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缘对境修止观
前已说明坐中修止观的五种方法,今明在生活中的一切时、一切境修止观的内容。参禅修定,是必须端身正坐,才能收摄身心,此乃入道之胜要。尤其是初学者,不在蒲团上,散乱的妄想心不易降伏。但一般人的生活,是离不开世间尘缘的牵涉,假使随缘对境又不修止观,我们的妄心,就会如同猿猴一般,向外攀缘六尘境,于五欲烦恼中无所止息。所以,修止观的人,于平常的生活中,是「以止观为民生,以定慧除生死」为修道原则。
《小止观》提到「历缘对境」的「缘」,指的是:行、住、坐、卧、作作、言语六种;所谓的「境」指:眼观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对触、意对法等六项。行人若能在十二缘中,以种种方便,历缘对境,以止观来调伏身心,巧把尘劳为佛事,世事尘缘但不碍修道,森罗万象而一心清净。俗话说「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能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历缘对境修止观的要诀。以下说明十二缘修止观的方法:
一、行:修习止观的人,假使要走路时,应先观察应行不应行。应如此想:我现在为什么要走路?是被烦恼所驱使,去做一些不善、无意义、不该做的事,那就不应该去。假使是为修善、为行佛、为利益众生、为服务他人,就应该积极行之。
行中如何修止?走路的时候,假使因为走路的缘故而产生一些烦恼,此时行人应想:缘聚则生,缘散则灭,一切事物因缘,空无自性,皆不可得,我执着什么?而且,过去已灭,现在念念不住,未来还没到,我取什么?如是作观时,妄想杂念,自然止息,此为修止。
行中如何修观?由于心中生起走路的念头,支配自己的身体和手脚,所以有所行动;由此行动,就会有世间烦恼等事物的产生。当走路的时候,就反观走路的心,亦是由此缘所生;走路的行动亦由心念所起,两者皆因缘和合而生,无有自性,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修止,旨在于止住行动中的杂念、妄想,使念头趋善而不着;修观,目的在于行动中,念头清明,知所应做之善业或精进事,亦是不可得。此即行中修止观。{41}2004.05.27
二、住:住,乃安住一境的意思。修习止观的人,安住时首先应观察应住或不应住。思惟我今为何事,愿意在此安住?如果为诸烦恼或不善、无记等事而住,就不应该住。假使是善的、利益他人等事而住,就应该住。
住中如何修止?假使于安住时,因为安住的缘故,而有一切烦恼善恶等事情发生;虽然有种种事情发生,但了知能住之心及住中所生一切法,皆不可得,就能息灭妄念的心,是名修止。
住中如何修观?心想:心为身之主,由安住的心念而使身安住,故名为住。因为住的因缘,就会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的发生。这时应当反观能住的心,却不见心的相貌,心既不可见,当知住者及住中所生一切法,毕竟空寂,无有自性,是名修观。
三、坐:修习止观的人,假使于坐时,应观察应坐或不应坐。思惟:我现在为什么事而坐?假使是无聊、闲谈、或不当的场所,就不应该坐。如果是因修道、闻法,就应该坐。
坐中如何修止?若于坐时,则应当知道,因为坐的缘故,容易有一些烦恼、善恶的事情发生,但是这些事情,都是因缘所生,无有自性,则使妄念不生,是名修止。
坐中如何修观?心想:安身而坐,由坐能思惟善恶等法,所以名为坐。反观能坐的心时,不见心的相,当知坐者及坐中一切诸法的发生,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学佛的人,若能于坐中,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念念分明、又不昏沈,能念所念,皆不执不取,即是修止观。
四、卧:修习止观的人,于卧时,应观察该卧或不该卧。心想:我今为什么事而卧?若为淫欲,懈怠等事,则不应卧。若为修养精神,调和四大,以求身心健康,便于办道,所以该卧。卧时,应右胁而卧,较合乎生理健康。经典亦提醒修止观者,应如狮子王而卧,因狮王的睡卧,是「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时时保持清明。
卧中如何修止?若于寝息,则不应思惟不善之法,让妄念不起,是名修止。
