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禅宗集》达照法师讲解
前言
《永嘉禅宗集》是永嘉大师开悟后所写的第一部著作。大师早年学习的是天台教法,对于天台的止观法门深有契入,并且心行完全与《维摩经》相应,从而证悟了诸佛法要,所以《禅宗集》有非常浓厚的天台止观思想。天台止观分为世间禅法和出世间禅法两部分,都属于永嘉禅修初级班需要掌握的内容,其中世间禅法部分已经在《止观入门》介绍过了,出世间禅法部分就是《永嘉禅宗集》。我希望通过对出世间禅法部分的学习,大家要在发心和修行的方法上都能得到一个飞跃和提升。
永嘉大师的生平,在《止观入门》里介绍过了。大师是唐朝人,公元665年诞生于永嘉(即现在的温州市区),圆寂于公元713年,世寿49岁。永嘉大师开悟后就将证悟的心境和修行的方法写出来,给弟子们传授,但当时并没有编集成册,直到永嘉大师圆寂后,庆州刺史魏靖把它编辑起来,名为《禅宗永嘉集》,流通于世,指导学人的修行,现在收在《大正藏》里。到明朝的南藏和北藏里又被称为《永嘉集》,还有很多流通的版本,被称作《玄觉集》、《玄觉永嘉集》等等。后来明朝的幽溪传灯大师重新对其进行了整理排序,并更名为《永嘉禅宗集》。
这本著作为历代修行人所推崇,对现在的佛法学人也非常重要。我们知道,任何一门技术、知识的学习,都是理论加实践的过程,那么学习佛法也不例外,也有“宗门”和“教下”两个不可分割的重要体系。宗门是指内心的实证实悟,直接从内心去观照生命的真相。教下是指教理,佛的语言、佛经,也包括祖师大德和过来人的著作,也就是圣人走过的路线,后人修行的路标。比如永嘉大师的《禅宗集》和《证道歌》,大师给我们作榜样,通过修行证悟了佛法后,再把经验和境界介绍给后人,在哪个地方有什么境界,有什么麻烦,会出现什么样的状态、如何去对治等等,这就是“教下”。所以宗门和教下这两样都非常重要,不能偏颇,古人讲“通宗不通教,开口便乱道;通教不通宗,昧却主人公”。就是这个道理。佛法如果想要兴旺的话,“宗门”和“教下”就必须齐头并进,既不能以道废言,也不能因言废道。
道理虽然是直的,路却常常是弯的,所以在佛法实际的修行过程中,有人常常会走偏。比如有些人不喜欢学教理,喜欢一开始就实修,这样的人不懂得修行的道路,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如果没有善知识在旁边随时指导和印证,自己修的是解脱法还是世间法,出现的境界到底是真是假,根本无法辨别,非常容易走上错路,修成邪魔外道的机率极高,所以不可不慎。另外一些人却又偏向另一边了,只喜欢学教理,把佛经、祖师大德的言论、公案、咒语背得滚瓜烂熟,对语言文字很执着,能说善道,却从不落实到自己的身心行为当中,这样的结果就是“入海数沙”、“画饼充饥”,徒劳无益。
所以天台宗的祖师智者大师就特别强调要“教观并重”,教就是教理、理论,观就是观行、实修。也就是说修行一定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在理论基础下,再去实践禅法宗门,就会非常可靠了。这个“教观并重”的观点对于时值末法的修行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末法时期鱼目混珠,群魔乱舞,通常不知道别人的修行境界究竟如何,就很难分辨谁是真正的善知识,如果再不学习教理,不掌握修行的正确路线,那修起来就很危险了,这也是我们现在弘扬永嘉禅法的原因之一。
永嘉大师的修行境界是非常透彻、真实的,而且修行路线也很明确,因此极其稳妥。在唐朝时,《永嘉禅宗集》就流传到了高丽和日本,高丽的一位出家人还编辑并注释过它。我国自宋代以后就有很多人对它进行学习和注释,现在也有很多译本在全世界流通,对修行人都有很实际的指导意义,让修行者有理路可循、有实证可依,所以我相信永嘉禅法必将重放异彩。
《禅宗集》语言虽然非常精练,内容却很丰富。考虑到现代的社会大家都很忙,如果深入细致地讲解下去,可能会让初学的人望而却步,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就失去了进入佛法妙境的机会;如果直接翻译原文呢,味道又会很淡很涩,不适合现代人的口味,甚至会让我们产生错觉,以为《永嘉禅宗集》不过如此嘛,也没有什么意思,这也会障碍大家的修学之路。所以我考虑再三,决定还是按照原文的实质内容来讲,只把大家最应该掌握的部分深入一下。想深入了解其它部分的人可以继续去看原文,或者留待以后我们再进一步交流。这样就可以既讲解了永嘉禅法的主要内涵,又能让大家在生活和修行当中有个下手处,能用学来的这些知识对照自己,起到观心、安心的作用,这个才是最关键的。
在不了解佛法以前,人们基本上都是按照错误的认识去生活的,这是与生俱来的颠倒,谁也没有办法避免。因为身心行为与真心佛性相违背,所以活得很不踏实,心永远不会安,无论穷困潦倒还是荣华富贵,总会感到浮躁和迷茫,这都是不了解人生真相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现在终于有机会学大乘佛法了,可以了解人生的真相了,本来是千载难逢的解脱机会,但是如果只是学而不去实践,佛法就起不到任何作用,只是纸上谈兵就没有什么意思,除了白白浪费时间和口舌之外,没有任何积极的意义。所以佛法是非常重视实践,即重视实修和实证的,甚至可以说,离开修证就不是真正的佛法。
《永嘉禅宗集》所说的法是非常有实践意义的禅法,这些内容都是永嘉大师针对学人普遍存在的修行问题所作的开示,还有永嘉大师自己实修证悟的境界,当时也没有分章节,只是很零散地记录下来而已,所以其中还包括给玄朗大师的一封回信。
后来魏靖居士把这些内容都编辑在一起,分为十个章节,并按照自己的理解排列了顺序。当时永嘉大师已经圆寂,这个排列顺序应该没有得到过大师的认可,似乎存在一个小问题,就是把“皈依发愿”这个内容放到最后一章去了。
我想这可能是魏靖居士对佛法的整个修行体系并没有完全掌握的缘故。他是站在居士的角度来编辑的,所以他的顺序是:第一篇为慕道志仪,就是羡慕修道;第二是戒骄奢,就是既然羡慕修行人,就要戒骄戒躁,开始培养德行;接着是集资净障、奢摩他、毗婆舍那,就是消除业障后直接修止观、修平等舍;然后才是三乘次第、理事不二等等;这个顺序完全符合一个信行居士的心态。
佛陀曾开示过修行人有法行和信行两种:像现在很多藏传佛教的信徒都是信行的,汉地法行的较多。法行就是先要把道理学懂了才会如法地去做,所谓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按照这个次第去修行的就叫法行。信行就是对善知识很有信心,就按善知识所说的去做,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就像把牵牛的绳子交到牧牛人的手里一样,这就叫信行。
魏靖就是按照信行的次第编辑的,比如居士开始学佛就是首先很羡慕出家人,觉得出家人修行条件好,感叹自己现在福德不够、业障多,出不了家,策励自己好好向出家师父学习,净修三业、集资净障;修完了这个,居士就觉得要去找个师父,学个法门后就开始修行,修行有问题了再去找师父或找经书来解决,所以他把止观放在前面,把理和事放在后面,这样的次第也是很合理的。但是他把皈依三宝这个非常重要的修行前提忘记掉了,其实对于整个学习佛法的体系来讲,无论是在家出家、信行法行,皈依三宝都是要摆在前面的,因为这是修学佛法的基础之一。
所以到了明朝,幽溪传灯大师感觉这个问题比较严重,就发心重新编辑了《永嘉禅宗集》,把“皈敬三宝”调整到了第一篇,后面依次是“发宏誓愿”、“亲近善友”、“衣食警诫”、“净修三业”……这个顺序就是按照实际修行的规律排列的了。修行首先要皈依三宝,然后要集资净障,就是积聚资粮把业障消除掉,我们才能安心办道,再后来才是具体的修行入门方法,也就是三乘次第、理事不二等等。
学佛有三个必备的基础——皈依、发心、持戒,其中皈依三宝最为重要。如果我们不能皈依三宝,人生就没有真正的方向感,或者说真正的人生目标就没有树立起来;皈依了三宝以后,我们的内心就有了佛法做依靠,以后无论心情好坏、境界优劣,我们都会想到自己是按照佛陀的正法在生活和修行,即使有些风浪也是暂时的,有些快乐也是过眼烟云,都是正常现象,都不会妨碍学佛的目标和方向。如果我们没有皈依三宝,只是羡慕修道人这种外在威仪,那就很容易被表相所迷惑。比如看到一个修行人的衣食很简单,或者走路很威仪,就觉得他是真善知识,甚至以为这就是修行了,这就忽略了学佛的实质,也就是内心贪嗔痴的灭除,以及智慧和慈悲的开发,修行就只停留在外表上,深入不到内心里去,就不能与正法相应了。而皈依了三宝后,无论遇到什么表相,都会一心依靠在三宝上,行的就永远是正法。
第二个基础就是发心。发心也就是发四宏誓愿,以及更多无边广大的愿心,这是我们整个修行的动力,称作“愿力”。如果没有愿力的话,我们也会很危险。俗话说“顺则凡,逆则仙”,修行要有逆流而上的本事才能有所成就。刚开始修行的时候,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七情六欲俱全,如果没有愿力的支持,很容易就被世间的五欲洪流给冲回来,继续以财色名食睡为人生享受的凡夫生活,生命就无法得到提升,所以发心对修行非常重要。发心其实就是我们对生命的一种承诺,也就是我们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实现一个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正确的发心会给予我们克服困难的力量,保证修行不会间断和退转。
