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云集》教学研读大纲
——福建佛学院师资进修班编订
菩提法师
前言
一、信解行证研读《妙云集》之宗旨目的意义
1、信智合一净心为性之信
2、胜解空性得法住智之解
3、行正常道修人菩萨之行
4、现证解脱由闻思修而证
5、直其见净其行自证化他
6、八圣道四悉檀正法久住
二、研读《妙云集》的方法及其次第深入之步骤
1、教学与研讨的同步运行
2、单一课题纵横双向操作
3、探其源明其变寻干见根
4、从闻思中培养正见正行
5、深入探讨触类旁通得要
6、从论入手重于大义辨异
三、《妙云集》的思想内容及其精神特色之研究
1、人间佛教的理念与实践
2、信愿慈悲智慧三大心要
3、菩萨信戒为基利他为先
4、三法印横坚无碍通古今
5、时空的运动中正本清源
6、正觉缘起回归佛陀本怀
四、教学研读《妙云集》之课程设置与学习计划
1、基础佛法解读能力培养(第一学期)
2、基础进阶写作检索训练(第二学期)
3、印度佛教嬗变历程回放(第三学期)
4、大乘三系概况分类认知(第四学期)
5、中观思想系统学习讲述(第五学期)
6、提交论文通过答辩毕业(第六学期)
五、教学研读《妙云集》参考书目及附录
前言
《妙云集》是当代佛学泰斗印顺导师的一部划时代的思想巨著,它对现代及未来之中国佛教都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做为培养二十一佛教人才的学院,我们有必要对《妙云集》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妙云集》部帙浩翰,思想庞大,内容广博,若非精钻细研,详加琢磨,斟酌推敲,则实难于中蠡清脉络,掌握次第。近几十年来,犹以台湾佛教为重,对印顺导师佛学思想之研究及弘传颇为得力,其中不乏诸如:演培、续明、仁俊、印海、幻生以及证严、宏印、昭慧等法师;另外,杨惠南、蓝吉富、杨郁文、吕胜强、庄春江等居士以及其他社会学者也推波助澜、慰为壮观。如今,人间佛教、薪火相传,印顺导师佛学思想正方兴未艾地在各地开展;从不同角度阐释与理解《妙云集》的著作层出不穷。相对于台湾而言,中国大陆僧俗二界于《妙云集》的研习及阐扬者甚少,虽时有介绍印顺导师的文章刊出,但也多是只鳞片爪、零星散落,无法形成气候。各地佛学院虽不同程度的开设《成佛之道》、《佛法概论》、《中观今论》等印顺导师之著作,仍缺乏系统性的教学与研究。为更有力地推动人间佛教及印顺导师佛学思想在中国大陆的弘扬,以“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的菩萨精神服务当代社会人群,用文字般若启发闻思修慧,证悟人生实相,自利利他,护持正法。在福建佛学院院长学诚大和尚的指导下,遵照“悲智愿行”的院训,开设系统学习《妙云集》的课程。兹将教学研究大纲组织如下:一、从信解行证研读《妙云集》之宗旨目的意义
从教理行果与信解行证的次第而言,《妙云集》无疑地给予我们最好的指导,兹将重点列为六项,依据导师著作之思想予以说明。希望大家仔细阅读,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1、信智合一净心为性之信
修学佛法,以信智为根本:无信如无手,不能探取佛法宝藏;无智如无目,不能明达佛法深义。有信无智长愚痴,有智无信增邪见。经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信智合一,如足目相承到于彼岸。信以心净为性,对三宝有坚定不变的信心,如清水珠,自净净他。唯有深刻信解而又愿求实现的净心,才能发生止恶行善的力量,解脱一切烦恼系缚得大自在。所以,佛教的信仰是我们生命理想的归依。有关于信的内容,《妙云集》中俯首可拾,譬如:《学佛三要》中说:学佛的而能够深刻的理解到学佛的根本意趣,进而感觉到非学佛不可,有这种坚强的信念,才能真正走向学佛之路,而不在佛门边缘歇脚,或者走入岐途。《佛法概论》说:佛法流行于人间,可能作为有条理,有系统的说明,使他学术化;但佛法的本质,决非抽象的概念而已,决不以说明为目的。佛法的正解,也决非离开信戒而可以成就的。法为佛法的根本问题,信解行证,不外乎学佛者倾向于法,体现于法的实践。《成佛之道》说:信与智是学佛所不可缺少的功德。有信又有智,是佛法与外道(基督教等)的最大差别。信是情意的,智是理性的,学佛的要使这二者,平衡进展到融和。因为“无慧之信,增长愚痴”;“无信之慧,增长谄曲”。《我之宗教观》说:宗教的特性,在乎从信顺中趣向超脱。神教,大抵信顺神力(祭祀力、咒力等),企图在合於神的意旨中,得到神的喜悦、救济,实现某一目标,或彻底的超脱。佛教,信顺佛、法、僧。信佛信僧,实为希圣希贤的景仰,顺从已得超脱者的指导;而信法,是真理与道德的顺从、契合。佛教是以佛僧为模范、为导师;而从真理的解了体验,道德的实践中,完成自己的究竟解脱。所以,唯有佛教,才是彻底的把握宗教的本质,而使他实现出来。《青年的佛教》说:每一个大乘学者,都应该先从三学中去确立三原则,正信三宝,才能广行菩萨道。从净定中做到不离见佛,确树菩提大愿像我所说的,是第一课。此外,还要从明慧中去多闻正法,深入般若;从净戒中去入众无碍,养成入世的悲心。《大乘起信论讲记》说:修学佛法的过程,先要对自己所要修学的法,生起信顺的心。信顺,是对於这种法有了纯洁的同情与好感;然後生起信可、信求,乃至到证信。由最初的信顺心到证信,佛法都叫做信──信以心净为性。
2、胜解空性得法住智之解
胜解是从听闻正法得来的深刻信解,即对于因果、事理、三宝、四谛、八圣道等确信不疑,解了空相应缘起,得二谛无碍的正见,如经说:“先得法住智,后的涅槃智”。由于胜解为信因,故说:“信为欲依,欲为勤依”。如是辗转增上,精勤不懈,则能于法得坚固胜解之力,必定发起无上正等觉心,行于六度四摄等菩萨大行,趣向涅槃解脱之路。因此,胜解空性、得法住智于无尽生死中自利利他是最主要的一著。《妙云集》对于佛法的胜解同样随处可见;《般若经讲记》说:佛法以因果为本,凡能戒正、见正、具福、具慧,能信解此甚深法门,决非偶然,而实由於「夙习三多」。所以,佛法不可不学,不学,将终久无分了!《成佛之道》说:胜解是深刻的信解。信解善恶业报的因果道理,及菩萨行的功德与违犯的过失。若能深刻信解,就会生起乐欲,要求远离一切恶,成就一切功德。从这样的胜解欲乐,就能引发精进而使之修行。所以说∶“信为欲依,欲为勤依”。越是信解深彻,也就越能精进修行。《佛在人间》说:学发菩提心的,胜解一切法──身心、自他、依正,都是辗转的缘起法;了知自他相依,而性相毕竟空。依据即空而有的缘起慧,引起平等普利一切的利他悲愿,广行十善,积集资粮。
《无诤之辨》说:在空胜解中,法法平等,法法缘起──身心、自他、依正都是相依相待的存在。於是悲心内发,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而行菩萨道。在菩萨道中,慈悲益物不是无用,反而是完成佛道的心髓。为众生而学,为众生而证。一切福慧功德,回向法界,回向众生。一切不属於自己,以众生的利益为利益。没有慈悲,就没有菩萨,没有佛道,而达於「佛心者,大慈悲是」的结论。《宝积经讲记》说:学佛而有丰富的知识,当然是好的。但如不能获得佛法的深切信解,不能辨别德失,而好读外道的世俗的书籍,就大有问题。例如整天在政治、军事、社会、经济、科学、医药,或者上帝、永生,这一类的知识熏习中,久了可能会觉得世间法非常重要,外道也著实高明,这就有动摇佛法信解的危险了!
