范围内是我们的习气和世间假有的事物而已,大家都知道圣人早已超越世界,怎可把圣人与世间法混为一谈呢?

  善恶好坏都是世间的假有,若心能脱离假有,超越善恶,那即是“不喜善”或“不厌恶”的心境,这才像圣人的出世或没有苦的境界。这是三个层次的修行,即是净化心识,已没有种种的忧悲苦恼,这些都是正确明了“什么是什么”的结果,也是最圆满和最正确的佛教原理。精进依着它而奉行,总有一天,我们会有能力明了万物的特性,并知道它不值得我们去攀缘,就能不应执着,应该将自我从万物中拔除,心超越万物,自由自在。没有苦恼,即是圆满智慧的心,能真正的明了“什么是什么”,使心确实没有苦,便可成为阿罗汉,如果还未圆满,则为初果圣人。但是每一个阶段的圣者,都是了悟“什么是什么”的智者,能看清万物的无常、苦、无我。

  肯定且彻底明了“什么是什么”之后,才制定 OVADAPATIMOK 这个修行原理,并规定这样的行持—止恶行善,让心超越一切的忧悲苦恼,不再受任何事物的纠缠,也不受任何情绪所摆布,不再成为它的奴隶。

  ● 注意观照自己的苦,来学习实践佛教的本质

  在接近尾声之际,所要讲的要点是:“宗教”这个名词的定义到底是什么?请各位好好的观察思考。“佛”译为“智者”,佛陀的宗教肯定地被译为智者的宗教。佛陀的四众团体被译为智者的团体,佛教徒也被译为追随佛陀的行者,或称他们为归依智者宗教的行者。“佛”这个名词译为觉悟的人,佛陀觉悟些什么呢?其实佛陀最终所觉悟的,即是真正知晓万物的真理罢了,所以我才这么解释:佛教就是一种能使人明了“什么是什么”的宗教,让人们明白真理的宗教,我们必须自修直到能完全明了之后,再也不用担心,甚至害怕各种各样的欲望烦恼,它们将完全被智慧所摧毁。当颠倒妄想的无明生起时,立刻就被智慧所观照而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说各式各样的行持无非是要增长智慧,明了“什么是什么”罢了!各位必须应用这种修持方式来引导这心,使它坚固且确定地沿着佛教的道路前进,这必须以明了“什么是什么”做为基础,也就是真正彻底明了“什么是什么”的“知识”;这里所指的“知识”并不是一般世间的“知识”,也不是那一知半解错误的“知识”-使自己迷失在不好的却误以为是好的,或迷失于会生起苦,却误以为不会生起苦的事物中。这两句话只不过是一个例子,希望各位能尽力在“苦”这一方面观照,尽量使己能逐渐明了“苦”的真相,如此才是正确符合佛教的本质。

  能以这种方法尽力去观照,虽是文盲如樵夫者也能真正地逐步进入佛教。若每天只顾埋首于经藏中,但却不在“苦”这方面下功夫观察,虽佛学程度不浅,却还不可能真正进入佛教。为什么像我们这一群,偶尔也会有明觉的心念,但却没有能力去观察出“什么是什么”的真理?每当接触任何一种事物之后,就必须去学习它,直到彻底明了、确定那些事物到底是什么?所生起的“苦”正停留在内心煎熬着我们,使我们热恼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它是怎样的?是从那里来的?假如每一个人都提起觉念注意观照自己心中的“苦”带来的苦受,在这种情形下学习,才是最好和最直接的进入佛教的方法,那些只拿着经典来学习的人,是不能和他相比的。只是沉迷在经典中读死书的方法,以为这样就是学习佛教的方法,仅仅记忆语言文字是无法明了“什么是什么”的。虽然在经藏中充满着“法”的解释,这个东西是怎样的,那个东西又是如何的,听了之后也不过像鹦鹉学话一般,只是记住罢了,但却无法进入万事万物的真相,只有在观照着身心的真理中,才能进入“苦、烦恼、大自然及所接触之事物”的真相,才是真正的明了佛教的本质。

  那些不曾听过或看过三藏经典的人,却曾微细地去审察、观照每一次所生起的“苦”和正在燃烧着内心的“苦”,比起那些打开书研读三藏经典,但只是将它记住和明白的人,更能直接正确而又清楚地学习着经典。我们试着想想现在是否已经很熟悉地认识自己了呢?是否可能类似那些每天都在触摸着经藏的人,但是却不知道存留于三藏经典里的宝藏-那不朽的佛法。“什么是什么”这主题告诉我们拥有我们这个自己,利用自己来修持,我们所做的都是和自己有关系,但是我们还是不能认识、了解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完全解决自己所有的问题。我们依然有着苦,有着各种贪爱、欲望的“苦因”,它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和累积,这正是因为不认识自己罢了。我们还不认识那正在形成的自己,那主宰着生命的自己,或者被称为“自己”的“我们”。

  确定并明了三藏经典,或去了解隐藏在三藏经典里面的奥秘,比起了解其他事物更复杂。因此,我们务必要回过头来以实际的学习来认识佛教的本质,也就是从名色的和合去学习认识生命中的身心,它有着“感受”和“思考”,正处于欲望中,有意地随着欲望而行事,甚至动手去做某一件事情,其果报是在滋养那有意的“造作”,使其增长茁壮,无止境地延续下去,不可避免的,我们必定在苦海中流转不息,其主要的原因是不明了“什么是什么”罢了!

  我要总结今天所讲解的题目,“佛教的原则是为了明了‘什么是什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程序”当我们正确而又真正的明了“什么是什么”之后,不必别人来教导,也能正确地去实行每一件事,习气烦恼会自然消失。只要一开始我们就能明了“什么是什么”,就能正确地去实行,那时,我们就立刻成为佛陀或证果的圣者。同时,无论我们做任何事物,都是那么圆满无缺,能最正确又直接的明了“什么是什么”后,我们就获得生命中最崇高的宝物-悟道、证果、涅槃的境界。

  --------------------------------------------------------------------------------

  一切事物皆在“无常、苦、无我”的状态之下。

  佛教所有教诲的目的,就在指出这三种性质。

  各位法律系的同学:

  前篇已经述说过,道德和宗教有着不同的界限,我们应该好好地将这个题目划分清楚,以免出现任何冲突或混淆。在此重申一次:道德是属于社会、世间的基本修行原则,为的是熄灭世间不同程度的苦和不安,让人们生活在和平安乐中。至于宗教的任务则更为超越,能熄灭并拔除各式各样的忧悲苦恼,这是超越道德性质所能拔除的烦恼;譬如自己内心的纷乱,从生、老、病、死及至细微的烦恼所生起的苦,那不是道德性质所能拔除的,而属于宗教性质的范围,是宗教的责任。它能够直接协助我们拔除种种的苦,因此说它们在不同的界限范围内。虽然我们把道德纳入宗教的一部份,但只是被划定于某一个范围内,它的任务也只是这一些罢了,远不如宗教范围所包含的广阔。

  总而言之,道德比不上佛教或其它宗教之戒律和法所共有的原则来的完善,戒条的五个共同原则是:

  (一)不要存心以身、口侵犯残害别人 (不论用那一种方式生活都应如此),相反的要有慈悲心、仁爱心,不要互相鄙视,而应团结合作;不应执持己见,应有感恩心。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认同:在这个世界上,一切众生都难免会生、老、病、死,所有的人和动物相互之间,都有着不能避免的亲切与恩惠。

  (二)不要偷盗、争夺。在社会或人群中,不论在人前人后,都不要占人便宜,应该以合法的方式谋生。对于学问和善业,人们都必须互相帮忙、尊重,乐于助人,精进地为前途而求上进,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勤奋地负起责任,不要成为小偷,而应将优良传统的德行延续下去,为大众利益着想,彻底地实行民主生活方式。

  (三)不要侵犯别人所喜爱的人和物,不要放逸自己,随着欲望的洪流而流转;相反地要满足于自己以合理的方式争取和拥有的事物,也随喜别人所喜爱的东西。不要纵情于欲乐享受,应生活简朴,不要因贪心而违反法律。

  (四)不要以身口或文字来欺骗造恶,相反的应做一位可信赖的人,对人有利益、正直、不偏私、不虚伪。

  (五)不要成为六恶行“酗酒、嫖妓、赌博、结交损友、半夜游荡、好吃懒做”其中任何一项的俘虏,也不要耽迷于色法和心法,而导致沉迷、上瘾,使我们放逸、迷醉,失去醒觉的心念。相反的应有正见、正确信仰,不迷信,有圆满的觉智,不粗心大意。对于我们的教育,要耐心学习,能自我控制,不论是朋友或敌人,都能好好对待。知道自己的身份,知道时间地点,少欲知足,懂得社会人事关系,谨慎、有礼,有教养,不固执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对罪恶有羞耻和惭愧心,害怕造恶。有良好的品行和善良的朋友,喜欢行善,不为人所鄙视,懂得因才施用和结交益友等等。

  一切道德的目标,只是为社会带来安宁、秩序及基本的和平安乐。道德是一般人所应有的品行,并不是那可断除一切习气烦恼成为圣者的崇高灭苦目标,后者正是宗教的任务,这个重点必定要把它区分出来。

  我要重提所谓佛教,即是那简短又被制定的主题-“为了明了‘什么是什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程序”,这原则应该牢固的限定着,因为它可使我们更容易明白佛教。尽管佛教有数以万计的理论,我们却能轻易地明白,这只不过是去了解“什么是什么”罢了!若我们真正明了“什么是什么”,虽没人教导,也有能力正确地去实行一切事务;否则即证明我们还不能完全地了解“事情是什么”这个要点,希望大家能将它视为一般基本而又不能缺少的原则。假如我们已真正了解“什么是什么”,其意即是我们必定晓得应如何去履行某一件事务,譬如能彻底了解生命是什么?生命的责任、工作、职业是什么?生命最终的来去是什么?....等等。我们就有能力圆满地去实行一切人生的责任,直到所谓的涅槃,这就是我们最终的行程,是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去实践的天职。因此才这样简单的总结:明了“什么是什么”就是佛陀觉悟的真理。当我们完全明了“什么是什么”或“生命是什么”,才有能力熄灭苦,使我们的生命没有苦,那就是获得无上正等正觉—佛陀证悟的真理。

  ● 宇宙三种特性──无常、苦、无我

  现在,我要继续谈谈所谓的“什么是什么”这个题目,如果依照佛教的原理,就要了解万物都有着三法印的特性。因此,今天就讲解这三种特性。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三种特性,即是老年人所常说的无常、苦、无我 (译者注:北传的佛法三法印即是无常、无我、空) ,但是这三种特性的含义,对于普通人来说,是非常深奥的,内容错综复杂,难以明白。我们一定要特别用心去了解它们,当我们要回答“什么是什么”这个问题时,就会显得轻而易举。我们可直接了当地回答:每一种事物都是无常、苦、无我,这就是万物的真理。

\

  “无常”(Anicca) 译为不永恒,一切的“诸行”,都是因缘和合,不断地变化,没有一个是永恒不变的;“苦”即一切“行”都有苦的特性,当清楚地观照,就会感触到惊愕并为受者带来苦受;“无我”译为“不是自我”,不论是“行”或“非行”的事物,都没“自我”的感觉,或在任何情形下都不能执持为“自我”,假如我们已经确实清楚洞悉一切事物,则将自然产生“没有自我”的感觉。但是我们却迷失地认为有个“我”、有个“自性”,这是因为不能正确明了“什么是什么”,希望各位能知悉无常、苦、无我这三种特性,是世尊最常用来教导众生的法语,若将一切的教诲浓缩起来,就只是无常、苦、无我。

  “无常”意即不永恒和不断地在变化,这个句子不难明白吧!尤其是目前的科学教育,都在指出各种现象的实质和原理,使我们更容易于明白、清晰地看到万物在不断变动。在佛陀之前,这个教诲已一直在流传和教导,但这无常的内容却不曾像佛教那样深入地被推广!

  “苦”(Dukkha) 解释为看到之后有所感触和惊愕,令人厌恶;这也是在佛陀之前已有的教诲,但却不曾深入探讨苦因和圆满的灭苦方法-“道”,只因不曾充份明了“苦”的实质,所以不能与佛陀所觉悟的相提并论。

  至于“无我”(Antta) 即没有实质的“自我”,这只有在佛陀的教诲中出现,也只有那些最彻底明了“什么是什么”的人,才能了解万物是“无我”的。因此,只有像佛陀那样彻底明了“什么是什么”才能教导“无我”。

  在众多的修行法门,都在教导要清晰地观照这三种特性,如果修行到能清楚观照无常、苦、无我,就会感觉到什么都不值得执着、不值得执取、不值得拥有,“结论是:不值得要、不值得是、不值得做,这是已看到无常、苦、无我的最精炼含义”。虽然有些人以前不曾听过无常、苦、无我,就如在你们之中,有些可能在不自觉间已看到“无常”、“苦”、“无我”的真相;那就是当你们明了看清任何的“是”、“要”都是虚假骗人的现象。不值得要、不值得是,这就是真正完全看透身心的生命,也即是你自己已真正的看到无常、苦、无我了;至于那些整天整夜背诵无常、苦、无我数百万遍的人,却可能无法看清无常、苦、无我,因为这不是从听、念、背诵或从理论中推论而能看到的。

  依照着理由去判断一个原则,那不是“见法”、“清楚看到”,由于无常,将会改变,那个原则或事就随着变动或随着理由的变动而转变。“见法”不可能从理由的推测而见到,必须真正以内心的感受所清晰见到的,才是真正的看到,也即是说要以内心去看。举个例子说,有一个人观察他对所贮藏的东西迷爱着,使他忧悲苦恼,这种“见”不需要依靠理由,是真正的体验而有所感触,并能真正产生来自内心的感受,直到生起厌倦、惊愕,对贪欲的执着松懈下来,这样才被称为“见法”或“彻底看清”。这种方法才是见到无常、苦、无我的真义。因此相信有理智的人,当他在世间有一段相当的经历之后,必定会在某一个机缘中对世间的心境有所对抗,直到对那件事物真正的感觉到虚幻、被欺骗并生起畏怯退缩的心境,再也不迷恋这东西,不愿与其纠缠在一起。这种方式的清楚看透,会逐渐上升到最究竟,使我们对万物舍放,称为真正地看清、观照到无常、苦、无我的人。至于那些终日只是背诵无常、苦、无我或观察这个、观察那个,如果没有对万物生起畏退的感觉,不想有什么、不想是什么、不想执取什么,这还是不能看到无常、苦、无我。因此总结一句:“看清楚直到感觉:不值得‘拿取\’、不值得‘成为\’”。我将会用更多时间尽力解说这个部分,使大家了解“三法印”—无常、苦、无我,同时也开导实践法门。