第三个基础就是持戒。皈依和发心以后,我们就成为一个修行人了,所以就要具有修行人的行为规范,也就是持戒。其实持戒就是对自己和身边的人要有一个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我们的发心要有责任感,这就是一个修行人最基本的心态了。按照持戒的心态去修行,我们就不会遇到任何危险。
以上三条都是任何一个修行人首先要具备的基础,是修学佛法的基石。所以我还是赞成幽溪传灯大师重编后的顺序,也就是先要做好一个三宝弟子,然后要修福修德,在有德行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佛法的修行次第和内容,把理和事都弄明白以后再踏踏实实地去用功。这个次第安排也基本符合我们现在人的修行需要。
现代人去佛已远,而且越是末法时代,信心就越难生,跟古人的修行基础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就不能光按信行的次第来修学佛法。法行就比较契机,因为信息的传播和流通在现代社会非常方便,电视、电脑、书籍等等让我们很容易就能接触到佛法,如果大家有了正确的理解,就必然会对某个法门,或者某部经典产生信心,然后再依法修行,证悟佛法的妙旨,这样的过程就非常踏实、稳妥,能够得到佛法的受益了。所以我们按照幽溪传灯大师的编辑顺序来讲解《永嘉禅宗集》。
第一章皈依三宝
有些人去寺庙的时候,出家师父看你对佛学比较感兴趣,常常就会问:“你皈依了吗?”你常常会回答:“我已经皈依某某师父了。”或者“皈依某某寺庙了”,“领了皈依证了”等等,你觉得皈依了,佛就能保佑你,不皈依佛就不会保佑你。其实这些回答都表明你还没有真正的皈依,不懂得皈依和三宝的含义。
皈依三宝是整个佛学的基础,我们要非常清楚它的内涵和外延,生起真正的信仰,才能保证我们一直会按照佛法僧的指引去修行,中间不会出现叉路和歧路。那什么是真正的皈依三宝呢?我们看永嘉大师的原文:
稽首圆满遍知觉,寂静平等本真源,
相好严特非有无,慧明普照微尘剎。
稽首湛然真妙觉,甚深十二修多罗,
非文非字非言诠,一音随类皆明了。
稽首清净诸贤圣,十方和合应真僧,
执持禁戒无有违,振锡携瓶利含识。
这就是皈依三宝的偈颂,三宝就是佛、法、僧,是整个佛法的代表。前四句是皈依佛宝,中间四句是皈依法宝,后四句是皈依僧宝。佛是十方三世一切佛,法是十方三世一切法,僧是十方三世一切僧,因此皈依并不是形式,也不是皈依某个人、某个寺庙,更不是有了皈依证、念念皈依文就算皈依了。皈依首先要有至诚恭敬信仰的心,要稽首。首就是头,稽首的原意是“引头至地”,也就是磕头的意思。稽首也叫“头面接足礼”、“顶礼”,就是用人最高的头去顶对方最低的脚,这是古时对待最尊贵客人的礼节,我们皈依三宝就要生起这种无比恭敬的心才可以。
“圆满遍知觉”是佛,“湛然真妙觉”是法,“清净诸贤圣”是僧,对三者都要稽首,表示佛陀的境界是我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佛所走过的道路是我要顶戴受持的,所有经典所阐释的道理都是最高深、最了不起的,都是我要如法修学的;所有僧人都是三宝的住世代表,都是我修学的榜样。佛法僧是我生命中最宝贵、最尊贵的依靠,皈依三宝是最有价值的事情。有这样的心态和认识才叫“稽首”,修行的时候我们才会专心致志、一丝不苟。如果我们一边念经、礼佛、听开示,一边觉得没什么意思,还不如去玩或者去工作,那就没有做到“稽首”。
稽首还表示我所至诚恭敬的三宝都是可以企及的、可以达到的,并不是空中楼阁,这就是“接足”的含义,也是佛教和其它宗教所不共的地方。比如有些宗教,只有一个上帝,其它的人永远不可能成为新的上帝,这就不是“头面接足”,和佛教就完全不同了。佛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皆堪作佛”。三宝是佛,我们也是佛,但我们是未来佛,所以我们需要稽首皈依三宝,而顶礼三宝其实就是顶礼我们自己。
古人是很讲究礼节和气节的,古人讲“男儿膝下有黄金”,“上跪天地,中跪朝廷、下跪父母”等等。对那些自己不尊敬、不爱戴的人是不会行“稽首”这么隆重的礼节的。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很快,“稽首”、“叩头”这种礼节基本已经废止了,我们现在见面都握手,这体现了互相之间的尊重和平等,很简单,也是社会发展的必要,但“稽首”依然保持在佛教的礼仪中,并没有改变。
“稽首”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彼此之间高低的区别,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会把三宝和世俗的很多思想观念无序地、杂乱地叠放在一起。比如我们会觉得财色名利和佛法一样重要,甚至为了世间的利益和享受会放弃修行。什么都得不到了、万念俱灰时,才会想到来学学佛,想从佛教的角度来得到些心理安慰、得到些好处;觉得皈依了佛就会保佑我,不皈依佛就不保佑了。这些都是极其错误的迷信观点,根本就不是皈依,也不是学佛。
佛法讲述的是生命的真相,我们学佛是学习智慧,并不是求神问卜的迷信。有了智慧以后,我们对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以及人世间的森罗万象都会了解得很清楚,心里会非常清净、安定、明了,不会再有任何烦恼,也不会再有杂乱的行为,周围的环境就渐渐好转起来,层次也会拉开了。
佛法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诸恶莫作,就是世间有烦恼的这一层是比较低的。第二层是众善奉行,善永远比恶要高,但善恶还都是世间法。第三层是自净其意,也就是要超越善恶,善恶俱泯、解脱轮回,这就是出世间法了。这三个层次就是整个佛教的内容,因此佛陀教导我们的是人生的真相,让我们不再颠倒妄想、造业受报,不但能自救成佛,还能去救其他的亲人,让天下所有的众生都远离生死痛苦。对于这样的佛、对于这样的法、对于这样的诸佛使者,除了稽首皈依,我们还能用什么来表达自己对的感恩和尊重呢?
一、皈依佛宝
圆满遍知觉是佛宝,圆满和遍是一个意思,遍是普遍,真理都是普遍的,觉悟到普遍的真理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就是圆满的,这就佛。我们现在只感觉肚子饿了有饭吃就好,有房子住就好,累了能休息就好,思想或者知觉性只是停留在眼前的生活当中,最多也就能遍及到生后死前的这短暂几十年的人生中,甚至觉得能把世间法全部搞明白的人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我们生前从哪里来,死后又到哪里去?无法遍及到这里,就不是圆满遍知觉。唯有佛才是圆满遍知觉的。佛不但内在自觉了,而且也觉悟了宇宙人生、乃至九法界一切众生的真相,这才叫遍知觉,普遍地知道、了解,而且非常圆满,没有丝毫缺陷。
知和觉是有一点区别的,知是一种客观的,对外在事物的了解、了知,觉是内在的觉性,就是每一个众生都本来具备的、不用去修证的,也叫佛性。因此觉都是正觉,没有邪觉;而知属于后得智,却有正知和邪知,知的范围也有大有小。那么我们所要稽首的,所要顶礼和遵循的,是最圆满、最普遍的真理,而觉悟了最圆满、最普遍真理的人,就是佛。圆满遍知觉总摄了佛的含义,也就是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觉圆满。万德具足,这才能称为佛。
这个偈颂的后面三句,是佛的三种形态,也就是法、报、化三身。很多寺庙的大雄宝殿里都供奉着三尊佛像,释迦佛的三身,中间一尊是法身佛,右边的是报身佛,左边的是化身佛。一般中间的佛像要高大一些,因为法身是诸佛和众生所共的,毫无差别,也叫真佛,而报身和化身则随因缘和愿力的不同而不同了。
寂靜平等本真源,这是指法身佛。佛讲的“一切众生皆俱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就是站在法身的角度上讲的。法身是无相的,遍一切处,也叫真心、佛性,是一切众生本俱的,并非修得。我们大家跟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乃至十方法界的一切众生的法身佛是完全一致的,没有任何区别,所以讲众生平等就是指法身的平等。
既然是平等的,我们为什么还要顶礼呢?还要皈依呢?可见佛和我们还是有区别的。区别就在觉与不觉,佛陀是觉者,他证得了法身;我们虽然也有法身,但我们不觉,迷失了,不知道法身在哪里,所以得不到法身的利益,虽然有,却和没有一样。佛经里有个比喻,人人都有个变化无穷的如意宝珠,但都被缝在口袋里了,我们找不到就只好去要饭;佛陀觉悟了宝珠的下落,所以就能自在无碍了。我们皈依就是要听佛陀的话,把自己的如意宝珠找回来,不再去作乞丐。你说这个皈依值不值呢?我们要不要顶礼呢?