3、行正常道修人菩萨之行
有了坚定的信解,应先于缘起的善恶因果如理思惟观察,依人菩萨行而向于佛道,这是佛法修学的正常道。人菩萨行,不是庸常的人乘法,是发菩提心,趣向无上菩提的大乘行;是依信戒为道基,以悲慧为方便,不离人间,不弃人事,而能自利利他,功德庄严的人菩萨行。也就是太虚大师曾说的:“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佛即成,是名真现实”。所以,即人成佛的正常道虽然难行,毕竟是唯一的成佛之道。《妙云集》中关于广大的菩萨行多有论述,譬如《佛在人间》说:凡依人身而学发菩提心,学修菩萨行,务要不夸高大,不眩神奇。如忽略凡夫身的烦恼覆蔽,智慧浅狭,一落装腔作势,那么如非增上慢人(自以为然),即是无惭无愧的邪命。依人身学菩萨行,应该循序渐进,起正知见,薄烦恼障,久积福德。久之,自会水到渠成,转染成净。《学佛三要》说:在水中救人,是不能离水上岸的。要学会浮水,也非在水中学习不可。菩萨要长在生死中修菩萨行,自然要在生死中学习,要有一套长在生死,而能普利众生的本领。但这非依赖佛力可成;也非自己先做到了生脱死,解脱自在,因为这是要堕入小乘深坑的。菩萨这套长在生死而能广利众生的本领,除“坚定信愿”,“长养慈悲”而外,主要的是“胜解空性”。观一切法如幻如化,了无自性,得二谛无碍的正见,是最主要的一著。所以经上说∶“若有於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历百千生,终不堕恶趣”。唯有了达得生死与涅槃,都是如幻如化的,这才能不如凡夫的恋著生死,也不像小乘那样的以“三界为牢狱,生死如冤家”而厌离他,急求摆脱他。这才能不如凡夫那样的怖畏涅槃,能深知涅槃的功德,而也不像小乘那样的急趣涅槃。在生死中浮沈,因信愿,慈悲,特别是空胜解力,能逐渐的调伏烦恼,能做到烦恼虽小小现起而不会闯大乱子。不断烦恼,也不致作出重大恶业。时时以众生的苦痛为苦痛,众生的利乐为利乐;我见一天天的薄劣,慈悲一天天的深厚,怕什么堕落?唯有专为自己打算的,才随时有堕落的忧虑。发愿在生死中,常得见佛,常得闻法,“世世常行菩萨道”大乘的共义,中观与瑜伽宗的共义。《佛法是救世之光》说:人菩萨行,不是庸常的人乘法,是发菩提心,趣向无上菩提的大乘行;是依信戒为道基,以悲慧为方便,不离人间,不弃人事,而能自利利他,功德庄严的人菩萨行。《成佛之道》说:如来的出现人间,教化人类,本意是令人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所以依人菩萨行而向佛道,不但是适应时代的机感,也实在是佛乘的根本坦道。
4、现证解脱由闻思修而证
佛法的修学,以正觉解脱为目标,但不是等到未来、他方,而要求现在的证验。如现生都不能体悟得解脱,将希望寄托在未来、他方,这过於渺茫,等于不能真实体验的幻想。所以,佛法重视“自知自觉自作证”。对於法的实证与可能,佛曾归纳的说:“世尊现法律,离诸热恼,非时通达,即於现法,缘自觉悟”。这非时通达,即不待时,是没有时间限制的,什麽时候都可以开悟,关键在于能否从闻思正法中恳切笃行。《妙云集》中关于解脱的说明更是无处不在,《成佛之道》说:“现证由修得,修复由思闻,善友及多闻,实为慧所依。”《学佛三要》说:所以初学佛法,所应该注意者,第一、不要将听经、看经,以及研究、讲说,视为慧学的成就,而感到满足高傲。第二、必须认清,即使能更进一层的引发闻思修慧,也只是修学佛法方便阶段,距离究竟目标尚远,切莫因此而起增上慢,以为圆满证得,或者与佛平等。第三、要得真实智慧,不能忽略生得及加行慧,轻视闻思熏修的功行。《教制教典与教学》说:闻、思、修三慧,都是有漏的,有漏慧还不能根断烦恼,不能了生死。要根绝烦恼而解脱生死,必须真实的“无漏般若”(闻思修慧,是加行的般若)现前,现证的般若,才是真智慧,也即是无漏慧。从闻所成慧到无漏慧,这是修学智慧的道路;这种次第,是小乘大乘所共的坦道。《佛法是救世之光》说:佛法是要离执著、了生死、度众生,都要有真实智慧。从闻思修而得真智慧,悟解真谛,才能达到佛法的深奥。所以这在学佛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以佛法研究佛法》说:涅槃,有真实、解脱的意思。佛法研究者,在还没有直接接触到它的时候,也就该把它作为最後的归结,勇猛前进。所以,学佛者具备真理的探求,解脱的实现的信念,研究佛法,既不是学点谈话资料,又不是为自己的名誉利养作工具,是要想从修学中去把握真理。如释尊的为真理而牺牲一切;玄奘的去印度求法,不惮一切的危难;赵州的八十岁行脚,无不是为了真理的探求。研究佛法者,若有了这一念心,一切都有办法。佛法的探求真实,在解脱自他的一切苦痛,这需要兑现。如把真理放在书本上、口头上,不能净化自己的身心,治学、办事、待人、接物,还是从前一样,这显然没有把涅槃一事放在心中,并没有体验真理,实现解脱的企图。佛法研究,是不应如此的。
5、直其见净其行自证化他
修学解脱道,首先“当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然後修四念处”。这是佛在《杂阿含经》中的教授。戒如足,慧如目。从自证说,足目相成才能前进而深入;从利他而言,悲智相扶才能广度众生。《成佛之道》偈云:“始则直其见,次则净其行,足目两相成,能到于彼岸”。因此,做为青年学僧,应先在僧团中学习律仪,听闻经论,养成具正见、秉净行道器。然后,于生活中定慧双运,方能自证化他。《妙云集》中十分重视正见与净戒的重要性,《佛在人间》说:佛陀是人间的,我们要远离拟想,理解佛在人间的确实性,确立起人间正见的佛陀观。佛是即人而成佛的,所以要远离俗见,要探索佛陀的佛格,而作面见佛陀的体验,也就是把握出世(不是天上)正见的佛陀观。《佛法概论》说:佛法的修学,以正觉解脱为目标。到达这一目标,要先有闻、思、修慧。正见,最先是闻慧,即对因果、事理、四谛、三法印等,从听闻正法而得正确深切的信解;理解佛法,以佛法为自己的见地。正见是分别邪正、真妄的,知邪是邪,知正是正,舍邪恶而信受纯正的(参《中含·圣道经》)。这是“於法选择、分别、推求、觉知、黠慧、开觉、观察”(杂含卷二八·七八五经)的抉择正见。如正见善恶因果,生死的相续与解脱,还是世间的正见,能“转向善道”而不能出世。如对於四谛真理的如实知见,“依离,依无欲,依灭,向於舍”,那才是向解脱的出世正见。这样的正见,并不是浮浅的印象,要精进的努力,正念的专一,才能成就。《教制教典与教学》中指出:依佛法说∶知见(理解)必须正确,意乐(动机)必须纯洁,趣向(目的)必须中正,方便(修持的技巧)必须善巧。如这四者而有问题,不但修行不会达成理想,还会引起副作用!如曾闻思修学佛法,应引发正见,主要是深信因果,明辨善恶邪正。务使修行的动机纯洁,目的正确。《宝积经讲记》
