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有关佛陀生身的殊胜(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能力(十力、四无畏)及其实身成就的种种考察,称为佛身论,是佛教思想的重要教义之一。由于当机不同,经论所说不一。大小乘,显密教,都有各自不同的说法,有说一身、二身、三身……乃至十身。有说开真合应,有说合真开应,且往往联系佛土、修证而论,很是复杂。一般来说,佛教讲佛身,通常是讲法身、报身、应(化)身,叫做“三身”。
身是聚集的意思,聚集诸法而成身。把佛陀理法的聚集称为法身,智法的聚集称为报身,功德法的聚集称为应身。佛是觉悟的人,法身是他的觉性,报身是他的觉相,应身是他的觉用。通俗地说,我们现实的人身是由物质的肉体和精神的智慧聚集而成,就叫应(化)身。如释迦佛应众生之机而示现的人身即是。这个人身根据自身的各种条件去适应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变化,也叫做应(化)身。譬如这个人对其父母来说是儿子之身,对其师长来说是弟子之身,但对其子女来说却是父母之身,对其弟子来说又是师长之身。
如果这个人能聚集无量戒定慧功德,那么他适应变化的范围和作用就非常大了,像佛教讲的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身就是。菩萨在因位时所立之愿与修行,其结果显现受乐之佛,就是报身,如阿弥陀佛就是聚集四十八大愿的功德修行而成。报身以大悲、大定、大慧为体,具足无量的色相、功德与乐相,佛的净土就以报身为因而成立。报身就是指悟真理而有功德的具体普遍之身,它既非永远真理之身,亦非无常的人格人身。比如由这个人的行为品德、事业成就所形成的一定形相,如政治家、教育家、军事家、企业家等形相,就是这个人的报身。这个人如果觉悟了宇宙万法的真相,即缘起性空的法理,由此法理聚集所成之身,叫做法身。
因为法理本身的自性就是空的,所以法身是无形无相的,它随同法理,犹如虚空一样,遍一切处。这是体现万法本质的一种理念,实际是对佛陀所说根本教法的人格化抽象,乃佛之所以为佛的根本处,即非肉眼所能见之理佛,既无形象,更无数量的区别。它的特点在于以常住真实普遍平等理体的真如法性为法身,所以又叫法性身、自性身、真身。比如佛教说人人都有佛性,体现佛性这个理念的就是法身。法报应(化)三身的关系,如月之体、光、影,称为“一月三身”。具体来说,法身的理体是唯一,常住不变,如月之体;报身的智慧由法身之理体所生,能照明一切,如月之光;应身具变化之作用,如映现水面之月影。
版权所有:大悲咒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