有人说,佛陀找到了自己的法身,那我的法身在哪里佛也知道吗?当然知道,佛是圆满遍觉知嘛。凡夫都执着你的、我的,分得很清楚,所以明白不了这个法身,其实法身是我们与诸佛所共的。佛知道了自己的法身在哪里,当然也就知道我们的法身在哪里了,将来我们开悟了,也自然知道别的众生的佛性在哪里。
法身是无相的、遍一切处的,那还会有动乱吗?会有区别吗?有你我他之分吗?当然没有。法身是寂靜、平等、本真的,寂是寂灭,静是没有吵闹、没有动摇,寂静是不动摇、不散乱;平等就是无差别,犹如虚空;本真是本来具足的、唯一真实的;源就是万法之源,也就是法身佛是我们一切众生的本相,本相其实就是无相,是一切生命之源,是清净、无相、遍满一切处的真佛。
所以一切众生都生活在法身里面,佛菩萨的万德庄严是法身的作用,我们的贪嗔痴、杀盗淫妄也离不开法身的作用。比如我们都能思考,思考都是意识的作用,我们看得到意识吗?看不到。但意识是确实存在的,能指导我们的行为。意识人人本具,就如同我们的“法身”,但想好、想坏就不一定了,好的想法就表现出好的行为,坏的想法就表现出坏的行为。行为都是可见的、有差别的,意识却是看不到的,因此是没有差别的,但一切行为和思考都离不开意识的作用。
再打个比方,生命就像一条河流,河流里的生物非常丰富,代表我们无尽的轮回当中积累的各种善业和恶业,法身就是河流的源头,佛菩萨和我们是共有一个源头的,从源头流出来的水一样,江河湖海却不完全一样。佛菩萨的生命之流是被清理了的,所以非常清净、平静,能像镜子一样把沿途的风景都清晰地反应出来,能圆满遍知觉;我们的生命之流是被污染了的,非常肮脏,还有惊涛骇浪,各种烦恼翻滚个不停,所以什么风景也看不明白,这叫“无明”。
源头虽然都一样,我们却没有佛的受用、庄严和德行,所以就要通过修行来清理我们的生命之流,把内心产生的烦恼慢慢地消除掉,把过去的习气修改过来。就像治理污染,让河流恢复本有的清澈一样,河流只要一干净,功德马上就显示出来了。比如二三十年前,很多的河水都很干净,可以用它洗衣服、洗菜、洗澡……干什么都行。现在呢?基本都污染掉了,不但不能用了,还会污染空气和其它河流。所以并不是说没有污染的水里要有什么金银珠宝才算好,没有污染本身就是好的,我们的法身就是被烦恼污染了,只要能觉悟,通过修行把污染去除掉,并不要再来添加什么东西,清净的生命本身就能显现出圆满庄严的世界,这就是相好严特非有无。
相好严特非有无,是指佛的圆满报身。这就像大家都不注意环境保护的时候,我们就会生活在一个垃圾堆积起来的城市里面,果报就很差;大家都注意卫生的时候,我们就能生活在一个清净庄严的世界里了。
其实心灵世界经过清理,恢复了生命最初的真相,也就是完全清净平等、没有任何杂染的本来面目的时候,就不止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是无量百千万亿的相好,做什么都是最好的。比如河水清澈了以后,拿它作什么都好,洗衣服能洗干净,煮饭也行,游泳也行,做什么都能做好;可是一旦被污染了就做什么都不行。
无量的相好,就是指做什么都能做得最好,非常庄严,谁都喜欢,佛菩萨就有这种万德庄严。严特是指非常特殊的、殊胜的庄严,也就是清净、智慧和慈悲,和我们没有修行的人完全不一样。
凡夫有时也会打扮得很庄严,但却很执着、迷惑,所以就不会有这样的相好严特。佛证得的是人无我、法无我的这种究竟圆满的境界,所以能具备无量无边的功德。什么是功德?“功”是内在的,谁也看不见,我们盘腿坐着一动不动,不见得是在用功,而那些天天干活、忙得没有时间坐下来的,功用得可能更好。所以用不用功不能拿表面的现象判断,但只要我们真的用上功了,外在的行为上、德行上就会显示出来,显示出来就叫“德”。
孔子说:“察其言,观其行。”看这个人有没有德行,不能只听他如何说,还要看他如何做。如果一个嘴巴上很讲用功,却表现得非常自私,凡事只为自己、不为别人考虑的人,他就不是真用功,或者说刚开始用功,还没有力量,还显示不出德行来。只要真正用功了,那随时随地都能显示出德行来。
佛就能做到万德庄严,无论是被别人侵害时,或者普利众生时,佛都能显示出非常圆满的德行,也就是智慧和慈悲。这是凡夫所不具备的、不可思议的,称为严特,非常特别,与众不同,也很难形容。非有无,这三个字是告诉我们,这个相好严特的圆满报身和一切相一样,都是“非有非无”。有不是增加起来的有,无不是说什么都没有,而是我们原本如此,现在虽然显示不出来,但只要通过修行改正了自己的缺点,就会有了。所以有无都不用去执着,当下即是,这叫非有无。
我们常常会觉得现在是修因,将来才能证果。比如佛经里的方便法说,拿花去供佛,来生就很漂亮,因为花很庄严,所以感得的身体就会很庄严;我们去拜药师琉璃光佛的时候,来生皮肤就会很光滑、润泽,脸上也不会有痣,别人看到都会生欢喜心……因果上是确实如此的,但并不是说我们布施了以后,就像做买卖一样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好的果报出来,佛法的利益不是这样来计算的。
其实我们之所以很难看,是因为有一颗吝啬的贪心,把自己的心情揪挤在一起放不开的缘故;当我们愿意去布施时,就有了一份爱心,原来揪挤得很紧的心就放松了,甚至消失了,那我们的心情就舒坦了,脸上就自然漂亮起来。
所以漂亮是我们本来就有的,从来也没有失去,只是因为贪心让它显示不出来了而已,那你说这个漂亮到底是有还是无呢?所以是非有无,说它有吧,还显示不出来,说它无呢,它本来就有,从来也没有失去过。佛的圆满报身就是如此。
慧明普照微尘剎是指佛的千百亿化身,也就是佛的智慧光明。刹就是国土、世界,微尘是极多的意思,智慧的光明能够普遍地照耀无量无边的世界,为无边的众生点燃生命的光明。这就是佛的无数化身,一直在随缘地救度无边的众生,就像阳光一样,并不会选择好恶,而是普遍地令所有国土都充满光明。
其实我们大家也有“法身”、“化身”和“报身”,但都是染污的、不清净、不圆满的。比如我们的“法身”就是思想、认识,思想是无相的,所以境界高低谁也看不见,但都跳不出善恶的范围,不是善的,就是恶的。比如人生观、世界观等等各种观念、认识、看法,不但确实存在,而且还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和感受。身体和感受就是我们的“报身”。
思想如果是恶的,比如杀心非常严重,身体肯定就短命、多病,常常会感到莫名的恐惧,醒着的时候不害怕,可是梦里就会出现恐怖的梦境;如果思想很善,比如很慈爱的人,很珍惜其它众生的生命,那自己的身体也会很健康安稳,不会生畏惧;善恶不太分明的思想,比如贪吃的人,肠胃就容易生病,贪色的人往往会伤身,有节制的人身体就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了。所以身体的受用跟思想有直接的关系,这在哲学上就叫做“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佛教史上有位著名的苏曼殊,是民国年间佛教界的一个才子,据说才华可以和弘一大师相比。他年轻时就从印度留学回来了,可以讲梵文、日文,而且音乐、诗词、书法、绘画样样精通,非常厉害,可是三十多岁就去世了,后来有人分析就是思想过分压抑所导致的。
因为苏曼殊的母亲是日本人,从小就没有见过父亲,在过去那个社会里,这是非常受人歧视的,所以他常常感觉很苦闷,也无处发泄,就染上了一个不良嗜好——暴食。有一次,他乘轮船到日本去,随身带了三麻袋吃的东西,别人还以为他是做生意的,结果他坐在麻袋上面就一直不停地吃,船还没到日本三麻袋东西就全吃完了。有这样的心理和习惯,身体当然就不可能好了,胃痛得厉害不说,最后还短命而亡。
所以身体的疾病和思想是很有关系的,我们如果不注意心理、思想的健康,身体就会受影响。比如有的人喜欢打游戏,一天到晚都在打,停下来手就痒痒。这样下去用不了多少时间,身体就会有反应,颈椎骨、腰椎、眼睛、头脑,全都会出问题,会感觉恶心、腰酸背痛、头晕眼花的,难受了就去吃药、治疗,边治还边玩,那怎么可能治好呢?