戒行清净,行为就正当了。真实智慧,知见就不错谬了。有了净戒与真慧,还会有恶道、恶名、不活等惊畏吗?什麽也不惊不畏,心安理得,唯为众生而行
菩萨道。《大乘起信论讲记》说:修定的时候,过去生中所熏习的恶业障,都会现起,招魔成病。所以修学止观,必先持清净戒,生慈悲心,惭愧忏悔以消除宿业。《成佛之道》说:“受持净戒”而又毁犯,不是环境的诱惑力太强,就是烦恼的冲动力太强。但重要的,还是自己净戒的力量太弱。否则,如城防坚固的,虽有强大的敌人来侵袭,也能坚持而不致陷落的。所以护持净戒而使戒力增强,是重要的修习。《佛法是救世之光》中龙树说∶信戒无基,忆想取一空,是为邪空。这可见,正确的真空见,要在深信因果,净持戒行等基础上,才能求得。而信因果,持净戒,精进等,都是共声闻、缘觉的功德。所以学大乘法,不能谤小乘,对小乘的基本理论,功德都要学习。有了小乘的功德为依据,那在学大乘法求空法时,才能稳当。《药师经讲记》说:戒德、规律,虽守好,可是破了正见,罪恶更大!因为破了正见,会影响别人,如对佛法的见解不正,传播邪谬的教法,受害的人就多了。
6、八圣道四悉檀正法久住
八正道是一切贤圣正觉解脱的必由之路,无论过去现在或未来,必须依此轨则去实行才能到达涅槃城。四悉檀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弘扬佛法而要得到机教相契的效果,就的深切地把握四悉檀的运用,不能误方便为究竟,从根本上破坏了佛法的纲宗。因此,八正道、四悉檀是人间佛教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释尊把正法久住的责任交给了和合清净的僧团,我们理应承当如来的家业,续佛慧命住于苦难的人间。《妙云集》对此有详细的论述,《佛法概论》说:佛法以八正道为德行的总纲,这不是孤立的、片面的,是完整的、关联的,是相续发展,相依共存的,是知与行、志向与工作、自他和乐与身心清净的统一。佛法的德行,贯彻於正确的正见中;由知见来指导行为,又从行为而完成知见∶这是知行的统一。依正见确立正志──向於究竟至善的志愿,有志愿更要有实际工作。没有志向,实行即漫无目的;但也不能徒有志愿,惟有实践才能完成志愿∶这是志向与工作的统一。对人的合理生活,经济的正常生活,这是有情德行而表现於自他和乐中的;定慧的身心修养,是有情德行而深刻到身心清净,这也有相依相成的关系。释尊随机说法,或说此,或说彼,但人类完善的德行,向解脱的德行,决不能忽略这德行的完整性。否则,重这个,修那个,即成为支离破碎,不合於德行的常轨了。
《宝积经讲记》说:八正道∶这是如来说法,最先揭示的道品,为离邪向正,转迷启悟的修持轨范。(一)、正见∶於四谛、二谛、一实谛的深彻知见,为八正道的主导者。(二)、正思惟∶对於正见的内容,深思而求其实现。这二者,属於慧学。(三)、正业∶为远离杀、盗、淫的身恶行,而有身正业。(四)、正语∶为远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而有正语。(五)、正命∶是如法得财,如法使用,所有的正常经济生活。这三者属於戒学。(六)、正精进∶即断恶修善,为助成一切道品(三学)的精勤。(七)、正念∶於正见、正思所得的正法,系念现前,不忘不失。(八)、正定∶因系心一处,到达禅定的成就。这二者是定学。八正道,以无漏的戒定慧为体。这不但是圣者的,“八正道行入涅槃”,也是凡夫邪道的彻底对治者,所以说能对「治堕邪道」的「一切众生」。堕邪道,即邪定聚众生。邪道,是八邪道──邪见、邪思惟、邪业、邪语、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有了八邪,一定堕落恶趣。修八正道,才能回邪向正而使他解脱。
《成佛之道》说:八正道就是三学,如正见,正思惟是慧学;正语,正业,正命是戒学;正念,正定是定学;正精进是遍通三学的。此八支圣道,是三学,也就是一乘。佛为须跋陀罗说∶外道们没有八正道,所以没有圣果,没有解脱。我(佛)法中有八正道,所以有圣果,有解脱。这可见八正道是能入於涅槃的唯一法门了。这在大乘的《楞伽经》中,也还是这样说∶“唯有一大乘,清凉八支道”。
《佛在人间》说: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麽,就为他说什麽。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说法的宗旨虽多,但总括起来,不出此四。一、世间悉檀,以引起乐欲为宗。如对初学而缺乏兴味的,佛必先使他生欢喜心。随顺众生的不同愿欲,给他说不同的法。如遇到农人,可先谈些田园的事,然後即巧便地引入佛法,那听众一定是乐意接受的。从他性欲所近的,引入佛法,不使格格不入。如佛在印度,适应印度民情,於受施後,也为人说呗赞。如印度多信天(神),佛也就称“天人师”,为梵天、帝释等说法。佛说∶天神等不可归依,如随顺世俗,也不妨供养他等。大乘的“先以欲钩牵,後令入佛智”,也只是这样的巧方便。二、为人悉檀,以生善为宗。如不肯布施的,就将布施的功德说给他听。为说持戒,为说忍辱等功德,总之,应机说法,以使他的善根滋盛为目的。这与世间悉檀不同的∶这不是为了随顺众生愿欲,逗发兴趣而说法,是为了增长善根。这不一定是世间所熟识的,但必是佛法所认为合於道德的。三、对治悉檀,以制止人类的恶行为宗旨。如贪欲重的,教他修不净观;嗔恚重的,教他修慈悲观;愚痴重的,教他修因缘观;散乱多的,教他修数息观;我执重的,教他修界分别观。有的能行许多慈善事业,却不能遏止自己的恶行;也有人能消极的止恶,却不能起而积极的为善。所以生善与息恶,在应机施教中成为二大宗旨。止恶,不但是制止身体与语言的恶行,还要净化内心的烦恼。如有人只肯布施,不能持戒。毁戒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为说布施功德是有限的,只感得身外的福报。学佛最重要的是持戒,持戒才能感人天报。这就是以持戒对治毁犯的恶行。如有人但能制止身语的恶行,而烦恼多起,即为说学佛不能但限於身口,应清净内心,修习禅观。生善与止恶的目的不同,而众生因时因地而异,所以说法是有多种巧方便的。有的称扬赞叹,有的又呵斥痛责;或赞此斥彼,或赞彼斥此。总之,众生的根机,应该怎样,就要怎样说法。四、第一义悉檀,这以显了真义为宗,这是佛陀自证的诸法实相。不信解这甚深的真义,而修行趣证,是决不能了脱生死,圆成佛道的。所以佛依第一义悉檀说,是究竟的了义说,这才是佛法的心髓。