卧中如何修观?若于卧时,心想:由于劳累疲乏,睡眠以解劳睡,故应睡。若睡卧中,有不善之法,皆是缘生,无有自性,毕竟空寂,是名修观。{42}2004.05.28
五、作作:作、就是造作,就是一般所说的工作或作事。修习止观的人,假使作事或工作,首先要观察应作或不应作。假使要作的时候,应想:我现在为什么要作这件事?假使是属于不善、无记,如杀、盗、淫、恶口等行为,即不应该作。若是为善、有利益的事,如弘法、助人为善、修行精进等事,即应该作。
作中如何中修止?在作事时应当知道:因作事故,则有一切善恶的事情发生;而这些事情,是因缘所生,空无自性,所以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起,是修止。
作中如何修观?应想:由心动,而使身体及两手,造作各种善恶行为,所以名作。反观作事的心,空无自性,不见相貌。当知作者及作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故,修止观的人,专取该作之善事而为,且行一切法不执着一切法。
六、语:修习止观的人说话时,应先观察应说或不应说。心想:我现在为什么要说话?假使是一些是非、烦恼、瞋恚、愚痴、无意义等的言说,就不应说。若是为讲经、说法、劝人为善、指点迷津等,就应该说。
言语中如何修止?假使说话时,应想:人因为有此言语,则会有一切好话给人欢喜、智能语助人离惑,也会有妄言、绮语、两舌、恶口等善恶行为发生,了知能说话的心,以及因为说话所引起的一切善恶等法,皆因缘所生,空无自性,因不可得则妄念心息,是名修止。
语中如何修观?应想:由心念鼓动气息,透过咽喉、唇、舌、齿腭,而有音声语言。因为有语言的缘故,就会有一切善、恶口业的发生,所以名为「语」。反观能说话的心,无有自性,不见相貌,说话的人及所说的一切言语,皆因缘所生,假合而有,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在十恶业中,口业就占了四项,可见「祸从口出」,一点也不虚假。所以,修止观的人,更要慎言:什么是该说、什么是不该说、应怎么说、什么时间说。如法华经安乐行品所言:不乐说人及经典过,不说人长短好恶,不赞许或厌嫌修声闻的人;应说利人之语、常说大乘法义。{43}2004.05.31
之前,已介绍六缘修止观的方法,今明六境的修法。此「六境」,指眼、耳、鼻、舌、身、意,所对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此六根对六尘,产生六识的种种分别,包含吾人所认识的环境,故又名一切境。初学止观的人,想要与止观相应,得其利益,并非容易;从止观中,能不与烦恼相应,必须死心蹋地,放下一切,不但在坐中要调伏身心,在日常行进间,更要扣住所缘境,以止观来调心。若能于二六时中,不忘止观,何愁道不成?故,智者大师教吾人于六根,对一境界中修习止观,达念念不离、无间断休息之功效,以除凡夫之生死烦恼。
一、眼对色:依人而言,每天除了睡觉以外,无时无刻都在运用眼睛。但一般人,心多随外色所转,贪婪追求,不能自主,辗转轮回,难脱苦趣。若能掌握眼根好好修持,随见一色皆为清净色,自无分别执着,成就法身净土,所谓「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即是法身」。
眼见色的修止:在于见一切色相时,如见水中月、梦幻泡影,无有真实。若见到喜欢的色相,不起贪爱的心;见到厌恶的颜色,不生挑剔、瞋恚;见到一般的色相(非违非顺),也不会起杂念妄想;此名为修止。
眼见色的修观:当见一切色相时,随眼所见,皆无见相。何以故?在眼根与色尘中,个别单一项,是无法见物、也无法分别,但以因缘和合而生眼识,眼识再与意识和合,而能分别一切的色相,产生种爱恶烦恼。此时,反观念色的「心」,不见形相,念色的所「见」及一切「色」,亦无有自性,毕竟空寂,是名修观。如阿那律尊者,因发愤精进,而失去双目,世尊教以照明金刚三昧,遂得天眼通,能见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中果。
二、耳对声:常言:「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表示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是最利的,从耳根修持,最容易入道。观世音菩萨,由耳根的闻性,下手起修,圆证耳根三摩地,而成就三十二应身,于一切佛土度众。耳朵是二六时中,都在接触外境的,极难收摄,若能修持得法,最容易得成三昧。{44}2004.06.01