思想是“法身”,身体是“报身”,身体根据思想的要求,去完成各种社会和家庭角色、生起的各种作用就是“化身”。比如我们学习时就是学生,回家了可能就是父亲或者母亲,在单位里就是员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展现,但是无论你怎么展现,都离不开思想和身体,所以法身和报身圆满了,化身才会圆满。
凡夫虽然都是佛,但都是在无明大梦里沉睡的佛,天真佛性都被无明覆盖住了,法身就变成了我执,思想意识变得很自私、狭隘。有这样一个不圆满的“法身”,报得的身体也不可能圆满,因此整个生命现象都是颠倒、错乱的。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没有一个人的生活会非常完美,这都是思想不完美造成的,就不能和佛一样展现出圆满、智慧、自在的行为。所以我们只有皈依佛宝,摆脱掉我执,才有从迷梦中清醒的可能。
二、皈依法宝
稽首湛然真妙觉,真妙觉是指法的最究竟处,也就是无相的妙法。佛陀证得的境界又叫做妙觉,就是觉悟到了极妙之处。仅次于妙觉境界的叫等觉,等觉是十地菩萨的境界,对所有生命,哪怕是地狱众生的心态也能了如指掌。而佛陀的妙觉境界呢,就是对所有的一切宇宙人生的真相都了解到了极至,觉悟到了极点了。
湛然是清澈、透明的意思,指佛法内在的本意。佛法所说的这个“法”是安住在法界里的,包括色法和心法两部分。我们看到的有相的物质,桌椅板凳、动物、植物等等,这在佛教里统称为色法;看不见的意识、思维、知识等等统称为心法。这一切法其实都是没有生灭、没有动摇之相的,这叫湛然。
佛陀是很有智慧的,接引众生时从来不破坏世间法,而是随顺众生的根基来教化我们,所以佛才说佛法有正法、像法、末法的迁流变化过程。同时,佛也不停地强调,佛法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永恒不变的真理。前者是接引、教化众生的方便;后者开权显实,阐明佛法的本意,两种说法并不矛盾。
有人说“正法五百年,像法五百年,末法是一万年,我们现在都是末法”。这种观点至少是不全面的,因为佛法是安住在法界中湛然不动、遍满一切处的,这是法的本意。我们想要学法,就在法界当中去学,学到后跟佛法相应了,我们就和不生灭相应了,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安住在法里面,这就是正法。如果跟法不相应,那我们即使在佛身边也见不到佛法,还是和世间法相应,只能去生生死死地轮回,那不是末法又是什么呢?
所以正法、像法、末法乃至灭法都在我们的心中,末法时代也有正法,要这样去看事情。我们现在都还没有开悟,被无明一蒙蔽,思想就有了问题,会觉得人世间都有生灭,有时间空间的概念,有好有坏等等,这种认识就不是湛然,就是非常局限、障碍的凡夫见,没有认识到法的本意。
具体地说,当我们大家对三宝有绝对的恭敬心,破除了人我执、法我执,生起正觉的时候,就和佛的正法相应了,那我们现在就是正法;如果我们只是内心对三宝有信心,自己修行也很认真,但却只是喜欢世间善法,只想得人天福报,对破除我执、法执没有信心,并没有和佛法相应,只是相似,那就是像法;如果我们只是外表跟着做做佛事,却没有法喜,对三宝也没有什么信心,这就是末法了;如果我们内心全被贪嗔痴掩盖了,什么善事也不愿意做,心中已经没有法了,那就是灭法了。所以正法、像法、末法、灭法都是我们的心所感召的现象,法的本身却永远是湛然的。
甚深十二修多罗,修多罗是梵文,翻译成汉字叫“契经”。契就是默契,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既要跟佛默契,还要跟凡夫默契。把佛意正确无误地传达给凡夫,就叫做“契经”,我们中国简称为“经”、“经书”。
“经”并非佛教独用,比如中国古代儒家的四书五经、道家的《道德经》,以及外教《圣经》等等,也都用“经”字,所谓“圣人被下之言”为经,就是圣人教化我们的这些语言,都称为“经”,如“经典之作”。因此,经代表真理,是不能被修改的,无论什么时候都有它的存在价值。
十二是指佛教的十二部经,并不是说佛教只有十二本经书,所谓三藏十二部经典,数量是浩如烟海的,穷其一生也很难读得完,十二是指佛讲法的十二种体裁,是经书的一种归类方式。比如我们讲的文学体裁,有小说、诗歌、议论、记叙等等,佛经的体裁就有长行、重颂、授记、孤起、无问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一共十二种,称为十二部。三藏就是经、律、论三大类经书。所以三藏十二部经是佛说教所有经典的统称。
那么佛说的经典有多少部呢?这个就很难统计了,往往同一本经书就包含好几部,比如每本经书里都有长行,也就是长篇的叙述文字,也有重颂,就是把长行的内容用简单的偈颂概括起来重新说一遍,这是印度文学的一个特点。还有一些无问自说的发起因缘等等,比如《阿弥陀经》。这些都合称为三藏十二部,内容极其广泛、深奥,所以叫甚深。
非文非字非言诠,这是讲三藏十二部经典的根本。文字固然是佛经,但佛经并不只是文字,我们要通过经典的文字找到成佛的这条路径,这才是真正的佛经,也叫做法。
我们要皈依的这个法,是能让我们升华生命的真理。《法华经》说“从佛口生,从法化生”。从佛口里讲出来的这个法,我们大家依照它来改变自己,升华自己的生命状态,就如同新的生命从法中诞生一样。比如我们以前很不负责任,学了佛法后,我们认识到负责任是生命的一个重要力量,负责任才会活得更踏实,心里才不会空虚,不会抱怨,这样一来,我们的生命就升华为一个负责任的状态了。这个状态就是从法变化而来的,佛法在我们身上起作用了。
那么佛法的这个作用怎么来的?是从佛经的文字来的吗?是从经典的解释来的吗?都不是,是我们学习了佛法以后,按照佛法去做,佛法才会有作用,不做就没有作用。所以说“非文非字非言诠”,言是语言,诠是解释说明,不是把文字全都背诵下来,天天挂在嘴上,也不是说我们很会解释佛经,佛法就自动能够起作用了。佛法不是用来说的,而是要去修行印证的。
我们学佛法其实就是学智慧,佛法的智慧称为般若,分为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三种,也叫闻、思、修。智慧的第一个阶段都是从学习文字、听闻言诠开始的,这就是闻;第二个阶段就是要用学到的佛法来观照自己的心,如法地思考,把以前错误的认识改正过来,这叫观照般若,也叫思;第三个阶段要把认识到的真理落实在行动中,把错误的行为改变过来,这就叫修,这样才能进入真正的智慧,也就是实相般若。达到实相般若以后,佛法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会如法处理事情,包容万物,引导众生学习佛法、离苦得乐,为一切众生服务,我们就成为佛法的化身了。
因为佛法的本意并不能被文字和语言所障碍,所以就能一音随类皆明了。一音就是一种语言、甚至一句话。佛陀讲法时十法界的众生都会听到,所有众生都能同时受到佛法的利益。就如同太阳普照万物一样,万物都能得到阳光的利益,但万物都不能真正地了解太阳;同样,不同法界的众生听法时,会有不同的觉受和认识,大家都觉得能理解佛的意思,其实佛的意思只有成佛了才知道,否则都是错会,至少是不圆满。
比如我们现在都是凡夫层次,大家听法的时候,会根据自己的修学基础体会到不同的感受,都会受益,读佛经时也觉得能理解佛说的意思。其实层次稍微高一点,你就发现,原来的理解并不正确,如果到了初地菩萨、二地菩萨,觉得以前的理解真是可笑。佛的经典非常深奥,境界非常高,我们可能只懂其中一点点,但这一点点就是我们现有的生命层次能随类明了的内容,就能让我们现有的生命层次得到升华,变化我们的气质,升华以后我们又可以对同一本佛经有新的理解,这个理解又让我们再进一步升华……直至解脱成佛。
所以佛法是非文非字非言诠的,这样的法才极具生命力,能让不同的众生在不同的时期都会得到不同的受益,而它永远是一音,永恒不变。佛法是终极的真理,这就是皈依法的重要性所在。
三、皈依僧宝
清淨诸贤圣称为僧,出家的佛弟子称为清净和合众。诸贤圣要求就高了,大乘佛法里所谓三贤四圣,贤位、圣位是有差别的。破掉见惑才能称为贤,贤共有三个果位,分别要破掉见惑、思惑、尘沙惑,称为三贤。菩萨四十个果位里,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三个位次称为贤人。如果我们大家在理念上、道理上已经感受到无我了,从这个时候开始就是贤人,而不是凡人了。破一品无明、彻底见到佛性,才能称为“圣”,才算登地的菩萨。我们要稽首皈依的就是这样的贤圣僧,也就是要向他们看齐,把我执、我见去掉。
十方和合应真僧,十方是指十方世界,所有的清净和合大众,应真僧是指证得罗汉果位的僧人,见思二惑破完称为应真,就是“应化真寂”。罗汉位的圣人已证得涅槃的真体,见到了生命的真相,也就是万法内在的本质他已经看到了,但他还在这个世界生活,“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随着众生的根基来应化、教化我们,让我们都感受得到佛法的好处,这叫应真僧。
执持禁戒无有违,这是第三种僧,就是凡夫僧。第一种是贤圣的菩萨,第二种是十方的罗汉,第三种就是清净的出家人。执持禁戒无有违,就是持戒清净的意思,虽然是凡夫,但是戒律严谨,因此也是我们修学的榜样。振锡携瓶利含识,锡杖代表戒法的庄严,瓶也代表守戒,比如出家人都有滤水瓶,喝水时要过滤一下,不要误伤到小虫,非常慈悲;锡杖代表智慧和无畏,也是代表法义,就是僧人看到众生有苦难,随时可以用佛法去救拔他们。含识就是众生、有情,就是有妄想分别的众生,分别心没有被转化为智慧,都叫含识。
所以真正的僧宝是要利益一切众生的,在世间会有三种显现,第一是贤圣僧,也就是大乘的菩萨僧,第二是二乘的罗汉僧,第三就是持戒的凡夫僧,这三种僧都是我们皈依的对象。
佛、法、僧三宝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佛是彼岸的明灯,法是舟船,僧是领航人,我们想度过生死苦海,这三者缺一不可;或者说佛是医王、法是药方、僧是看护,我们想治好病,也要有这三方共同的护佑;佛代表自性觉,法代表自性正,僧代表自性清净,佛、法、僧代表自性,是不能拆开的,所以才合称为“三宝”。
我们皈依三宝,就要对外在的佛像、经书和出家人,以及内在的觉、正、净,都要生起至高无上的皈依感,内心生起一种安稳、清净的感觉,这种心态是很重要的修行基础。有了这种皈依感之后,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善知识,甚至山河大地都在给我们讲经说法,那我们还能不成就吗?