二、研读《妙云集》的方法及其次第深入之步骤
印顺导师著作总集三十九部之多,七百余万言,在中国佛教史上实属罕见,因此有“玄奘以来第一人”之称誉。其中,《妙云集》共二十四册,分上中下三编。上编,是经论的解说共七册∶一、《般若经讲记》,这包含了《金刚经》及《心经》的两部讲记;二、《宝积经讲记》;三、《胜鬘经讲记》;四、《药师经讲记》;五、《中观论颂讲记》;六、《摄大乘论讲记》;七、《大乘起信论讲记》。中编是专著,篇幅超过十万字的编成六册∶一、《佛法概论》;二、《中观今论》;三、《唯识学探源》;四、《性空学探源》;五、《成佛之道》;六、《太虚大师年谱》。下编,是短篇的总集,不问是写的,记录的,都编在一起,分为十一册:一、《佛在人间》;二、《学佛三要》;三、《以佛法研究佛法》;四、《净土与禅》;五、《青年的佛教》;六、《我之宗教观》;七、《无诤之辩》;八、《教制教典与教学》;九、《佛教史地考论》;十、《华雨香云》;十一、《佛法是救世之光》。
《妙云集》之外,印顺导师著作还有:《华雨集》五册:一、《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偈讲记》;二、《方便之道》;三、《论提婆达多之破僧》等七篇论文;四、《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等十一篇长文;五、《游心法海六十年》等四十三篇短文、序言及信札。单独印行的有:《印度之佛教》、《印度佛教思想史》、《中国禅宗史》、《空之探究》、《如来藏之研究》等,以及《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及论师之研究》、《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此三部著作,广征博引、内容丰富、浩大精深、炉火纯青,可谓难得一读的上等作品。《杂阿含经论会编》分上中下三册;修订古说,整编部类,蠡清了全经的品次组织,为研究阿含提供了最大的方便!《中国古代民族神话与文化研究》,则是以一个中国人的民族感情,书写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同化力的伟大。
1、教学与研讨的同步运行
《妙云集》的教学特色在于完整的三大体系--性空唯名、虚妄唯识、真常唯心;《妙云集》思想理论的核心是缘起中道。因此,在教学与研讨的过程中应严格把握并遵循印顺道师的根本理念,在“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的基础上,明了“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的真实意趣。为了更好地推进教学计划与方法的实施,配合周末论坛的研讨形式,采取密集型授课分组讨论的模式,大视野、广角度、多思惟、细琢磨、勤动笔、善言语的学习方式,培养能说法、能写作、能修行的三能法师。从而达到教学相长、解行并进、同步运行的高等僧伽教育之目的。
2、单一课题纵横双向操作
存在于时空中的任何事物都表现出缘起法的两面性。因此,基于缘起法的流转与还灭二大定律,在研读《妙云集》的单一课题时,不片面、孤立、静止的判断下定结论,而应作关联、双向、互动的考察与研究。以“佛教徒应有的正见”一题为例:知善恶、明因果、辨是非、了凡圣等是世间正见。为了悟真理、断烦恼、得解脱必须具备四谛慧、性空见、大悲愿等出世间正见。如是世出世间正见具足,不违法相,不越毗尼,与修多罗相应。此外,课题的纵向研究能透过空间,更彻底究竟地深入法的隐秘处发现深奥的内涵。横向操作则穿越时间的无限性,从广博的胜解中实践菩萨无我利他的大行。
3、探其源明其变寻干见根
佛教流行于人间,走过的必留下痕迹。在诸行无常的法则中,任何事物都无法保持固定不变的模式。从释尊创觉缘起法性而成佛的那刻开始,当他以世谛的语言流布佛法于世间,经过几十年的教化,到涅槃后弟子们的多次结集,西天东土历代祖师的弘传,在人间流淌了近三十个世纪,可谓源远流长。从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到秘密大乘佛教的嬗变过程中,佛教的适化无方、陶诱非一,使得原本朴实无华的佛法变得多姿多彩、异样纷呈。因此,探寻佛法的活水源头,明了佛法在人间的流变过程,以期澄其源而静其流,不违反佛法的本质,从适应现实中,不复古不创新,寻干见根,振兴纯正的佛法。
4、从闻思中培养正见正行
《瑜伽师地论》云: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随法行。是修学佛法的必然次第。《阿含经》云:“二因二缘,能生正见。多闻多思,多熏多习”。由此可见闻思是怎样地重要!《成佛之道》说:“由闻知诸法,由闻遮众恶,由闻断无义,由闻得涅槃”。所以,研读《妙云集》首先应以广学多闻为基础,不以一经一论一佛一咒为满足。“今是学时,而非证时”。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和体悟到这一点。否则,开口证悟,闭口解脱,以为修行无关文字,执事废理,多少无上妙法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圣教衰,众生苦,岂能与我无关。因此,从闻思中培养正见正行,但事耕耘,不问收获,是教学研读《妙云集》的目的之一。
5、深入探讨触类旁通得要
《妙云集》思想深刻内容广博,怎样研读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呢?一、得要,二、深入,三、旁通。首先应从简显扼要的《佛法概论》、《学佛三要》、《成佛之道》等著作开始,把握佛法的纲宗。然后,渐次深入研读《般若经讲记》、《中观今论》、《中观论颂讲记》等性空为名系的思想典籍,对于虚妄唯识系、真常唯心系,也要作相应的研究。能一门深入,还要触类旁通,不存宗派之见。所以,印顺导师说:“修学佛法的第一步,必先从一般的共通的教义中,把握佛法的共通的宗要。切勿初下手即遍究一经一论,以为深入其微,其实是钻入牛角,深而不通!我们应从次下手去学,也应该叫人如此,且无迎合好高鹜远的劣根性,专以艰深玄奥去诱惑人!”