  “空”(SUNYATA)是佛教的另一个精华,即是“空,无自我”的意义、“自我”的空。这个句子包含了一切精华,无常、苦、无我也在其中。“空无自我”也即“空无实质”,观照出万物是空无自我,没有实质能被执取为“我们所有”,那就是佛教的真相或佛教的核心,也是修行佛法的中心原则。看清万物为“空无自我”,就是最究竟地了解佛教,也即是究竟地了解“什么是什么”。把它浓缩为一句简短的“空无自我”也已足够了,因为无常、苦、无我都已被汇集在其中。万物在不断变化,没有一个部分是坚固永恒的,同样也可称为“空性”。当观照出充满着惊愕,也可说为是“空”,对于那可执取的部分,照见没有“自我”的状态,了解那只是大自然流动的现象,是依据大自然法则而存在,即是它不能“自主”或“主宰”;就能看出“空无自我”的特质。“空”性的意义和空掉献身于执取的意义,叫做“看出空性”,即是佛法的精华。如果一个人看出万物“无有自我”,无论在任何的情况下,都能立刻有不值得“拿取”、“成为”的感觉。这不想“拿取”、不想“成为”的感觉,有着足够的力量来维护我们,不至成为烦恼或任何情绪的俘虏。这种人将不可能做任何的恶事,也不再偏向于那一种事物,或被其引诱而耽迷、攀缘、缠缚着,却时时刻刻都有一颗逍遥自在的心。这种状态是最必要的,也是最适合于一位将要执行审判事务的人,如果有那一种方法可以使心识完全自由,那这是一种最适宜于一位相当于审判官或法官所应学习训练的方式。我将会争取机会跟各位再做一次专题讨论。

  ● “不值得拿取、不值得成为”

  今天的重点是讲述这种“不值得拿取、不值得成为”是怎样的感觉,以及我们有什么样的实践方法。这里的“拿取”、“成为”是以迷惑、执着的心去“拿取”、“成为”的方式,但并非指人们不必“拿取”、“成为”就能生存下去,但不要以迷惑的心态去“拿取”、“成为”。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拿取”、“成为”,譬如必须有着金钱、财产、妻儿等等,或成为一个善人、法官或是位胜利者、是位贪图小利者、吃亏者等,那也是各位所知晓的,但是为何佛教的原理却教导我们观照不要“拿取”、“成为”,这要点是佛教指导我们看出“拿取”、“成为”只是世间所假设的事情罢了!另外也是由于无明或不明白事物的推动力,因为当我们真正而又绝对的站在真理的岗位上,事实上,我们是没有什么能去“拿取”、“成为”的。

  站在绝对的真理立场,我们将不能“拿取”什么,不能“成为”什么,这是什么缘故呢?原因为拿取的人和被拿取的东西,全都是无常、苦、无我的,希望能真正往这个方向加倍的做更多的观察,即是“拿取”、“成为”什么也好,或那些被“拿取”、被“成为”的,全都是无常、苦、无我。但是对心识还不知晓的人,还看不透那是无常、苦、无我,还有无明的存在,将必定自然的有这种感觉:“我们拿取”、“我们成为”、“我们拥有”,这是任谁也帮不忙的。也就是这种“拿取”、“成为”,使我们产生很沉重很苦的感受。所有的苦必定是从“拿取”、“成为”或想要“拿取”、想要“成为”产生的。“拿取”、“成为”其中也隐藏着想要某种的欲望,就是想不让他那正在“拿取”或“成为”的东西消失或失落。除了这欲望的“拿取”、“成为”、“拥有”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可带来苦了,简单的说,欲望的想要是苦的起因,会贪爱是由于不知道那东西或一切的事物都不值得贪爱,因为当我们还在母胎中,就已有与生俱来本能的错误观念。自从我们出生到世间,从小就懂得贪爱,懂得依据贪爱去做事,即生起任何一种符合或不符合贪爱的果报。假如其果报是符合自己的贪爱,那将会加倍的贪爱,越是贪爱就越是随着它去做;假如其果报不符合那贪爱,也会挣扎着继续去做另一件事,直到能符合自己的贪爱为止。这也是使我们一直做下去的原因。当动手做了之后,它将生任何的一种成果,就形成一个“惑”、“业”和“苦”所组成的循环,即是你们所说的轮回。所谓的轮回,不应该理解为所谓的宿世、今世和来世,事实上这是由“贪欲”、“随着贪欲去做”和“从贪欲的行动所生起的果报”这三种组合而成的圈子。由于不能停止贪欲,因此继续的贪爱着某种东西,继续随着贪欲去做和贪欲行动的结果,又是另一个由这三部份所组成的循环圈子,就这样永无止尽地轮转,即是你们所说的轮回,因为这是一个永无休止的循环圈子。

  我们就停留在这个圈子里,承受着苦的折磨,若能脱离这个圈子,必然已从苦中解脱出来。但如果还在这贪欲的漩涡中,跟随贪欲行动,而获得那行动后的果报,也即是在滋长另一个贪欲的生起,永无止境,若是这样的话,必定无法脱离苦。不论是一位乞丐、富翁、大富豪、阎罗王、天神、梵神,不论是什么都好,每一位都陷入此洪流中,就必须承担任何一种契合于自己的贪欲行动后的苦果。因此可确切地说,在轮回中充满着痛苦,贪欲的驱使力和某种果报所折磨。倘若不能停止贪欲而不断贪爱下去,可说是轮回的极大痛苦,所以你们可以看出只用道德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们必须依靠着佛教的实习,即高层次的法,针对问题解决。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苦,都是由贪爱而来,合于佛陀在四圣谛里所讲集谛,是直接造成苦的原因:世尊把它分为三种类:

  第一类爱叫做“欲爱”,对色、声、香、味、触的满意、贪爱;第二种的爱称为“色爱”,随着自己的爱欲而想要成为这个、成为那个;第三种爱称为“无色爱”,即是随着不爱的欲望而想不成为这个,想不成为那个,共有三种类的爱欲。对于这三个准则,我们有胆量向任何人挑战证明: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爱欲吗?