释迦佛在过去世修行时名为雪上童子,曾遇到一个罗刹,对雪山童子说半偈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雪山童子请他说全偈,罗刹说:“我快饿死了,你如果能够让我把你吃了,我就为你说。”雪山童子马上答应了,于是罗刹又说了下半句,“生灭灭已,寂灭为乐”。雪山童子听完很法喜,就让罗刹吃掉自己。其实罗刹是帝释天变化来试验雪上童子的,所以并没有真把雪山童子吃掉,但这个故事就是雪山童子至心皈依三宝的表现。如果换作我们,就会选择考虑一下了,“我凭什么要听一个罗刹说法呢?他自己还吃人呢!”那我们的皈依就不清净,没有达到至心。雪山童子早就成佛了,还教给了我们八万四千法门,我们却还在这里轮回,这就是没有至诚皈依造成的。
我这样说,有人会不服气,因为大家觉得自己皈依三宝的时候都很真诚的,也都稽首了。可我们稽首的时候是不是至心呢?至心就是趋向于一心,还不是真正的一心。一心的力量非常大,可以心想事成。凡夫心就不行了,力量很弱,因为凡夫做事的特点就是三心二意的。二意就是意识分别,意识心一动,分别就出来了,这个好,那个不好,要这样做,不能那样做等等,这就是凡夫的境界,有阴阳相对的二意;意识一分别,也不明白为什么,反正好的就拼命去贪,坏的就起憎恨,三心——贪嗔痴,就起来了,所以中国的语言是很有意思的。
我们刚开始皈依,肯定也会三心二意,比如心里首先会对师父有个评价,这个师父好,那个师父不行,我供养这个师父的,不供养那个师父等等。对法门也一样,什么净土宗好啊、禅宗高啊……常常会比来比去,然后诋毁其它法门。对佛菩萨呢?念了阿弥陀佛,不够,还要念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都要念,如果不念,佛就不保佑了……大家可以仔细检讨一下,看自己皈依后是否还有这些想法呢?如果有,那就是三心二意,不是至心皈依,就很难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还需要按照永嘉大师的皈依要求逐条去对照、去落实,把基础打牢。如果能达到至心皈依,那我们很快就会明白佛陀所言的真实不虚,就会得到佛法的无穷利益了。
第二章发宏誓愿
修学佛法首先要皈依三宝,皈依以后就要发四宏誓愿,宏是宏博广大的意思,誓,就是誓愿,就是永远也不会违背对圆满清净生命状态的愿望和追求,至死不渝,这也叫发心。发心以后,还要有具体的修行方法。所以大乘佛法是以四宏誓愿为根本,以六度万行为方法的。
如果我们没有发愿只是去行,这叫虚行。就是说我们所做的一切善事,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动机和目标,那就不是真正的善事,不能培养真正的善,所以是虚假的、虚妄的,叫虚行。如果我们发了四宏誓愿,却只是空愿,不去实行,或者立志很高,做得却一塌糊涂,那就叫狂愿。这样的发心对修学佛法就没有什么真实的利益,所以发心在菩萨的修行中是最前提的条件。
我们从《永嘉禅宗集》原文可以看出,永嘉大师是非常重视发心的,因此发宏誓愿这一部分的篇幅比较长,内容也比较多,分了八段,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一定要发起出离心和菩提心。皈依三宝之后,已成为正式佛弟子的我们,要以什么作为所对境来发心呢?如何才能发起出离心和菩提心呢?菩提心的究竟内容是什么呢?永嘉大师在这一章里给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
一、总颂
卵生胎生及湿化,有色无色想非想,
非有非无想杂类,六道轮回不暂停。
我今稽首归三宝,普为众生发道心,
群生沉沦苦海中,愿因诸佛法僧力,
慈悲方便拔诸苦,不舍弘愿济含灵,
化力自在度无穷,恒沙众生成正觉。
第一段是总颂,总纲地告诉我们发心要以什么为对境,以什么为发心的动机。前四句的内容是总的告诉我们,一个想要修学佛法的大乘菩萨,要针对所有的众生来发心、发愿。卵生胎生及湿化,这是胎卵湿化四生,所谓六道四生,就是指六道轮回里共有四种出生生命的方式,加上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色、非无色,非有想、非无想,共称作十二类生,包括了所有众生的生命状态。
从广义上来讲,十法界里,有九法界都可以称为众生,都不离开这十二类生,比如菩萨、声闻、缘觉,也可以叫化身,但他们属于解脱了生死烦恼、痛苦的圣人。这十二种类型的生命里面,需要去救度的只是六道当中轮回的众生,所以说六道轮回不暂停。
六道包含三恶道和三善道,三恶道就是我们生命所遭遇的痛苦状态,极苦就是地狱,中苦就是饿鬼,小苦就是畜生,这些痛苦的境界是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恶行和恶念所感召到的恶报,是一种不快乐的业。快乐的业就是善心、善行的果报,也就是三善道的境界,极乐为天道,中善中乐为人道,下善为阿修罗道。阿修罗虽然属于天道,福报比人道高,但从修法的角度来说,人比阿修罗要高,所以有时候会按天、人、阿修罗来讲,有时候又讲天、阿修罗、人,这是层次高低所区分的标准不同造成的。
总而言之,六道轮回中的凡夫,因为没有定力,心念是很难控制的,没有停止的时候;又因为没有智慧,起心动念不清净,不是善念就是恶念,就会感召到善和恶、快乐和痛苦交集变换的世界,生命完全不能自主,死死生生,轮回不止,这就叫做无常。六道凡夫的生命是以无常和颠倒为特点的。
因为无常的缘故,任何境界不能长久,就算我们果报非常圆满,生活处处都得意,名利财色全是世界第一,那有什么用呢?风光也不过一百年,下一辈子如何就不知道了。所以不管是善是恶,也不管快乐还是痛苦,六道都不是我们修行的目的,我们想要的是生命真正的自由,也就是脱离轮回束缚的自由。
那么发心为什么重要呢?发心就如同种子一样,有什么样的种子就能结什么样的果实。如果我们的发心只停留在去恶从善的层面,那就种了三善道的因,将来会感得天、人、阿修罗的果报;如果我们发了以出离心、菩提心为基础的四宏誓愿,就能从六道中脱离出去,并帮助其它众生也解脱出去。
总颂的前四句就把发心的对象明确了,我们要针对六道轮回的十二类生发起四宏誓愿。
我今稽首归三宝,普为众生发道心。我们皈依的是三宝,希望通过皈依三宝为众生而发道心。我们要知道,修行不是个人的事情,是有关一切众生的事情。我们常会以为 “一人做事一人当”,其实是当不了的,你做坏事时肯定也让其它众生受苦了。比如小偷偷东西,会得恶报,但至少被偷的人会很痛苦,社会也就不安了;反过来也一样,我们做了好事,哪怕只是把自己的脸洗干净,肯定也会让众生得到好处。所以修行绝对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切众生的事情。我们只要发了菩提心,就能利益到一切众生,不但自己会解脱,一切众生也都会解脱,恒沙众生成正觉,这是一个非常深奥的道理。
我们前面讲过,诸佛和众生的法身是一体的,也就是说十方法界是同体、同心的。所以我们的每一个心念,都是诸佛法身的共同作用,但佛菩萨很清净,不受心念的染污,而我们凡夫呢,就把每一个心念都染污在里面了。善的念头就给世界增添了善的力量,自然就会美化这个世界;恶的念头就会增加世界的烦恼和痛苦,比如我们一不高兴,周围的人也会感觉不痛快,周围的景物也会变得可恶起来,是不是这样?所以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清楚皈依三宝是要为一切众生发起道心的。
群生沉沦苦海中,愿因诸佛法僧力,慈悲方便拔诸苦,不舍弘愿济含灵,化力自在度无穷,恒沙众生成正觉。众生现在都沉沦在苦海当中,我希望借助佛法僧的力量以慈悲方便来救拔这一切痛苦,永远也不舍离广大的四宏誓愿,救济一切含灵。含灵就是蕴含着灵明觉知、灵觉佛性的众生,我们大家都是含灵。虽然都蕴含着最灵明的佛性,但却都沉沦为凡夫了,所以化力自在的佛菩萨才要救度我们。化力自在是俱足一切智慧和慈悲方便的意思。这是第一段总颂的内容,告诉我们发心的大方向,后面七段就是进一步把总颂详细化。
二、皈依发愿境
说此偈已,我复稽首归依,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法僧前,承三宝力,志心发愿,修无上菩提。契从今生,至成正觉,中间决定,勤求不退。
第二段就告诉我们详细的对境,也就是皈依发愿所对的境界。十方,是一切空间当中;三世,是一切时间当中,也就是十方三世的三宝,包括已经成佛的、尚未成佛的、正在成佛的,都是我们皈依的对象。这其实就是进行一个法界礼,内心对十方法界普遍地生起无比的恭敬皈依,向一切佛、一切法、一切僧,乃至一切众生学习,整个生命都皈依投靠在这样的一件伟大的事业上。承三宝力,诸位如果发起这个心的时候,就无论何时都是有皈依的生命了,再也不会漂泊无依,内心成就菩提的无上愿力不会被任何力量所撼动,这就是承三宝力,承就是接受、传承、承当。