6、从论入手重于大义辨异
一、从论入手:论书,不问小乘、大乘,都要说明生死流转的原因何在。知道生死的症结所在,然后对治、突破,达成生死的寂灭。抉发问题,然后处理解决问题。二、重于大义,也就是注意到佛法的整体性。对于佛教琐细繁杂的术语如三十二相等不必死记硬背,对释尊化世的方法与精神,制律摄僧的意义,法义的重要理论,修持的主要方法,应特别注意。三、重于辨异,即是对流传于世间的佛法,发展出的不同意见,知道异义的差异,再观察相通之处,求同存异。四、重于思惟:一时想不通的问题,可以存疑,在阅读的过程中,忽而启发新的理解,或见到了解说、答案,或因某一问题的了解连带解决。在不断的进修中,发现以前的见解错了,或者不圆满,在经过思惟而作出修正、补充,或完全改变,总之,决不随便的以为自己的见解一定为对的。以上四项是依据印顺导师《治学以佛法为方法》略作整理,在研读《妙云集》时,对我们也会有有较大的帮助。
三、《妙云集》的思想内容及其精神特色之研究
印顺导师在《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表明了他的佛学思想:“三年前,宏印法师的『妙云集宗趣窥探』说∶‘我积多年的见闻,总觉得这些人的批评,抓不住印公导师的思想核心是什么,换句话说,他们不知《妙云集》到底是在传递什么讯息’!最近,圣严法师在《印顺长老的佛学思想》中说∶‘他的著作太多,涉及范围太广,因此使得他的弟子们无以为继,也使他的读者们无法辨识他究竟属於那一宗派’。二位所说,都是很正确的!我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本著一项信念,不断的探究,从全体佛法中,抉择出我所要弘扬的法门;涉及的范围广了些,我所要弘扬的宗趣,反而使读者迷惘了!其实我的思想,在民国三十一年所写的《印度之佛教》〈自序〉,就说得很明白:‘立本於根本佛教之淳朴,宏传中期佛教之行解(梵化之机应慎),摄取後期佛教之确当者,庶足以复兴佛教而畅佛之本怀也欤’!我不是复古的,也决不是创新的,是主张不违反佛法的本质,从适应现实中,振兴纯正的佛法。。所以三十八年完成的《佛法概论》〈自序〉就这样说∶‘深深的觉得,初期佛法的时代适应性,是不能充分表达释尊真谛的。大乘佛法的应运而兴,┅┅确有他独到的长处。┅┅宏通佛法,不应为旧有的方便所拘蔽,应使佛法从新的适应中开展。┅┅著重於旧有的抉发,希望能刺透两边(不偏於大小,而能通於大小),让佛法在这人生正道中,逐渐能取得新的方便适应而发扬起来」!──这是我所深信的,也就是我所要弘扬的佛法”。因此,研读《妙云集》应本著此一思想脉络而展开相应的学习。下面,我们将从六个方面指导学僧认识和把握《妙云集》的思想内容与精神特色。
1、人间佛教的理念与实践
人间佛教的思想理念是印顺导师倾其一生、兹兹以求并以但事耕耘、不问收获的人菩萨行身份,默默地做一位冰雪大地撒种的愚痴汉,为这苦难的人间,为人间的正觉之音而献身。因此,研读《妙云集》首先应对人间佛教的思想有所认识和了解。关于这点,同学们可通过《佛在人间》、《佛法概论》,尤其是《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一书,把握人间佛教的主轴,从而延伸触角,在时空的座标中研究佛法在人间的嬗变,以及如何才能实践人菩萨行的行动纲领,进而检验人间佛教的可操作性与实践成果。
在研究人间佛教思想理念与实践的问题上,应把重点放在释尊本教的探讨与时代适应上,釐清人间佛教的发展脉络,更进一步抉发出新的方便适应,为现代人生服务。要认识清楚人间佛教的核心思想是人菩萨行,也就是由人修菩萨行而成佛的正常道。因此,人间佛教与他方净土、十方法界、通俗佛教、终极关怀乃至人间净土等各个层面的对话,都需要深入研究才能够在求同存异的发展中作出回应,并积极倡导人间佛教的思想理念,奉行人菩萨行的实践,从而为佛教在人间的开展尽自已的一分力量。
2、信愿慈悲智慧三大心要
佛法,非常的高深,非常的广大!太深了,太广了,一般人摸不清门径,真不知道从那里学起。然而,佛法决不是杂乱无章的,自有他一以贯之的,秩然不
乱的宗要。古来圣者说∶一切法门──方便的,究竟的,方便的方便,究竟的究竟,无非为了引导我们趣入佛乘。或是回邪向正的(五乘法),或是回缚向脱的(三乘法),或是回小向大的(一乘法)∶诸佛出世,无非为了此“大事因缘”,随顺众生的根机而浅说深说,横说竖说。所以从学佛的立场说,一切法门,都可说是菩萨的修学历程,成佛的菩提正道。由於不同的时节因缘(时代性),不同的根性习尚,适应众生的修学方法,不免有千差万别。然如从不同的方法而进求他的实质,即会明白∶佛法决非万别千差,而是可以三句义来统摄的,统摄而会归於一道的。不但一大乘如此,五乘与三乘也如此。所以今称之为学佛三要,即学佛的三大心要,或统摄一切学佛法门的三大纲要。(一)、菩提心,菩提心即以长期修集福德智慧,乃至成最后圆满的遍正觉,为修学佛法的崇高目标,坚定信愿以求其实现。(二)、大悲心,菩提心是从大悲心生起的,大悲心是对於人世间一切苦痛的同情,想施以救济,使世间得到部分的与究竟圆满的解脱自在。有情──人是互相依待而存在的,如他人不能脱离苦痛,即等於自己的缺陷,所以大乘要以利他的大悲行,完成自我的净化。(三)、般若慧,有了崇高的理想,伟大的同情,还要有了达真理的智慧,才能完成圆满的人生──成佛。《大般若经》说∶“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上首,无所得为方便”。《大般若经》著重於广明菩萨的学行。菩萨应该遍学一切法门,而一切法门(不外乎修福修慧),都要依此三句义来修学。一切依此而学;一切修学,也是为了圆满成就此三德。所以,这实在是菩萨学行的肝心!古人说得好∶“失之则八万法藏冥若夜游,得之则十二部经如对白日”。
上来是《学佛三要》中,印顺导师对一切佛法修学必不可少的三大心要的精辟论述,在研读《妙云集》对此应予以高度的重视,并作深入之探讨,以期在人菩萨的人间佛教开展过程中,真正地依三心修六度,圆成佛道。
3、菩萨信戒为基利他为先