耳闻声中如何修止?随所听闻的音声,皆知其因缘所生,空无自性,不起妄念。假使是音乐、歌声、赞叹等喜欢的悦耳音声,不起贪爱的心;假使是听到恶骂、咒诅、毁谤等可恶的音声,也不起瞋心。若如虫鸣、鸟叫等一般的声音,也不起分别心,是名修止。
耳闻声中如何修观?应作是想:随所听闻的声音,是从根尘和合,而有耳识的分别,是空无自性、不真实的。凡夫不了解,因此分别种种好坏的音声,而起烦恼。若能反观听闻声音的心、声音、耳根,都因因缘而有,没有自性相,毕竟空寂,是名耳闻音声中修观。
三、鼻对香:鼻子也是修行的重点之一。修数息观的人,从鼻端的专注,了知息的出入、长短、冷热后,能进入定中。香严童子亦是从鼻子所闻的香气,随所闻香,观鼻根、鼻识、香气,因缘和合而有,无有自性,而证得阿罗汉。所以,我们亦能以此修止观,而悟入无生。
闻香中如何修止?从闻香中,对于好的香味,不起贪着之心;对于不好的臭气,也不起瞋恨心;对于一般的无所谓好坏的味道,则不起妄念;名为修止。
闻香中如何修观?应作是想:我今闻香,香气是虚诳不实的,没有什么好执着。为什么呢?内有鼻根,外有香尘,因缘和合,而生鼻识;由鼻识而生意识分别,强取香相,才有一切好坏的执取,名为闻香。反观闻香之心、鼻根、香尘,不见有自性相,当知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四、舌对味:民以食为天,食物本是维持色身的基本要素,但执着于味觉,对修行是有妨害的。所以在佛门过堂吃饭时,必须三称念、五观想,就是要去除修道人对食物的贪着心。药王、药上菩萨因了知酸、甜、苦、辣等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离身心,分别味因而开悟。
舌受味时如何修止?对于好的味道,起贪着之念;对于不好的味道,也不起瞋恚心;对于一般性无所谓好坏的味道,不起分别想,是名修止。
舌受味时如何修观?应作是想:我所贪着的味道,实不可得;为什么呢?酸、甜、苦、辣、咸、淡的六味,因与舌根、舌识和合,才有了别各种味道的作用。凡夫因执取味相,因此产生一些烦恼、执着。若能反观此三者,都没有自性,毕竟空寂,故名修观。{45} 2004.06.02
五、身对触:触,指感觉。凡是身体柔软、细滑、冷热的感觉,皆属之。佛弟子毕陵伽婆磋,一日于城中乞食,只顾观想,不小心被毒刺伤足,举身疼痛。即自思惟:剧痛的心是谁与痛觉来处,如是反观,而身心两忘,成阿罗汉。身体的执着,除非有大智能,否则是极难破除。所以,欲初离烦恼者,更要修止观。
觉触中如何修止?假使身体感觉快乐的触受,不起贪恋执取;如果遇到坚硬、粗涩,给人痛苦的觉触,不起瞋怒的心。身体有一般的觉触,也不会自行起忆想分别,是名修止。
觉触中如何修观?应作是想:轻、重、冷、暖、涩、滑等种种感觉,名之为触。四大和合,名之为身;触性本是虚假,身体亦不真实,谁来产生这触觉呢?因有触尘、身根、身识因缘和合,才有觉触,忆想分别苦乐等相,故名感触。反观此三者,都没有自性,所生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六、意对法:意念中修止观,已在前五根中,随所接触的所缘境,一一用意念来止住妄想、贪着;并用意念来修观,让所观的境,一切毕竟空寂,以去除对六尘的染污心。这都是要在意识上用功的方法。
修止观的人,若能于行、住、坐、卧、见、闻、觉、知中,能处处修止观,当知是人,是真修大乘法的菩萨。如佛陀曾告诉须菩提:「若菩萨行时知行,坐时知坐,乃至穿披袈裟,都能一心专住,如入禅定,当知是人名菩萨摩诃萨。」
平常学佛的人,经常提到「随缘不变,不便随缘」这两句话,就是在修止观。「随缘不便」:随顺因缘,但不违背佛教真理(空性)的法则,是从假入空的修法,即随时从事相上,对六尘境不起贪着,是为修止;「不便随缘」:是在真理的无自性理则,随所缘境,积极行善,且不执不取,是名修观。故,此句名言,也可作为修止观行人的依止。
以上,依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修止观之相,随所意念而应用,一一都能以五番止观的方法,来对治当下的妄想心,即:对治初心粗乱止观、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随便宜修止观、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均齐定慧修止观。在前文中已广为分别说明,现在不重复的辨别了。{46}
2004.06.03
版权所有:大悲咒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