在十方三世三宝的力量加持下,能契从今生,至成正觉,中间决定,勤求不退。佛有“三能三不能”,三能者:一、空一切之相,成万法之智;二、知群生之性,穷亿劫之事;三、度无量之众生。三不能者:一、不能灭定业;二、不能度无缘之人;三、不能尽众生界。佛菩萨会化力自在地来帮助我们,但成佛要靠我们自己去努力,也就是皈依三宝以后,我们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解脱的,还要靠十方三宝共同的愿力支撑,才能保证我们在修行的路上能勤求佛道,不会退转。如果我们没有发心成就菩提,无论境界好坏都容易让我们生退转心,佛菩萨想帮我们也帮不上。《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楞严经》也说:“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动机正确了,结果必定是正确的,如果动机不正确,将来就会遭到不善的果报。佛陀也告诉我们“因果同时”,发心就是你的结果,所以发心很重要。如果发起了真正的菩提心,那就是“将此深心奉尘刹”,只要有众生、有烦恼的地方,哪怕是舍弃头目脑髓,我们也会去帮助众生出离苦海。有了这样的心,修行上就不会退转了。
比如我们修行时突然遇到了疑难杂症,被其它众生所恼害,晕倒了、糊涂了或病倒了,很多人就会害怕得不敢修了,或者嗔恨心起来,就不想修了。在这些情况下,如果我们还能提起菩提心,观想十方三世一切众生都是三宝,当然也就包括这些妖魔鬼怪了,这样一想,它们就不是来恼害我而是来成就我了。我们不但不烦恼,还会感激它们,并对它们产生更强烈的悲心,发起更大的愿力、承担力去救度它们。佛陀在被歌利王割断四肢的时候,就是这样发愿的,所以才能持续修行,最终成就佛果。逢到好的境界,我们也不能退转,比如三禅天境界,如果我们贪恋在里面不出来了,自己都度不了,那还度什么众生呢?
我们发了心以后,也不要总是害怕,觉得“我发了这个心了,千万不要退啊”。这样的担心是没有用的,也是不需要的。我们只要发心纯正,从此到成正觉的路上就自然不会退转;如果发心不纯、有夹杂,那就有可能忘失,忘失了就会退转。所以我们要随时在禅修当中,检点自己的发心,发心要很纯正,不要左摇右晃。
如何才能发起纯正的菩提心呢?对于凡夫众生来讲,都有我执的存在,而菩提心是以觉悟了无我为基础的,所以我们的发心恐怕是不能一步到位,是有层次的。即便是修行人,最初发愿也是以“我”为出发点的,比如“我想成佛”、“我想修行”、“你们不要打扰我,最好支持我……”那社会上的人更是如此了,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而扩展各种事业,去获取名闻利养,这就是凡夫的特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所以这样的发愿也无可厚非,但是凡夫所追求的这一切境界是不是正确,他所依赖的评价标准能不能给生命带来升华,能不能给众生带来好处,这就值得考虑了。
佛法很有方便,可以针对凡夫我执严重的程度设立不同的法门,我们只要能如法修行,就可以从凡夫自私的心当中一步一步地脱离开来,这就是解脱。作为凡夫,每一个人都想离苦得乐,获得美好的一切,佛法并不否认这种追求的合理性,而且整个佛法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众生获得极乐和自由。所以我们希望自己生活得越来越好的想法并不是自私,但是如果我们只想自己好,不管其他人的死活,甚至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那就是自私了。比如为了口腹之欲而杀生害命,就是修行人所不应为的。
佛法教导我们首先要自利利他,不要自利害他,损人利己,因为十方众生是一体的,利他就是利己,害他就是害已,而且利己也是利他,害己也是害他。如果我们只想自己得到利益,那绝对不是真正的利己,因为佛法根本没有自己。只要是为了自己,就不是佛法。不是佛法,怎么会有真实的利益呢?不为自己才能真正圆满自己,这个观点我们要认真去考虑一下。
佛法清楚地告诉我们,一定要先求得自身的圆满,而自身圆满的同时,我们的力量和心愿,自然就会扩展开来,达到利他。所以我们修学佛法之后,首先要做一个好人,在追求个人的幸福快乐时,至少不要损害到身边的人,特别是家里人,行为要越来越端正。然后随着对佛法修学的深入,我们再进一步地让他们也得到利益,包括世间利益和出世间的利益都要教给他们。
我们千万不要搞得越来越怪异,让人无法接受。比如头发越剃越短,身上到处佩带着佛像啊、数珠啊等等佛教用品,搞得满身佛气,可行为却越来越乱,心也不稳定,看谁也不顺眼,觉得就自己一个人是佛,别人都是业障鬼,那就麻烦了。大家对你肯定会敬而远之,甚至对佛教产生疑惑,那就非但没有自利,也不可能利他了,完全违背了佛陀的教育。
凡夫是不可能一眼看破红尘的,所以我们引导众生要有层次,一步步地深入。如果没有层次,不讲方便,一开始我们就告诉他们解脱道,希望大家把世间的利益都舍弃掉,获得出世间的利益,那谁都不可能理解,也不可能做到,甚至会感觉你是在自私自利,损害他、欺骗他,那家庭和社会关系就不会和睦了。所以学佛法,一定要讲方便、讲层次,发心也一样,需要逐步去完善。下面永嘉大师就告诉了我们发心的层次。
三、暇满人生愿
未得道前,身无横病,寿不中夭,正命尽时,不见恶相,无诸恐怖,不生颠倒,身无苦痛,心不散乱,正慧明了,不经中阴,不入地狱,畜生,饿鬼,水陆,空行,天魔外道,幽冥鬼神,一切杂形,皆悉不受,长得人身,聪明正直,不生恶国,不值恶王,不生边地,不受贫苦,奴婢女形,黄门二根,黄发黑齿,顽愚暗钝,丑陋残缺,盲聋喑哑,凡是可恶,毕竟不生。
这是第一个愿,也就是学佛首先要圆满我们自己的人生,这是皈依三宝的第一个目的,也就是让我们生生世世都能有暇满人生,生活不要有遗憾。暇满就是没有遗憾,有机会提高、进步的意思。佛教里把地狱、饿鬼、畜生、北俱卢洲、无想天(也叫长寿天)、佛前佛后、世智辩聪、盲聋喑哑,这八种称为八无暇,无暇是没有修行时间,没有提高生命层次的机会的意思,所以也叫八难,属于修行的障碍。
比如世智辩聪,世间的知识很丰富,自以为懂得天下所有的事情了,也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因此就很傲慢,根本不把佛教放在眼里。这样的人不但没有机会进步,而且肯定会堕落的,因为他对生命的内在,甚至连自己的烦恼都没有办法把握,一直随境所转,就不知道会轮回到哪里去了。
所以我们学佛,首先就要发愿生生世世都没有修行的障碍,比如横病、夭折、地狱,畜生,饿鬼,水陆,空行,天魔外道,幽冥鬼神、贫贱等等,凡是可恶,毕竟不生。只要是可恶的,我们都要发愿去避免,因为有这些严重的障碍就无法修行了。
诸位可以观察一下,我们修行上没有进步,是不是都是存在严重的障碍造成的?比如环境,生在不信仰佛教的国家或者家庭,或者更恶劣,像过去三武一宗灭佛的时代,或者很动乱的地方,那如何去安心办道呢?再比如,生活非常贫穷困苦,一天到晚都要为了经济、为了钱、为了生活去奔波,无暇修行。甚至是诸根不具,身体残缺,长相可恶,或者人身没有自由,受人差役,这些都会影响修行,这样的人生就不是暇满人生。
我们发愿要避免负面的修行障碍后,还要发愿希望自己得到正面的身心状态,所谓“出处中国,正信家生,常得男身,六根完具,端正香洁,无诸垢秽,志意和雅,身安心静,不贪嗔痴,三毒永断,不造众恶,恒思诸善,不作王臣,不为使命,不愿荣饰,安贫度世,少欲知足,不长畜积,衣食供身”。这样的人生就是暇满人生,能为我们准备好必要的修行条件。
出处中国,正信家生,是保证我们出生在信仰佛教的地方,生长于一个有正知见的家庭。还要常得男身,不受奴婢女形,永嘉大师这样讲,佛教也这样讲。但这并不是重男轻女,只是对于修行来讲,男身比女身更方便,也更容易成就。因为女性内心比较脆弱、优柔寡断,依赖性比较强,不太容易承担,这些特点就决定了她们比较难以割舍世间的欲望和感情,修行就不容易进步。但女性常常代表慈悲,比如母爱就是世间最伟大的情感。男性则有阳刚之气,敢作敢当,充满理性,所以男性常代表智慧,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不糊涂,修行上就能勇猛精进,比较容易成就。
据说历史上很多国家或朝代都是因为女人而颠覆的,甚至认为女人是祸水、是欲望的代表。其实这些并不是女人的错,而是执掌这个国家的男性糊涂了,如果国王非常英明、智慧,什么女人也颠覆不了他啊。所以有智慧的慈悲才是真正的慈悲,有慈悲的智慧才是真正的智慧。虽然男身更适合修行,但不管男身女身,我们都要学习智慧、慈悲,不被欲望所惑,一味地把败国亡身之罪推到女人身上,正是男人没有智慧的表现。
生为男身也要六根完具,端正香洁,没有什么臭秽,在心灵上呢,要意志和雅,温和高雅,不粗俗,与生俱来地身安心静,不会唯恐天下不乱,到处惹是非。现在是和谐社会,我们佛弟子更应该志趣高洁,身心安稳,不被贪嗔痴三毒所干扰,不造众恶,不做非法和违反戒律的事情,恒思诸善,一直想要改善我们生命的状态,改善社会大众的生活环境。不作王臣,不为使命,不愿荣饰,就是不在社会上争名逐利,也不愿意以荣华富贵来修饰自己,能够安贫乐道,少欲知足,这八个字就是修行人的道风。不长畜积,衣食供身,够吃有穿就可以了,不去储蓄过多的财物。