在佛法中,净信是入佛之门,戒善是学佛之基,更深一步的定慧修证,是不能离信戒而有所成就的。经上说∶“持戒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欢悦,因欢悦便得喜,因喜便得止,因止便得乐,因乐便得定”。依戒修定,是合理的向上进修,如顺水行舟,容易到达。如没有真正的信心,没有良善的戒行,连生活起居都不能正常,充满了贡高我慢,敌视一切(存有严重的反抗心理)的恶意,於空还能有正见吗?不要以为聪明,单是聪明,有什麽用!这世间,大胡涂事,大罪恶,都是那些聪明人干的。何况以解脱为理想的佛法,一点世智辩聪,有什麽用呢!真正的学佛或弘法,要有纯正的动机;尤其是,如不放下诤胜的心理,是难以有所成就的。所以龙树说∶“信戒无基,忆想取一空,是为邪空”。邪见说空,拨无因果,都由於自作聪明,於三宝清净功德不能生净信而来。迷信的过失还小,邪见会令人堕地狱。
菩萨行的真精神,是利他的。要从自他和乐的悲行中去净化自心的,这不能专於说教一途,应参与社会一切正常生活,广作利益有情的事业。如维摩诘长者的作为,如善财所见善知识的不同事业∶国王、法官、大臣、航海者、语言学者、教育家、数学家、工程师、商人、医师、艺术家、宗教师等,这些都是出发于大愿大智大悲,依自己所作的事业,引发一般人来学菩萨行。为他利他的一切,是善的德行,也必然增进自己,利益自己的。利他自利,在菩萨行中得到统一。“未能自度先度他,菩萨如是初发心”,这是菩萨行的心髓。
上面的两段内容,辑自导师的《道在平常日用中》、《学佛三要》、《佛法概论》。研读《妙云集》必须对此有充分的认识,才能真正地把握其根本特色与精神。所以,学习《妙云集》不是空学些理论以资谈柄,而是从实践中体悟人菩萨行的一极悲心,希望大家能本著这一基本信念来研读《妙云集》。
4、三法印横竖无碍通古今
在佛法的研究方法、态度、立场等各方面,研读《妙云集》应以印顺导师为我们提供的方法为依据,《以佛法研究佛法》一书中有详细的介绍,现摘录其重要内容,以资教学研研读之用:
我,也是自以为“以佛法来研究佛法”的。我以为所研究的佛法,不但是空有,理事,心性,应该是佛教所有的一切──教,理,行,果。教,是一切经律论;也可包含得佛教的艺术品,六尘都是教体,这都有表诠佛法的功能。理,是一切义理,究竟深义。行,是个人的修行方法;大众的和合轨律。果,是声闻、缘觉与佛陀的圣果。这一切佛法,要以什麽去研究,才算以佛法研究佛法?我以为∶所研究的佛法,是佛教的一切内容;作为能研究的方法的佛法,是佛法的根本法则,普遍法则──也可说最高法则。佛所说的“法性,法住,法界”,就是有本然性,安定性,普遍性的正法。这是遍一切处,遍一切时,遍一切法的正法。大而器界,小而微尘,内而身心,一切的一切,都契合於正法,不出於正法,所以说∶“无有一法出法性外”;“一切法皆如也”。这是一切的根本法,普遍法,如依据他,应用他来研究一切佛法,这才是以佛法来研究佛法。研究的方法,研究的成果,才不会是变了质的,违反佛法的佛法。
在研求的态度上,应有“无我”的精神。无我,是离却自我(神我)的倒见,不从自我出发去摄取一切。在佛法的研究中,就是不固执自我的成见,不(预)存一成见去研究,让经论的本义显现出来。切莫自作聪明,预存见解,也莫偏信古说。
在方法上,诸行无常,是竖观一切,无非是念念不住,相似相续的生灭过程。诸法无我,是横观(也通於竖观)一切,无非是展转相关,相依相成的集散现象。一切都依於因缘,依缘就不能没有变化,应把握无性缘生的无常观。所以,我们要依据佛法的诸行无常法则,从佛法演化的见地中,去发现佛法真义的健全发展与正常适应。
在立场上,涅槃寂静是研究者的信仰与理想,应为此佛法的崇高理想而研究。佛法的研求者,不但要把文字所显的实义,体会到学者自心;还要了解文字的无常无我,直从文字去体现寂灭。然对於佛法中,为学问而学问,为研究而研究,为考证而考证的学者,不能表示同情。我以为∶一、研究的对象──佛法,应重视其宗教性。二、以佛学为宗教的,从事史的考证,应重於求真实。三、史的研究考证,以探求真实为标的。在进行真实的研究中(从学佛说,应引为个人信解的准绳),对现代佛学来说,应有以古为鉴的实际意义。佛法与佛学史的研究,作为一个佛弟子,应有纯正高洁的理想──涅槃寂静是信仰,是趣求的理想。为纯正的佛法而研究,对那些神化的,俗化的,偏激的,适应低级趣味的种种方便(专重思辨也不一定是好事),使佛法逐渐走上衰运,我们不应该为正法而多多反省吗?
以佛法的「法印」来研究佛法,我虽不能善巧地应用,但深信这是研求佛法的最佳方法!
5、时空的运动中正本清源
关於佛法,我从圣龙树的《中观论》,得一深确的信解∶佛法的如实相,无所谓大小,大乘与小乘,只能从行愿中去分别。缘起中道,是佛法究竟的唯一正见,所以阿含经是三乘共依的圣典。当然,阿含经义,是不能照著偏执者──否认大乘的小乘者,离开小乘的大乘者的见地来解说的。从佛法一味,大小异解的观点去观察,对於菩萨行的慈悲,利他的积极性等,也有所理会。深深的觉得∶初期佛法的时代适应性,是不能充分表达释尊的真谛的。大乘的应运而盛行,虽带来新的方便适应,“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但大乘的真精神,是能“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的,确有他独到的长处!佛法的流行人间,不能没有方便适应,但不能刻舟求剑而停滞於古代的。原来,释尊时代的印度宗教,旧有沙门与婆罗门二大类。应机设教,古代的声闻法,主要是适应於苦行,厌世的沙门根性;菩萨法,主要是适应於乐行,事神的婆罗门根性。这在古代的印度,确乎是大方便,但在时异境迁的今日,今日的中国,多少无上妙方便,已失却方便大用,反而变为佛法的障碍物了!所以弘通佛法,不应为旧有的方便所拘蔽,应使佛法从新的适应中开展,这才能使佛光普照这现代的黑暗人间。我从这样的立场来讲阿含经,不是看作小乘的,也不是看作原始的。著重於旧有的抉发,希望能刺透两边,让佛法在这人生正道中,逐渐能取得新的方便适应而发扬起来!