  最终任何人都会承认,在所有的爱欲中,有情众生汇集于三种爱欲中,爱欲就是苦生起的原因,这似乎是不须解释各位也都可以看到的。当在那里有爱欲,那里也将有热恼、烦躁,当随着爱欲去行动时,肯定的将由于这行动而有痛苦的果报。因为还不能说离爱欲,就依然继续成为爱欲的奴隶。由此原故可说恶人行恶,因为想要行恶,它就按着恶人的习性而有苦,甚至善人要想行善,也必须有另一种善人习性的苦;但是别误解这个句子,不是教导我们放弃行善,这个问题下一次有机会我们必须要互相了解。因为在这里的目的是要清楚地指出,以看清苦有着几个种类的层次,细微到一般普通人难以理解。因此,必须要依靠像佛陀这样有卓越智慧的人,清楚地指出:若我们只依靠行善而想究意的超越苦,那是不足够的,仍须实行比善行难度更高的层次,即是让心能脱离各种爱欲的控制,这是佛教的精华也绝不逊色于任何的宗教,它们是不能与佛教相比的。为了要击败这三种爱欲应继续不断的学习,所以必须要将这件事牢记在心,了解它才能彻底的超越一切苦。

  ● 洞察“拥有”和“成为”真相

  现在进入这问题,到底我们要如何才能够拔除、熄灭欲望或完全彻底断除爱欲的根源?答案是:观察照见无常、苦、无我的法则,直到看出没有什么值得贪爱,到底有那一些“拿取”、“成为”不会带来苦恼的呢?“成为”、“拿取”、“拥有”那是由于爱欲的驱使力进而去“拿取”和“成为”,这些就是苦的原因。一般人不论如何,都会随着贪爱欲望的驱使而行动,当贪爱着某种事物,就必定会为了要获得而去做。譬如要拥有物质、职位、荣誉、善业等,当已经拥有之后,到底有那一些不会因爱护着它而须承受的苦和承受着想要永恒保持现状的苦呢?又有那一些当它损坏、离失、改变后而不会使人心情沈重、忧悲苦恼的呢?

  至于“拥有”是指拥有物质方面的东西,比如拥有金钱等各种各样的东西;“成为”则成为人、畜牲或天神等,希望各位思考一下:这种“拥有”和“成为”的欲望中,到底有那一种,不会为我们带来沉重的心情或忧悲苦恼呢?比如一个凡夫当他拥有了金钱并守护着它,试问它将带来身心轻松舒畅、清凉或是带来心情沉重、担忧呢?拥有妻儿是带来身心轻松或是带来各种各样的负担呢?拥有这个职位、那个职位,负起这种责任、那种责任,其至最后拥有各种名誉地位,它们到底是在增加宁静安乐或是使负担更为沉重呢?我们不难看出这些纯粹只是带来种种“负担”和“职责”罢了!那是什么原故呢?原因是一切事物皆是“负担”,因为它本身就是无常、苦、无我,当我们拥有了,就必须处理它来符合我们的心意,给我们利益,使它永远和我们在一起;但它是无常、苦、无我的,是不懂得亦不会顺从任何人的指示而行动,只是随着因缘而变动,要它们跟随人们的意愿去做,那是不可能的,若我们努力使它们符合我们的意愿,就会演变成争斗,违反无常变动的自然法则。因此,想要保护它维持现状,甚至想到它随着自己的意愿去做,就会产生艰难困苦,遭受折磨,“‘拥有\’就是苦,‘成为\’也是苦,这就是真理”。

  某种方法可让我们进入对一切东西都“不值得拿取、成为”的真实相。这是当我们对这个问题做深入的观察、思考,就会发现到这个真理,即是我们在存有烦恼欲望的妄想下所“拿取和成为”的感受与有着正确智慧,没有欲望烦恼,明了“什么是什么”之后的“拿取和成为”的感受必定不同。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如果一个人以欲望来享用东西或食物,并贪着其美味可口;相反的另一位则是以智慧来了解“什么是什么”,不带欲望去享用,虽然同是人类,但由于动机不同,其果报差异是很大的,甚至正在享用时的动作和感受及享用后的结果都有着极大的不同。因为那位以智慧来吃的人,必定不会以欲望来享用,这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虽然没有贪爱着那美味可口的滋味,还是可以享用食物的,不一定要有欲望,我们人类还可运用智慧来实行一切事物,那即是以广学的智慧判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为了更容易了解,请各位进入阿罗汉或佛陀的境界,那是没有烦恼欲望的人,但他们依然能够做任何事,在一般人的眼中他们仍旧工作繁多,不会少过我们这些有习气烦恼的人。但是他们到底以什么力量来做呢?是否像我们这些以烦恼力带动想要成为这个、成为那个呢?正确的答案是,他们都以智慧判断去做事,那说是彻底明了“什么是什么”,所有的行动都已远离欲望了。反之我们凡事都以欲望为首,所以才有完全相反的区别与果报。我们这一群只能继续的苦下去,而他们却已经没有苦了,他们不想获得、拥有什么,成果都转让给人类及一切众生,他们慈悲地使其他人从苦中解脱出来。

  紧接着下来所要指出的是:当不依靠或已没有欲望时,并不等于我们不能再做任何事。相反的我们仍可做一切事务,所不同的是:这是以悲智的动力,而以不想拿取、不想成为的感觉来做事,听起来也许觉得很惊奇。阿罗汉已远离烦恼,无论做什么事都存着不想“拿取”、不想“成为”的感觉,可以说只有智慧在推动他去做那应该做的事,来运用那空闲的身心。因此他才有能力延续着佛教的慧命直到现在,这都随着明觉心去做应该做的事以及有利于别人的事,就不再有欲望烦恼了。像我们这些期望着步上佛陀、阿罗汉足迹而脱离苦海的人,就得训练自己,不论做事做什么,都必须以念念分明的觉智去做,不要以烦恼做事。假如我们是一位学生,则应以明辨是非的态度做事,若从事其它任何职业,也应随着觉智辨别是非尽力把事做好,而且以觉智的能力,心平气和地完成每一件事。假如以欲望为出发点,那由始而终,不可否认的必定是一直处在烦躁热恼中。反之,假如是以智慧做事,那由始至终都不会烦躁热恼,成果必然不同。

  在求学、工作或有着妻儿财产的人们,若能运用智慧去做事,就不会像那些依着欲望做事的人那么烦躁热恼;因此我们必须运用理智处理事情,时时刻刻都觉知:万物只是无常、苦、无我,不值得拿取、成为。但是当我们还不能断除、抛舍那存有的烦恼,还会继续陷入,那就必须运用圆满的智慧去处理,我们的行动就不会再陷入烦恼中,“睁开眼睛”而不是盲目地以“我”、“我所”去做事,即是以觉智做事,如此则由始至终都不会有苦了,也不会对万物有着“拿取、成为”的执着,能随着社会风俗习惯、法律制度,及其它等来守护任何事,仍然可明辨是非,理智地去做事。举个例子说:虽然我们有田地财产,也不必以欲望的感觉去执取那些事物,使自己陷于心情沉重中,时时燃烧着心。社会风俗或法律制度将会维护这块地,它还是在我们的主权之下。我们若以烦恼去防范,而产生忧悲苦恼,虽然如此,它依然会消失不见,甚至有人来争夺霸占它。如果只以理智去防范守护着,不以那嗔心的习气去对抗,不让这嗔火使我们急躁热恼,这样还依然可以依着社会风俗习惯或法律制度的权力来防范守护,因此不必有苦,还能照样守护着它。如果它真的失去了,就算有那爱惜的欲望,也是帮不上忙的,因为万物本来就是这样的,无时无刻都在无常的变动中,那又何需去烦躁苦恼呢?无论你如何防守,时间一到它就无常地变化,任谁也帮不了,因此对于所拥有的东西,攀缘是没有什么利益的。这即是安住于无常、苦、无我的实践方法。