如果不能安贫,就谈不上乐道,更谈不上道风了。安贫是虽然很贫穷,衣食很简陋,但心里却很安,因为心在道上,所以会安,这叫安贫乐道。如果我们心里没有道,自己贫困了肯定会起烦恼痛苦、会不安,就去社会上追名逐利去了,那还怎么修行呢?所以永嘉大师告诉我们,要对身心有这样的愿望,才能保证我们生生世世都有暇满的人生,都能用来勤求佛道,升华自我的生命层次。
四、三业清净愿
三业清净愿是第二个层次的愿望,就牵涉到了我们修行的具体内容,也就是修行要从清净身口意三业开始。我们平常因为不明白佛法,所以会做很多颠倒的事情,身心就会造作很多恶业。现在明白佛法了,就要从身心两方面去清净我们的业力,身包括语言和行为,心指我们的起心动念。那具体如何去做呢?我们看原文:“不行偷盗,不杀众生,不啖鱼肉,敬爱含识,如我无异,性行柔软,不求人过,不称己善,不与物诤,怨亲平等,不起分别,不生憎爱,他物不悕,自财不吝,不乐侵犯,恒怀质直,心不卒暴,常乐谦下,口无恶说,身无恶行,心不谄曲,三业清净。”
首先在行为上,要不偷、不杀、欢喜吃素、敬爱含识,如我无异,对待一切众生都能恭敬慈爱,像对待自己一样没有差别。其实我们要真正见到众生与我同体无殊,至少要修到开悟以后,起码是罗汉的证量,证得了真如本体之后,才能真的视众生如我无异,所以能起同体大悲,不辞辛苦地救度众生。
如我无异的这种心态,和我们对三宝的皈依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前面讲过,皈依三宝是皈依过去、现在、未来的所有三宝,也就是皈依了一切含灵众生,我也是其中一分子,所以众生和我无二无别。这些鱼、动物都是未来佛、未来僧,我们敢杀吗?敢偷吗?敢去吃吗?敢不去敬爱吗?所以皈依到位以后,这种行为上的变化就是自然而然了。
那么在心态和性格上呢?要柔软,我们现在都不喜欢柔软,觉得柔软和软弱差不多,那到了社会上不就受欺负了?不就吃亏了?所以我们现在教育小孩都告诉他要厉害、要能打,不要受欺负,结果现在很多孩子都喜欢欺负人,喜欢当老大,那以后的社会就麻烦了,全想当老大,社会如何能安定呢?
其实没有智慧的人才靠发脾气、靠武力来解决问题,有智慧的人能做到“不动干戈享太平”。不用动刀动枪,就能把事情处理得很好,是不是这样?所谓“仁者爱山,智者爱水”。有智慧就像水一样柔软,可是滴水能穿石,能把坚硬的石头穿个洞,而且没有任何东西能阻碍住水,山不转水转,水可以转着圈走,但永远会向着大海的方向流淌不息,非常灵活、坚韧,也不起矛盾,所以我们为人处事要学水的柔软。
不求人过,不称己善,不赞叹自己,不去追究别人的过错。但这并不是让我们去做老好人,比如你是领导,手下的人把事情搞得一塌糊涂,你却装作看不见,只是一味地褒奖他们,那事情做错了,大家就免不了受苦、受损失了。水的柔软是很有智慧的,需要穿石的时候它就穿石,需要绕行的时候就绕行,并不是一味地软弱。一味软弱就是豆腐,豆腐不会流动也不能穿石,一碰就碎了,所以我们要学水,不要去学豆腐。
不与物诤,谦卑待人,心中要能怨亲平等,不去分别亲疏远近,不生憎恶和贪爱的心。不要总想着把他人的东西占为己有,对自己的东西也不要吝啬,舍得布施给需要的人,不要侵犯别人等等。这些其实都是点到为止,如果真要去讲,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我们人生的许多哲理,可以讲上半天。关键是我们如何在身心上去落实,在落实的过程中我们就能体会到,这些话对我们整个生命的提高有多么重要了。
总而言之,我们要发愿存好心、行好事、说好话,这就是三业清净。存好心就是意业清净,行好事就是身业清净,说好话就是口业清净。大家不要误解,以为说好话就是拍马屁,讲一些恭维话,处处不得罪人,这叫老好人,也叫“乡愿”。孔子批评这种人说“乡愿,德之贼也”。如果我们是非不清,别人无论干什么都说好,有错误不去指正,那我们就是道德当中的败坏者,是贼。说好话是要从利益他人的角度出发,去说一些事情,话说出去不管是好听还是难听,要对大家都有帮助。但我们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尽量不粗口、也不恶语伤人,教育孩子也不能一味地打骂。即使是指出对方的错误,也要说柔和语,这才叫好话,才能做到“口无恶说,身无恶行,心不谄曲,三业清净”。这是最基本的修行,所以我们要发愿做到。
五、依报安隐愿
在处安隐,无诸障难,窃盗劫贼,王法牢狱,枷杖钩锁,刀枪箭槊,猛兽毒虫,堕峰溺水,火烧风飘,雷惊霹雳,树折岩颓,堂崩栋朽,挝打怖畏,趁逐围绕,执捉系缚,加诬毁谤,横注钩牵,凡诸难事,一切不受,恶鬼飞灾,天行毒疬,邪魔魍魉,若河若海,崇山穹岳,居止树神,凡是灵祗,闻我名者,见我形者,发菩提心,悉相覆护,不相侵恼,昼夜安隐,无诸惊惧。
外在环境在佛教里称为依报环境或者依报。这些内容在文字上我们都比较容易理解,就是希望所有世间的灾难都远离我们,所有想恼害众生的人都能受到我的感化,发起无上的菩提心。
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发展的中国,依报环境非常好,实是机会难得,一定要珍惜这一生的时间来好好修行。特别是年轻人,生活环境非常安稳,除了要上班,自己能支配的时间非常多,前面讲的这些灾难啊、麻烦啊,我们都没有,那我们就已经实现了暇满人生的这个愿望,依报安隐这个修行条件也俱足了。此外,修行还要一个好的身体,身体就是正报,所以我们也要发起正报康强的愿望。
六、正报康强愿
四大康强,六根清净,不染六尘,心无乱想,不有昏滞,不生断见,不著空有,远离诸相,信奉能仁,不执己见,悟解明了,生生修习,正慧坚固,不被魔摄,大命终时,安然快乐,舍身受身,无有怨对,一切众生,同为善友。
身体就是我们正报的环境,修行需要有一个良好健康的身体,否则天天被病魔所困,我们就无法静心修道。四大是地水火风,是我们身体组成的元素,所以用四大表示身体。康就是健康,没有病痛。强就是强壮,堪受大法,如果不康强,修行就很难与法相应。
比如打坐,要求能坐一、两个小时,体弱多病的人就坐不住,腰酸背痛得受不了;拜佛呢,别说一百拜、一千拜了,磕上几个头,就全身疼痛,第二天就躺在床上不起来了,修行就中断了,那我们怎么能上路呢?修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是最怕中断的。所以我们身体要好,六根要净,没有很多乱的想法,就不会牵扯很多精力,我们才能用心办道。
六根清净,不染六尘,这句话很不容易做到。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六根与六尘相对产生六识,这是我们色身的功能。如果六根与六尘只是产生意识,不生烦恼,这对于凡夫来讲就是六根清净、不染六尘了。那六根不净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六根被六尘染污了,比如我们眼睛对色尘,耳朵对声尘……看到好看的,听到好听的,我们就总想去得到、去追求,得到了会很开心,得不到就会难过。结果我们六根对六尘就不只是产生了识,还产生了烦恼,给生命附加了额外的东西,就是染污了。六根被六尘所转、所染污、所勾结,变得不清净了,看到、听到、想到的东西都让我们烦恼,有时高兴、有时痛苦,有时还会很疯狂,这样的心就不安了。
所以六根和六尘不勾结为净,六根清净,心就会很安。可是身体好的人,往往容易六根不净,因为精力很旺盛,什么都能干,什么都想去试试。可是六根被污染后,就很容易上瘾,再加上现在娱乐事业很发达,就搞得大家都没有时间修行了。
现在社会上很多地方,都表现为“生活贵族化,思想贫民化”。身体很好,家里还有保姆,自己什么活儿也不用做,这不是过去贵族才有的生活吗?应该说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确实得到了不少提高,这本来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可是呢,这些新时代的“贵族”思想上却不“贵”,反而俗得很。闲下来了不知道能干什么,天天就去打打麻将、逛逛商场、聊聊天、讲讲是非,高雅一点的去旅旅游、健健身。如果让他多学些文化知识、提高些思想水平,做些真正有利于自己、有利于社会的事情,他却不想去做,因为不敢承担。每天过得很麻木、很糊涂,他却觉得随大流走挺好。这种状态令人堪忧,也令人无奈。
其实还不要说全社会,就是大家依报、正报具备的,有条件修行的人都能承担起来,付出一份努力的话,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就指日可待了。那样我们不但会振兴中国,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很好地匹配起来,还会给世界上所有的众生带来安心和幸福,这不正是我们梦想中的桃花源吗?