回想到普陀山阅藏时,读到『阿含经』与各部广『律』,有现实人间的亲切感、真实感,而不是部分大乘经那样,表现於信仰与理想之中,而深信佛法是「佛在人间」,「以人类为本」的佛法。……所以我这一生,……主要是在作印度佛教史的探讨;而佛教思想史的探究,不是一般的学问,而是“探其宗本,明其流变,抉择而洗链之”,使佛法能成为适应时代,有益人类身心的,”人类为本”的佛法。
以上是印顺导师以自已修学佛法的亲身经历与感受,指出了佛教在人间开展中的方便适应及探讨佛法应有的信念与态度,同样,我们在研读《妙云集》时也应遵循此一基本信念,深刻地体悟以人类为本的佛法在人间的适应性与重要性,让佛法在人生的正道中开拓出新的天地,为建设人间净土,勇猛精进。
6、正觉缘起回归佛陀本怀
释尊出在人间,所以是即人成佛的,是净化人性而达到正觉解脱的。释尊是人,与人类一样的生、老、病、死、饮食、起居、眼见、耳闻;这父母所生身,
是释尊的“生身”。同时,释尊有超一般人的佛性,是正觉缘起法而解脱的,这是释尊的“法身”。释尊是人而佛,佛而人的。人类在经验中,迫得不满现实而又著重现实,要求超脱而又无法超脱。重视现实者,每缺乏崇高的理想,甚至以为除了实利,一切是无谓的游戏。而倾向超脱者,又离开现实或者隐遁,或者寄托在未来,他方。崇高的超脱,平淡的现实,不能和谐合一,确是人间的痛事。到释尊即人成佛,才把这二者合一。由於佛性是人性的净化究竟,所以人人可以即人成佛,到达「一切众生皆成佛道」的结论。
佛教的本质,是平等而非阶级的,自由而非压制的,集团而非个人的。从佛陀的本质──正觉缘起的内容中,展为活跃无限止的生命,都表显在僧团,因僧团的存在而存在。僧团的组织,可说是法性具体的显现。因此,佛法的存在,并不以殿宇、塑像、经典来决定,在有无吻合佛陀本怀与法性的僧团。“佛法弘扬本在僧”的僧,不是伟大的个人,是一个推动佛教的和乐共存的自由集团,不是深山中一个一个的隐者。那家庭化、商业化的,更是“出佛身血”,与佛无缘。
佛陀是人间的,我们要远离拟想,理解佛在人间的确实性,确立起人间正见的佛陀观。佛是即人而成佛的,所以要远离俗见,要探索佛陀的佛格,而作面见佛陀的体验,也就是把握出世(不是天上)正见的佛陀观。这两者的融然无碍,是佛陀观的真相。在大乘佛教的发展中,如果说有依人乘而发趣的大乘,有依天乘而发趣的大乘,那麽人间成佛与天上成佛,就是明显的分界线。佛陀怎样被升到天上,我们还得照样欢迎到人间。人间佛教的信仰者,不是人间,就是天上,此外没有你模棱两可的馀地。请熟诵佛陀的圣教,树立你正确的佛陀观∶“诸佛世尊皆出人间,不在天上成佛也”!
树立正确的佛陀观,是研读《妙云集》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在当今世界佛教思想异象纷呈的时代潮流中,回归佛陀教育的本怀、追溯佛法的源流显得犹为迫切,唯有透过正本清源的佛法,才能指导我们的人生在不断地增进与净化中获得解脱与自在。
四、教学研读《妙云集》之课程设置与学习计划
根据《妙云集》的精神特色与思想体系,按照教学研读的宗旨目的及方法次第,将《妙云集》之课程设
置与学习做以下的安排:
1、基础佛法解读能力培养(第一学期)
①、主修课程:《成佛之道》、《学佛三要》
②、辅助课程:《佛在人间》、《我之宗教观》、《平凡的一生》(增注本)
③、参考书目:《人间佛教思想论集》、《青年的佛教》。《华雨集》第四册《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印顺导师著作总目-序》
④、读诵经典:《遗教三经》、《法句经》、《长阿含经》1至10卷,《妙法莲华经》。
⑤、辞书工具:《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印顺-吕澂佛学辞典》、《佛光大辞典》、《佛学大辞典》、《三藏法数》、《中国佛教辞典》。《印顺法师著作全集》电子版。《大藏经》电子版。
⑥、课时安排:密集型授课1周20节,1学期160课时。研讨报告1周1节,1学期15次。
⑦、教学目的:通过基础佛法的学习与训练,树立正确的佛陀观。正信三宝为佛法的总纲,修学应从归敬三宝、闻法趣入开始,综贯一切而向于佛道。
⑧、教学任务:主要完成《学佛三要》、《成佛之道》第一章至第四章的学习,奠定良好的佛学基础。同时,培养学僧自我解读的能力。
⑨、教学方法:采取教授、问答、复讲、抽查、考核等形式多样、互相配合、首尾呼应、一气呵成的方法,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修生活积极性,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目的。
⑩、教学要求:恭敬三宝,不生轻慢。正念专注,严谨治学。基础扎实,建立信心。多闻多思,勇猛精进。背诵《成佛之道》偈颂,熟读《学佛三要》。
2、基础进阶写作检索训练(第二学期)
①、主修课程:《佛法概论》、《教制教典与教学》。
②、辅助课程:《以佛法研究佛法》、《无诤之辨》、《大乘起信论讲记》。
③、参考书目:《华雨集》第二册《方便之道》、《太虚大师年谱》、《中国佛教思想论集》。
④、读诵经典:《杂阿含经会编》上、《大般涅槃经》四十卷、《摩诃般若波罗密经》二十七卷。
⑤、辞书工具:《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印顺-吕澂佛学辞典》、《佛光大辞典》、《佛学大辞典》、《三藏法数》、《中国佛教辞典》。《印顺法师著作全集》电子版、《大藏经》电子版。
⑥、课时安排:密集型授课1周20节,1学期160课时。研讨报告1周1节,1学期15次。
⑦、教学目的:认识佛法的纲宗与特质,明了生命个体及其流转生死的原理,更进一步确立染净缘起的世界观及五蕴无我的人生观,从德行的实施原则中增进信愿、慈悲、智慧。
⑧、教学任务:系统掌握《佛法概论》各章节内容,以《教制教典与教学》中:论僧才之培养、谈修学佛法、学以致用与学无止境等为范本,完成第一篇论文的写作。
⑨、教学方法:课堂讲学,板书抄写,结合CD录音资料及专题讨论等形式,训练学僧的语言表达及阅读写作和系统组织的能力。
⑩、教学要求:熟记《佛法概论》二十章的目录,
掌握重点,并完成一百问答思考作业。对《佛法概论》中引用《阿含经》的资料查找原文,进行整理、翻译、编辑。
3、印度佛教嬗变历程回放(第三学期)
①、主修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性空学探源》
②、辅助课程:《空之探究》、《宝积经讲记》、 《胜蔓经讲记》。
③、参考书目:《印度之佛教》、《原始佛教圣典集成》、《佛教史地考论》、《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及论师之研究》、《华雨集》第三册。
④、读诵经典:《杂阿含经会编》中、《中阿含经》选读、《维摩诘所问经》、《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
⑤、辞书工具:《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印顺-吕澂佛学辞典》、《佛光大辞典》、《佛学大辞典》、《三藏法数》、《中国佛教辞典》。《印顺法师著作全集》电子版、《大藏经》电子版。