  甚至“成为”也是一样的,我不必执着成为这个或成为那个。因为说实在的,“成为”是没有什么值得快乐的,它只是纯粹带来痛苦而已。这里有直接而又简单的对治方法,那就是内观,去审察观照直到看出什么都不值得“成为”或者“成为”什么都是不快乐的。你们各位应该提起一个疑情-“到底有那些‘成为\’是值得快乐的?”以便每天都可以省思回光反照。比如:做父母亲的孩子,快乐吗?做孩子的母亲快乐吗?那些已有子孙、上了年纪的人将会给你一个很好的答案:成为他父亲也不值得快乐,因为要负起那需执行的责任;成为他的丈夫快乐吗?成为他人的妻子快乐吗?成为占人便宜者,欺诈他人者、吃亏者、胜利着、失败者快乐吗?如此等等;又甚至成为畜牲、人类、树木、石头、泥土快乐吗?再推及天神、梵神等高级众生快乐吗?假如你们有真正明了“什么是什么”的知识,这种“不值得快乐”的感觉将显现于每一个角落,每一件事物,每一种拿取,每一种成为,每一种负担中;我们将不自觉地忍耐着“做”、忍耐着“成为”、忍耐着“拿取”、忍耐着“有”,这些全都是不值得快乐的。为什么我们要奉献此身心迷糊地“拿取”、“成为”并且献身于烦恼中做事呢?我们应该有正确的“不值得拿取,不值得成为”的感觉,然后安住于智觉去处理事务,就能置身于只有少许的苦或没有苦的情况之下。

  ● 阿罗汉──超越善恶境界

  另外,我们必须使与我们同住在这个世界的朋友,甚至最亲近的父母、妻儿,都能像我们一样有正确的知识,了解万物本来就是这样的。如此在家中、社会、国家,甚至在世界上,彼此间就永不互相妨碍,大家都不在烦恼中迷迷糊糊地去执着对方或事物;而是生活在理智的人生中,时时刻刻都清楚照见没有什么可被执取为“我”和“我所有”。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如此的感觉“万物原本就是无常、苦、无我的”,不应该在迷糊中,一味的贪爱着万物。接触万物时,应该运用智慧来克制,那将只有少许的苦或完全没有苦了,“人生”就在安全的情况之下了。这种以智慧来生活,有着正见跟随佛教直到终点的人,才值得称为正信的佛教徒,虽然不曾出家、读过佛书、受持戒律、发愿,但他们还是具足戒与法的人,是真正进入佛宝、法宝、僧宝中的彿教徒。他们的心识状态和佛法僧状态是统一、融为一体的,即是清净、光明、寂静。原因是不迷执任何东西为值得“拿取”、“成为”,他们依据正确的方法来观照无常、苦、无我直到生起那不值得“拿取”、“成为”的感觉,由此而成为一位正直又圆满的佛教徒。

  所有那最卑鄙的恶事,都是在烦恼欲望的想要“拿取”、“成为”的驱使力下而产生的,甚至那轻微的恶,也都是由欲望烦恼的想要“拿取”的驱使力而生起的;就算是所有的善法,也都是由那细微、高层次的烦恼欲望而去“拿取”、“成为”的,这是属于善法的层次。甚至是最善的法,也是由于那最细微的烦恼欲望所驱使的,虽然已不是恶法,但是还不能说脱离一切的痛苦。因此那些彻底脱离苦的人-阿罗汉,才能彻底没有烦恼欲望的行动,说行善也不对,说造恶也不对,而只做那些超越善恶的事情。当心识能超越善恶的控制而自由自在,便再也没有苦恼了!这是因为他已看清万物的真相是无常、苦、无我的,对一切事物已没有那想要“拿取”、想要“成为”的欲望,这些前面已有述说过了。

  我已指出佛教早就存有这样的行持轨道,无论你们各位能不能奉行,这佛教的行持轨道已不能再变更了。无论各位是否有这个意愿去修持,但脱离苦的轨道早已这样存在了。若现在还没有这个意愿,不久的将来,当因缘俱足时,就必定会发出这个意愿,原因是当彻底抛弃恶法,增长善法时,心还是被那细微层次的烦恼所控制,而闷闷不乐,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熄灭,除了精进的学习,研究那超越习气烦恼的层法,才可以彻底脱离所有的苦,即是必须要超越那欲望中对善法或恶法的“拿取”、“成为”。至于我们应该怎样去学习?现在暂时把它搁下,日后再来讲解。

  总而言之,佛教就是为了明了“什么是什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程序。最究竟的明了“什么是什么”即是了解万物无常、苦、无我,那将会在心里产生这种不贪爱什么的感觉!不想要“拥有”什么!不想要“成为”什么!这样在接触任何事物时,如果有“拿取”、“成为”的情形,便能以念念分明的觉智处理,而不是以烦恼欲望的驱使力去处理。因此就没有苦或只有少量的苦。即是洞察无常、苦、无我的成果,这时就能了解任何事物都是不值得把生命献出去,不必为了“拿取”、“成为”而沦为它的奴隶。希望各位能依照着今天所讲的,把佛法的精华归纳起来。

  --------------------------------------------------------------------------------

  佛教的宗旨是要解除痛苦。要解除痛苦就不应有四种执取:欲取、见取、戒禁取、及我语取。

  各位法律系的同学:

  我前天已讲解过:佛教是为了“明了‘什么是什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程序”,以及了解万物“什么是什么”的真相,也讲解到一切事物原来是无常、苦、无我,是没有自我的。为了更能方便了解其内容,我们必须指出一切事物皆不值得以欲望习性去执着,因为这种行动就是苦,或说它是产生苦的方法。佛教只立下一个重点,即解决内心的苦,我们应该不断地提醒自己,此一志向比起一般的道德更为高尚、深入。

  为了能更了解苦,我们把它分成几个次第来做个比较,看出苦是有层次的分别,那最后的一层就必须依靠醒觉或高超的智慧才能熄灭它。为了更容易指出苦,我们拿疾病当作比喻,这些疾病可以完全的分为三种类:即是“身病”,也就是一般我们所看到的身体的疾病。稍微严重的心理方面的疾病,叫做“心病”,在这里让我们来思考一下,有什么比心病更为严重?假如能明白这个题目是非常好的。现在依据佛法或宗教哲理,也有使用另一个有关疾病的名词,我们以前已将它归入精神方面的问题,我自己也不知道要用什么名词好。身体方面的疾病为 PHYSICAL DISEASE;心理疾病为 MENTAL DISEASE,最后的一种疾病称为 SPIRITUAL DISEASE“精神疾病”。依照常理来说,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妖魔鬼怪在作崇,或是有什么关于这方面的东西。但是事实上,SPIRITUAL不是那鬼怪的疾病,实际上它是由于被烦恼欲望燃烧而成的疾病。如果要指出这疾病的真相,那就是一个遭受到烦恼欲望所折磨的意识,但是这一种疾病出现在意识或精神中,纯粹符合于精神意识这名词,比心理的疾病更难解。因为MENTAL 和 PHYSICAL 较有关系,即是心病、身病。但是精神方面的疾病则更为深奥,虽没有生理和心理上的疾病,但是假如还有无明欲望和执取存在的话,那也还有 SPIRITUAL 精神的病痛,是每一个人都有的病。无明就是不知晓,欲望即是想要的感觉,执取就是内心紧握不放。这些都是使我们陷入精神病患的因缘工具,比起心理的病痛更为严重。