所以永嘉大师就要我们发愿,要心无乱想,不有昏滞。浑浑噩噩就是昏滞,烦烦恼恼就是乱想,我们不要“浑浑噩噩度春秋,烦烦恼恼几时休”地混日子,一天到晚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我们还要不生断见,不著空有。外道邪见共有六十二种,其中最根本的两大邪见就是常见和断见,所以这里用断见来代表一切外道邪见。佛法讲“常是一边,断是一边,离是二边,行于中道”。我们如果想修行佛法,必须要了解常见、断见的错误,不着空有。空就是断,有就是常,都属于边见,而佛法是中道正见,所以我们要离开边见,才能行于中道。
那什么叫常见呢?比如有人说灵魂是不死的,人死了以后还会再转生为人,永远都是人,这就是常见。它把轮回的这个“我执”当作实有的、永恒的体了,所以也叫有见。断见就是认为人死如灯灭,根本没有轮回之说,人死了以后,灵魂也就随之而灭,所做的一切业也消失了,什么都没有了,认为这个就是“空”了。其实这并不是佛教讲的空,而是邪见里的断见、空见。佛教的空是“中道正见”,非空非有,即空即有,非常奥妙,随着大家修学和理解的深入,我们会在以后的篇幅里进行重点介绍。
远离诸相,不着在相上。《金刚经》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比如拜佛时,心不着在佛的相上;诵经也不着在经的相上;有人干坏事,我们也不要著在干坏事的相上。如果我们能此时此刻,当时当处不着一切相,远离诸相,就是行于中道,这是我们身心完全健康的表现。信奉能仁,能仁是佛陀释迦牟尼,释迦是“能仁”之意,牟尼是“寂默”之意。释迦牟尼就是释迦族的圣人,能仁寂默。
不执己见,不要固执己见,执着自己的看法。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除非我们证得了阿罗汉以上,才算有正知正见了,否则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的看法是最正确的,然后和别人辩论不休,互相之间不能包容。
其实只要是凡夫,就不可能完全理解佛意。就算我们读了几本佛经,依据圣言量,佛怎么说我们也怎么说,那也只能在对方能接受的情况下,去指出对方明确的错误,请他改善过来。这是可以的,但是不宜争论,因为争论就意味着他不信服你,双方都没有正知见,只能徒增怀疑和诽谤,至少是浪费时间,所以我们不要拿佛法去争论。
悟解明了,生生修习,明白佛法之后,要抓紧时间修行。证到了就真明白了,根本不用争,自然就正慧坚固,不被魔摄,一切邪说都干扰不了我们,所以无有怨对,一切众生,同为善友,心量完全打开,怨亲平等。一切就是所有的含灵,也包括苍蝇蚊子哦,所以我们不要再打它们了,你如果发起菩提心的时候,那真是怨亲都是善友,没有丝毫区别。
比如蚊子,我们睡觉时,常常睡得很死、很贪睡,那就障碍修行了,可是有蚊子我们就睡不死了,蚊子一叫或者咬你一下,你就要知道它在叫我起来用功呢,这样你对它还有恼恨吗?完全没有。这个时候你就是在正念里安住了,就能体会到一切众生,同为善友,没有一个仇怨,全是好朋友,这是佛法能让我们安心的地方。
七、闻法出家愿
所生之处,值佛闻法,童真出家,为僧和合,身身之服,不离袈裟,食食之器,不乖盂钵,道心坚固,不生骄慢,敬重三宝,常修梵行,亲近明师,随善知识,深信正法,勤行六度,读诵大乘,行道礼拜,妙味香花,音声赞呗,灯烛台观,山海林泉,空中平地,世间所有,微尘已上,悉持供养,合集功德,回助菩提,思惟了义,志乐闲静,清素寂默,不爱喧扰,不乐群居,常好独处,一切无求,专心定慧,六通具足,化度众生,随心所愿,自在无碍,万行成就,精妙无穷,正直圆明,志成佛道。
“出家”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出世俗家,我出家时就觉得出家太好了,非常羡慕出家人的生活,不想再过世俗的生活,就“辞亲出家”,当和尚了,这是身出家;还有一层是出烦恼家、出生死家,这是真出家,比如罗汉,罗汉多好啊,生死轮回都没有了。所以我成为出家人后,又羡慕起真出家的罗汉了,于是就好好用功修行,希望自己也能解脱生死,这也叫心出家。
羡慕出家人就是生起了出离心,出离心是发起菩提心的根本,我们总觉得菩提心发不起来,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出离心不够的缘故,舍弃不了那个世俗家、烦恼家,那还如何能出得了家呢?如果我们能看清世俗生活中的五欲六尘像洪流一样,让我们生生世世淹没在烦恼和痛苦是非当中,无法躲避,无依无靠,非常辛苦,那我们就发愿舍弃世俗的享受,脱离红尘,让生命更加清净、智慧、洒脱,这就是有了出离心,这就是我们走出轮回必须的动力,所以我们要发闻法出家愿。
这个闻法出家愿是有层次的,首先要身出家,所生之处,值佛闻法,童真出家,为僧和合。我们要发愿从小就出家,和永嘉大师一样,童真出家,这是一生的安排,以这样清净的环境来求解脱,成就自己生命的庄严。出家以后我们要为僧和合,在寺庙里与大家能够和合共处。身身之服,不离袈裟,食食之器,不乖盂钵,就是生生世世都出家为僧、勤求佛道的意思,这样才能道心坚固。
现在有些出家人,常常做不到不离袈裟,出了门就换上在家人的衣服,觉得出行更方便,这样的出家人道心肯定不会坚固,容易被俗世所转。其实出家人的衣服是吉祥衣,能给穿它的人、见它的人带来吉祥。
讲个故事,有个佛学院的学生,父母不信佛,他放假回家探亲,觉得穿这身衣服父母会不高兴,就换了一身俗家的衣服。他和两个穿僧装的同学一起坐火车回家,他坐在中间,结果钱包被偷了,旁边两个同学什么东西都没有丢。看来小偷也知道不能偷出家人的东西,所以就把他给偷了。其实他只是身出家了,心还没有出家,钱一丢照样也会烦恼,觉得以后还是不要随便就把吉祥衣换掉好啊!其实出家人穿在家人的衣服是有损三宝形象的,最好不要这样做。
后面从“不生骄慢”到“正直圆明”,就是要圆满六度万行的意思,我们就不一一解释了,但我们要认真去做,不能马虎,对于真正对众生有益的事情,我们要做到一法不舍。并不是说出家了,就什么事情都不做了,只是去打坐,那是对出家非常片面的理解。其实打坐只是六度万行中非常小的一部分,并不是佛法修行的全部,并不代表修行的境界。只有六度万行圆满了,才能成就佛道,出离所有生死烦恼,那才是真正的出家。
据说台湾的佛光山有个共同的手印,在语言不通的西方国家,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结这个手印,警察就会来救助,因为佛光山做了很多利益众生的好事,所以在社会上影响很大,大家认为佛光山的人都是好人,没有坏人,这对弘扬佛教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发愿出家,常行六度,不辞辛苦,不生骄慢,这样才是真正的续佛慧命,志成佛道。
八、善根回向愿
愿以此善根,普及十方界,上穷有顶,下极风轮,天上人间,六道诸身,一切含识,我所有功德,悉与众生共,尽于微尘劫,不惟一众生,随我有善根,普皆充熏饰。
这是真正的大乘菩提愿,将善根福报回向给所有的众生,希望他们也都能志成佛道。这就是真正的菩提心,希望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众生都能够被我的功德善根所熏习、所庄严。
我们修行就要有这样大的心量,哪怕是念一句佛号,也要把这句佛号的功德回向给十方法界的一切众生,让他们都得到善根福报的受用。这就是无我的大乘菩萨所要具备的菩提心。发了这样的心,将来决定成佛
版权所有:大悲咒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