⑥、课时安排:密集型授课1周20节,1学期160课时。研讨报告1周1节,1学期15次。
⑦、教学目的:通过《印度佛教思想史》的学习,全面系统地认识和了解佛教在人间的嬗变历程,回归释迦世尊的本怀。从质朴的原始佛教进而理解空相应缘起的大乘,抉发出胜义与方便的脉络,确定学佛的中道正观。
⑧、教学任务:系统把握性空唯名论、虚妄唯识论、真常唯心论的根本思想特质。透过《性空学探源》等的学习,重点研读佛法空义的真实内涵,并完成一至二篇关于阿含之空与般若之空的论文。
⑨、教学方法:提纲挈领指出各章节的中心思想,引导学僧独立完成课文的阅读与笔记的整理,结合课题的深入研讨,融摄所学内容加以发挥,增进思惟的逻辑性与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⑩、教学要求:熟记《印度佛教思想史》、《性空学探源》的目录。搜索导师著作中引用的经论,并分类整理,以便于写作参考之用。
4、大乘三系概况分类认知(第四学期)
①、主修课程:《成佛之道》第五章、《如来藏之研究》、《唯识学探源》。
②、辅助课程:《般若经讲记》、《摄大乘论讲记》、《药师经讲记》、《净土与禅》。
③、参考书目:《华雨集》第一册《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佛法是救世之光》、《华雨香云》、《法海微波》。
④、读诵经典:《杂阿含经会编》下、《解深密经》、《楞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
⑤、辞书工具:《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印顺-吕澂佛学辞典》、《佛光大辞典》、《佛学大辞典》、《三藏法数》、《中国佛教辞典》。《印顺法师著作全集》电子版、《大藏经》电子版。
⑥、课时安排:密集型授课1周20节,1学期160课时。研讨报告1周1节,1学期15次。
⑦、教学目的:继续对大乘三系进行分类研读,但以性空唯名论的思想为主,一以贯之的是中观正见的确立与菩萨大行的实践,从深观与广行的认知中,引发为法为教为众生的悲愿,激发理智的宗教情操。
⑧、教学任务:完成《成佛之道》第五章的学习,结合《唯识学探源》与《如来藏之研究》,深入细致地了解三系之不同适应及演变过程,并根据所学内容整理三系大纲写作论文。
⑨、教学方法:在法师的督导下,运用消文释义、补充资料、借题发挥、归纳总结等方法,训练学僧的讲解能力。同时,模拟学术论文的标准格式进行写作训练,以提高学僧的写作水平。
⑩、教学要求:根据《如来藏之研究》、《唯识学探源》的目录,顺藤摸瓜,蠡清脉络,把握重点。另外,引导学僧试讲《金刚经》,并完成一篇论文。
5、中观思想系统学习讲述(第五学期)
①、主修课程:《中观论颂讲记》、《中观今论》。
②、辅助课程:《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
③、参考书目:《中论》、《十二门论》、《七十空论》、《回诤论》、《大智度论》
④、读诵经典:《大般若波罗密多经》选读(150卷)、《放光般若》二十卷。
⑤、辞书工具:《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印顺-吕澂佛学辞典》、《佛光大辞典》、《佛学大辞典》、《三藏法数》、《中国佛教辞典》。《印顺法师著作全集》电子版、《大藏经》电子版。
⑥、课时安排:密集型授课1周20节,1学期160课时。研讨报告1周1节,1学期15次。
⑦、教学目的:系统深入地学习性空唯名论的主要典籍,探讨圣龙树菩萨综贯南北大小、性相空有的般若中观思想,进而抉发释尊本教的第一义,为正法久住而精勤修学。
⑧、教学任务:通过《中观今论》与《中观论颂讲记》的学习,就“《中论》是《阿含经》的通论,通论《阿含经》的根本思想,抉择《阿含经》的本意所在。”这一论断,进行深入的研究,完成相应的论文写作。
⑨、教学方法:由法师带动组织《中论》学习大纲,对重点与难点问题进行辨析讲述,其余部分由学僧配合完成。为了使中观的学习与应用得到统一,可阶段性地进行禅观的修学训练。
⑩、教学要求:背诵《中观论颂》,以及《中观今论》中引用的颂文。引导有兴趣与能力的同学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缩编成15万字左右的略论。
6、提交论文通过答辩毕业(第六学期)
①、主修课程:《中观论颂讲记》、《中观今论》。
②、辅助课程:《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
③、参考书目:《中论》、《十二门论》、《七十空论》、《回诤论》、《大智度论》。
④、读诵经典:《大般若波罗密多经》选读(150卷)、《放光般若》二十卷。
⑤、辞书工具:《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印顺-吕澂佛学辞典》、《佛光大辞典》、《佛学大辞典》、《三藏法数》、《中国佛教辞典》。《印顺法师著作全集》电子版、《大藏经》电子版。
⑥、课时安排:密集型授课1周10节,1学期80课时。研讨报告1周1节,1学期5次。
①、教学目的:检验三年来的教学成果,达到高等佛学教育的水准。通过论文答辩的形式,取得相应的成绩,可作为中等佛学院讲师。
②、教学任务:布置论文题目,指导学僧完成论文写作,协助提供写作相应的参考资料。
③、教学方法:回顾与总结《妙云集》根本精神与特色,掌握印顺导师佛学思想的基本理念,进而从阿含、般若等各个思想领域,探寻佛法的真谛,以三法印作为研究佛法的根本准则,为高等佛学教育的开展提供经验与方法。
④、教学要求:按照当代标准论文格式,完成字数在8000以上的论文一篇。要求:紧扣主题、层次鲜明,结构严谨,重点突出,内容丰富,引文有据。
上来将研读《妙云集》之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进行了详细周密的安排,不足之处仍需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补充与调整。
五、教学研读《妙云集》参考书目附录
1、《印顺导师传》潘煊著
2、《人间佛教的播种者》释昭慧著
3、《怎样读妙云集》宏印法师著
4、《妙云集导读-正闻篇》宏印主编
5、《印顺导师的佛教思想》邱敏捷著
6、《印顺导师的思想与学问》蓝吉富编
7、《妙云华雨的禅思》吕胜强编
8、《妙云法雨》菩提法师编
9、《佛教的原点》水野弘元著
10、《印度佛教思想史要略》庄春江编著
11、《学佛的基本认识》庄春编纺著
12、《阿含经》随身剪辑庄春江编著
13、《杂阿含经》导读黄家澍编著
14、《人间佛教禅法及其当代实践》释性广著
15、《部派佛教》实相篇、业果篇释悟殷著
16、《初期唯识思想》瑜伽行派形成之脉络名释昭慧著
17、《印度佛教思想史概论》上、下册吕澂著
18、《印度佛教史》圣严法师著
19、《中观与瑜伽》惠敏法师著
20、《中阿含经》二十选庄春江编著
版权所有:大悲咒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