  心理和精神这些名词是混淆不清的,所以别对文字太过于执取不放。希望能真正的掌握着它所生起的种种表现状态。如果身体有病到普通医院去治疗;如果是心理的病那就到专科“心理”医院寻求协助;假如是精神方面的疾病,那就必须直接到“佛陀医院”治疗。如果我们已能明白每一个人都有这三种病,那我们将能立刻更加的了解佛教的重要性和利益。它能超越道德的性质,可以解决精神疾病的问题,但必须依靠较深入的佛法,因为它能真正熄灭欲望烦恼,也是真正能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这将会使我们对佛教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佛教是为了“明了‘什么是什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程序”,进而产生正确地明了“什么是什么”的知识。如果有正确的知识,最低限度也能明了万物是无常、苦、无我的,执取为“我”和“我所有”的疾病就是苦;甚至沉迷、爱恨着“我”也是苦。我们所指的苦,或所承受的压力,就是精神的疾病,是有色、无色众生所共患的疾病。

  这里又产生另一个问题:我们到底要以什么方法,才能将自己从无常、苦、无我的万物或因缘和合物中摆脱出来?答案是我们必须继续学习“什么是我们贪爱和执取的原因?”,我们必须要探究所迷执的世间物-无常、苦、无我。如果我们对执取的根源有所明白,才有能力断除执着。因此我们必须直接对它有所明了,才有能力从迷执中脱离出来,或从一切事物—无常、苦、无我中解脱出来。

  此外,我认为学习并明白那染着根源的烦恼,即所谓的执取,将会帮助我们清楚又容易地明白佛教。因此请各位同学特别留意这“执取”,尤其希望各位去学习,直到你们了解每人所存有的执着真相,不论是你本身或那些你们正要帮忙的人,盼望大家都能脱离烦恼之苦。

  在佛教中,这执取的污染心即是对所有事物执着、染取,巴利文叫做UBADAN。如果依据文字翻译即为进执取、执持不放等,执取即是全力以赴地紧握不放。

  执取可区分为四种类:第一种称为“欲取”,即是对所爱恋的事物执取;第二称称为“见取”,执着于自己的见解、观念;第三种叫做“戒禁取”,对自己以前所拥有的戒条和行为方法迷信地执着不放;最后一种的执取称为“我语取”,即是执着“是我”、“有我”。

  ● “欲取”──执取于色、声、香、味、触、法

  “欲取”(Kammupadana) 即对情欲的执着,是我们一般人所能了解的第一件事-对于贪爱、满意的东西追求、纠缠,包括色、声、香、味、触中的任何一种。“色尘”就是对于那眼睛看到而满意贪爱的形体;“声尘”意思是那牵连着心的悦耳的声音;“香尘”就是那香喷喷的气息;“味尘”即是那美味可口的味道;“触尘”即是身体的接触。这五种心境所在处,是可以依照一般人所了解的,随着自然的天性而感觉到津津有味或者好过瘾的事情。但是依据佛教的理论将扩展到六种,那就是多加一个“法尘”,意思是出现在内心中情欲的感受,是过去、现在、未来牵连到的内心或外在的事情。无论是真实的或幻想的,当心识去感触时,就会生起那津津有味、好过瘾的感受。婴儿出生第一次接触到这六种外尘,便对这外尘生起“执取”。这执取就逐渐扩展直到现在。对于这满意、爱恋的事物,有着顽固的执取,只有超越凡人的能力才能拔除。因此我们必须要有正确的知识并且正确地对待事物,这是一项重要问题,不然的话,这些对于情欲的染执,将会为世间带来灾害。希望我们能去审查那些被害的人,很自然地我们会看出他们被破坏主要的原因,是对于任何一种的情欲有所执取。如前面说过的,情欲在巴利文的含义比泰文的含义范围更广,泰文只是局限于异性之间的感触罢了!

  甚至连现今的哲学家 SIGMAND FREUD 都承认“这世上的人类,所做的任何事,纯粹都是以这所谓的性欲为其主因”这个原理。如果观察世上所有的生物便能看出这个题目事实上是最正确的真理,因为我们人类之所以会互相亲爱、嗔恨、厌恶、妒忌、厮杀,甚至自杀也好,都必须在情欲的作用之下才能产生。不论是嗔恨或厌恶,都是因希望从另一方得到某种利益而发生间接或直接的冲突而引起的,越是深思就越能看出这真相。如果我们探寻下去,将会发现人类必须忙忙碌碌地做各种工作,在心灵深处隐藏着这贪爱,它是想要得到任何一种东西的根源。我们学习各种学识,以便有一份好的职业,工作上有了成就以后,就去追求那五尘“色、声、香、味、触”的享受,希望我们能深入的去思考,到底还有什么比这更“糟”的!?甚至布施行善也是为了上天堂,原因也就是要求得任何一种情欲的“利益”。因此我才会把它安置在“世间”,别牵连到出世间,它们之间没有任何瓜葛,比如出家精进地断除烦恼,就不是以情欲为主因。除此之外,有些人出家是为了世间或他界的任何一种情欲,这也是有的,但它不是佛教。我们来谈谈间接的原因:因为这控制、蹂躝着世间的情欲令人深感厌恶、怖畏,为了找出那超越情欲的道路,我们才出家修持梵行。也可以这么说:这种的出家,其主因间接也是来自情欲。但是总而言之,生物、人类和世间万物的混乱不安,其中的主因都是来自情欲。

  为什么情欲有这么强烈的力量?因为它是来自“欲取”,即是对情欲本身有着很牢固的执取,佛陀才说这是一个直接与世界有关的先决条件。“这个世界将会持续转变、破坏、毁灭或是其他任何一种情形都一样,主要的原因,必然是直接甚至全部都来自欲取。”我们应该审察思考看清自己,到底有些什么样的欲取呢?它什么时候存有的?它是何其坚固?实际上,我们的性格是否能超越它,并放弃它呢?假如我们不依靠佛陀明觉的智慧,那又怎样放弃执取呢?这所谓的欲取是那么茫然无头绪,它必须要以高层次的佛法来学习修行,才可放弃和断除,不是靠普通的道德层次所能做到的。如果依照着世间上的常理,欲取却相反地有着极大的利益;所谓的利益,就是欲取能使我们爱护家庭,很勤奋地寻找金钱财产、名誉地位等,这完全是由于执取的原故。如果以世间好的眼光来看,那可算是一种使我们人类进步、勤奋的力量;假如以“法”的眼光来看,另外能感受到在隐密之处所承受到的苦的折磨。因此,从佛法方面来讲,我们必须要控制欲取,甚至到最后必须把它放弃并熄灭掉。至于我们能舍掉吗?我们是否已决定要把它抛掉了?这是另外一件事。只是希望能彻底了解这第一个欲取,是佛教所立志要克服,并且最后把它舍掉的事情。

  ● “见取”──执着于观念、见解、或信念

  “见取”(Ditthupadana) 是对见解的执着,即是对观念、见解、主观想像的执着,是为第二种执取,也是我们可觉察到而又不难明白的事情。当我们一出世,就自然的必须要接受教育,从而产生了所谓的“见解”,即是我们的思想观念,这是每个人所必须执取的主观见解,而不肯轻易向人低头,把它称为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天性也不为过。这种对自己见解的执着,是在自然之下所形成的。正因为它是自然的事,所以我们不能批评也不能制止它。但是如果我们好好去观察,将可看出它的严重性、危害性不少于欲取。若我们执着自己任何一种旧有的见解,那就算是一个绝对固执的人,必须招受到毁灭。如果我们还是执取着观念,那就必须设法纠正,使自己越来越正确高尚起来,让邪见转变为正见,且不断的提升,最终到达那究竟的正见,那就可以了解前天所讲述的四圣谛法。

  见解为执着的根源,是由多方面的原因而形成的,尤其是风俗习惯、文化,而宗教的教育影响更大。谈到这些之后,就更能了解我们所执着的那些自认为是最正确或最好的观念。见解的执着大多是来自那公认为最好的风俗习惯、文化或宗教教理。至于那些自己所强烈执着的,也比不上那逐渐受宗教教理、风俗习惯等薰陶所累积下来的见解。还有另一个更重要且不容忽视的要点,那就是烦恼和不觉悟,会带来各种各样不正确的见解。当有了这不觉悟、无明,我们就会随着基本烦恼的推动力去判断或了解,而认为这是值得贪爱的、执取的、是永恒不变的、是欲乐的、有个实在不变的“自我”,来取代原本是污秽的、虚幻不实的、无常、苦、无我的诸行等。不论是什么,若是自己所明白、所认识的,他都认为是正确的,虽有时知道那是错的,但是为了要维护自己的见解,而明知故犯,不肯认错,是谓不认错的人。这种固执己见或爱面子的心态,可说是我们人类最大的障碍,最大的敌人,它使我们没有能力逐渐纠正自己,改变见解,或对某一种宗教教理产生信念,逐渐使自己好起来。这种问题一定出现在那些信仰低级宗教教理,或其它教理的人身上。虽然自己已看出它是低级的,但还不能改变它,因为他认为这是父母亲及祖先们所信仰而延续下来的,不必有任何理由来改变自己,只是把它当做一种信仰罢了。因此,可以这么说:执着不正确的见解是一件危险、严重且不容忽视的事,必须要精进、努力地使它逐渐松弛淡薄下来,直到完全地脱离。

  ● “戒禁取”──没有正见不了解其真正的目标、不去思惟的行持

  “戒禁取”(Silabbatupadana) 是第三种的执取,其意是执着从远古一直流传下来而没有理由的行持,或对所喜爱的那神奇灵验、具有无比神通力的行持执取。认为那是不可改变的事情,同时也不愿改变、放弃。事实上,泰国人所持的戒禁取也不比外国人少,有着各种各类的神奇灵物、神秘仪式和经咒。比如有人醒后拿水来念经作法洗脸;要排泄时就念各种各样的咒语,头转向这个方向又转向那个方向,要用餐或要睡觉时,也必须念各式各样的咒语;有的相信鬼神、灵术、神奇动物等。其实那是古人的习惯,但是现在仍有这样执取的人,尤其是那风俗习惯和宗教教理方面的事情更为严重。

  戒禁取主要是指出那些不可理喻,没有理由的行持方式,也不必思考任何理由、不需任何解释。人们只是依据自己所曾相信的语言文字,而执着地去奉行,不愿意去改变它。甚至佛教中优婆塞、优婆夷还会对某种事物执取,僧人也不例外。尤其是那些外道,信奉梵神、天神及神奇灵物的人,有更多此类的信仰,而佛教徒中此类人也不少。这是当一个人在行持任何戒条或法则时,不了解其目标,也不去思考原因是什么,只是认为应当去实行那被称为灵验的事物之后,必定可获得良好的果报;因此这些人持戒或修法都只是仿效古人所流传下来的语言文字,并没有直接深入了解事物的真相,只是习惯性地盲目跟从,这顽固的执取是一种很难改变的执取。因此若要从这个教理改变信仰其它教理,或从一种宗改变信仰另一种宗教,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这执取了几天、几年、几十年来所行持的戒条,将会牢固到难以改变;这就称为对于所流传下来的迷信错误行持的执取。这和前面的对于见解或错误见解的执着是有所不同的,这里所指的是对行持或心外求法的执着。

  甚至已经正在修习止观的人,如果仍不知晓其前因后果和真正的修行目标去实行,这种修持也还只是属于“戒禁取”的范围。此时“止定”、“内观”这两种行持法,从外表看来是相似的,都是以戒禁取的推动力来行持,是一种愚痴迷信的修行。因为只是牢固于所执取的那神奇感应,连一点怀疑也没有。即使我们受持五戒、八戒、十戒或什么戒也好,只要有受戒之后能得到神奇感应、超能力等的见解,这由于迷信执着的动机而受持的戒,即演变成戒禁取,根本不必是异教徒或外道的各种奇异的行持。在正确的佛教修行法则中,势必从开始的见解就必须是正确的,用有道理的实践方法去熄灭烦恼的果报都能称心满意,也即是说自始至终都是正确的,这样的修持方法才不会因有顽固的执取而越修越离轨道。

  还有一件我们应该去看清的事是:我们人类都顽固地执取某一种宗教的行持认为这是超越一切因果所能证明的。我坚决地指出,它早已使我们不自觉地陷入戒禁取的圈套,不论古人或今人都有这种毛病。希望各位能思考审察目前我们所相信的,正喜爱着的、所采取的任何一种修行,是否顽固执取到稍微被动一下都不可以,这是每一个人都存有的问题,所不同的只是各人有各人的对象罢了。原因是我们迷失于这事物中,才使我们对错误执着,固执不敌,这是使我们的心识不能逐渐高尚起来的主因。心依然被第三种执取—“戒禁取”所蒙蔽而暗淡无光。

  ● “我语取”──内心有一个“自我”的感觉,也是一种本能

  “我语取”(Attavadupadana) 是最后一个执取,译为语言上认为有个“自我”的执取;世尊运用“语言的执着”这个名词,意即是语言上说有一个“我”。事实上这不是口头上的语言,它是属于内心的执着。如果要用语言,那就是心里的语言即是内心在说“是我”。执取认为是“自我”,这是极重要的事,也是极为奥秘的;广义的来说,它也可以是一种本能 (天性) ,这是每一种有情众生所固有的感觉,它必然是无时无刻都感觉到“我就是我”或“我们就是我们自己”,这种感觉是有情众生最根本层次的本能,也是成为其他本能的根源。所谓其它本能包括寻找食物的本能、享用食物以便发育成长起来的本能、因危险而搏斗或逃避的本能、此外还有为了不绝种而繁殖的本能,以及其他种种的本能。但所有一切的本能,都必须依靠这感觉是“我”的本能上。它必须先“有我”或“执取是我”,然后他才不想死,就得寻找食物来滋养身体,就得搏斗,以便能逃生脱死,生存下去;或者不要招受绝种的危机,就得繁殖,无论是那一种本能,都必须依靠这执取“自我”的感觉为根基,这执取“自我”的感觉便牢牢牵制着每一个有情众生,否则他将不能活下去。希望各位能明白这一简短的句子:“若无执取‘自我\’的感觉,他将不能拥有这个生命。”即是它将不会找寻食物、他将不会躲避险境、他将不会繁殖,生存至今;也即是说存有着这执取“自我的本能”为根源,同时这本能也是“苦的根源”。一切皆是苦,它本身即是苦,所造出来的全是苦果。当他在寻找食物、搏斗、繁殖等时,这一切都将依靠着欲望烦恼的贪求,因此佛陀才这样的宣称它是一切“苦的根源”。在巴利文经典中曾对此要点有这样扼要的记载:“任何东西一旦被执取,它本身就是苦,或是苦的根源。”或“身和心一旦被执取即是苦的本质”。“执取”是生命诞生的根源,是苦生起的根源。两着同时出现,也可比喻为“生命是苦,苦是生命”。这是佛陀所要表达的意思,也的确是万物的真相,是一件我们必须要好好学习和研究的真理。

  在佛教里还有比这更为强烈的论调,有这样的比喻“那些想要脱离苦的,就先得杀父杀母”。这里所谓的杀父杀母是指杀死“执取”和“无明”,它是欲望和执着的根源;也即是假如能熄灭无明、执取,苦也就熄灭了。将生命的苦悉数灭尽,即是不再继续那生老病死的流转,再也没有那因缘的组合而生起“新的有”、“新的生”了,此生立刻成为最后一生。能知晓生命或苦的根源-这是最深奥和最值得深入明了的知识,因为它能使我们彻底地熄灭一切苦恼。我们要夸耀的说:这个教理,只出现在佛教的专题内容中。一切证据显示,世界上的其它任何宗教都不曾发现这个教理。因此我再次说:这个题目是佛教的重要内容,希望各位同学能特别用心学习、思考这其中所论及的。

  有关对治执取的修行,若要获得最大的利益,就得对执取有更深入的了解,尤其是最后的“我语取”,如前所述,生命与生俱来不须教导的那生存本能,称为一切生命的根源。所有刚离母胎的婴儿或小动物,就已具足这本能 (天性) ,如小猫,当我们靠近它时,就会发出那嘶嘶的恐吓声,那是出于自卫和搏斗的本能;其他那懂得想要食物,懂得找寻食物充饥,或懂得偏袒自己而去做任何事的本能,也都是一样的。比这更为强烈的我语取,它强烈到超越一切理智的感觉,已不再需要依据任何理由,而只依着心里的感受去行事。打个比方:小孩蹒跚地走着,一不小心额头撞到门,痛得大哭,母亲就以拍打门做为消除嗔恨的方法,小孩随即破涕为笑。直到成年了还仍然会对那没有生命、没有意识的东西憎恨,而摔东西,认为它不合自己的意愿,或认为这个东西有意来阻碍自己等等。希望各位能回想一下,是不是有时候仍以嗔心去踢或敲打那没有生命意识的物体,甚至对那些正在摆动的钟表仪器,也会不经心的对它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它是有生命意识的?

  因为有执取的原故,而对所有的事物产生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有个固定不变的“自我”,这个执取牢固的附着在每一个人的心识中。因此,我们就很难甚至没有能力预防或抑制这执取所表现出来的影响力,它很自然地影响我们的一切行为。我们只能尽最大的能力去控制它,也就只有这么一个办法罢了!直到佛法的智慧逐渐累积增加之后,我们才能有足够的力量,以最彻底的方法来克服。换句话说,就是运用佛法来绝对的断除,直到我们战胜这个“本能”为止。如果是一位凡夫或初果圣人,肯定他仍没有办法战胜这本能,只有四果阿罗汉才能战胜。我们必须要了解它不是一个小问题,因为它是一切问题产生的根本。如果我们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佛教徒,能在佛教中获得真正圆满的利益,则应该用心去研究学习,尽最大的力量战胜“我语取”,那我们就可以从佛教中获得它所给予我们的利益,成为一位正信的佛教徒。

  ● 在生命的每一天中认识问题的根源──四执取,是最有智慧、最有功德的

  虽然我们还不能抛弃和断除这一层次,但我还要坚定的说,我们应该要详细学习观察“执取”,并尽最大的能力好好地控制它直到克服它,这样我们才能够逐渐从烦恼中解脱出来,成为一个自我解放,自由自在的人,当我们要执行各式各样的责任时,才能与我们的理想一致。拿个比方来说,像各位即将毕业成为法庭上的执法人员、律师等,你们对这理想事业最低限度应存有不偏私的心态,但是如果只是知道和决定不偏向于任何阶级,而自己却不能控制这执取,在这种情形之下我可以肯定的说,你们会很难以不偏不倚的公正态度去做事。如果我们不经学习,就能在静默中生起不偏私的心境,这是不可能的,也是超越我们的性格和能力范围的。但若是我们能够学习了解欲望烦恼和执取,尤其是更深入透澈地去了解“我语取”,使它能更清楚明白,更能在我们的掌握之下,那么,成为一个不偏私的人将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当我们真正能以清净、皓洁的心来实行我们的理想、任务,也就有那真正的快乐,日后也不会痛心苦恼。如果不能控制它,与它搏斗来实行任务,则很自然的日后必定会痛心苦恼,这将是一条使我们无止境衰败下去的道路。

  如果我们能了解每天所发生一切问题的根源,可算是有功德和有理智的事,所以我不断的叮咛各位,希望各位能特别留意这件事,尤其是四执取。它明显地让我们知道,虽然所有的事物,本来是不值得执着,不值得拿取,不值得成为,但我们还是沦为它的奴隶,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完全是这四执取罢了!因此我们必须要学习了解这些最危险、最剧烈的毒素。那些像熊熊烈火般显示出其毒性和危害性的事物,我们会很容易认识它们,比如武器和毒药等。但是执取却是那么奥秘,捉摸不住,它存在于津津有味、好痛快、好过瘾的情况下,以好香、好美、好听的现象在引诱着心,当它在这种情形下出现时,必定是很难觉察和控制的。因此就必须要依靠佛陀的觉智来克服这四执取,生活在智慧中,所过的日子就没有苦或仅有一点苦。若能如此,就有相当程度的清净、光明、寂静,在宁静安乐的状态下去履行为人的责任。

  今天我总算是一针见血地指出让你们看清存在于你们每个人身上的问题,那就是你们相关的“苦”,即“苦”所依靠着的世间和一切与苦有关的事情。时间已到了,在往后的时间里,我将会解释苦是在怎样的情形下把我们和其他事物连缚一起,以便看清后能以最善巧的方法去克服它。四执取是每个身为佛教徒或有志了解佛教的人所必须要明了的问题,因为佛教最终的圣洁梵行就是要使心脱离执取。各位可以每一部巴利文经典后篇宣说阿罗汉的证果中,发现有这么一个句子:“心已从执取中解脱出来。”当我们的心从执取中解脱出来,其含义是再也没有什么可牵引这颗心了,也不能使它陷入世间的陷阱,成为世间的奴隶,或继续不断的在这世间生死轮回。修道证果为的就是这些事情罢了!别无所求,那么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