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卷第十二
二八二、本经叙说佛陀告诉诸比丘,六内处、六外处、六识身、六触身、六受身、六爱身非我,若如实知六处,则能正向涅槃。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拘留搜国的调牛聚落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我现在将为你们说法,从开始、中间到后段都很殊胜,有完善的义理、美好的法味,纯一圆满清净,是梵行清白之法。你们要仔细地听!好好地思考!有『六六法』。什么是『六六法』呢?所谓六内入处、六外入处、六识身、六触身、六受身、六爱身就是了。
什么叫做六内入处呢?就是眼入处、耳入处、鼻入处、舌入处、身入处、意入处。什么叫做六外入处呢?就是色入处、声入处、香入处、味入处、触入处、法入处。什么叫做六识身呢?就是眼识身、耳识身、鼻识身、舌识身、身识身、意识身。什么叫做六触身呢?就是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什么叫做六受身呢?就是眼触生受(感受)、耳触生受、鼻触生受、舌触生受、身触生受、意触生受。什么叫做六爱身呢?就是眼触生爱、耳触生爱、鼻触生爱、舌触生爱、身触生爱、意触生爱。
如果有人说:『眼根就是我』,这样的说法是不对的,为什么呢?因为眼根是生灭之法的缘故;如果说眼根就是我的话,那么我就应该会随受生死的变化了。所以说『眼根就是我』,这样的说法是不对的。同样地,这色境、或眼识、或眼触,及眼触所生起的感受,如果说这些就是我的话,这也是不对的。为什么呢?因为眼触所生起的感受是生灭之法;如果说眼触所生的感受就是我的话,那么我又应该要随受生死的变化了。因此眼触所生的感受就是我的说法是不对的,所以眼触生起的感受并不是我。同样地,这耳、鼻、舌、身、意触等所生的感受也不是我。为什么呢?因为由意触等所生的感受是生灭之法;如果那就是我的话,我又应随受生死的变化了,所以说由意触等所生的感受就是我,这是不对的,因此由意触等所生的感受并不是我。
就像这样,比丘啊!应当要如实地认知眼根之所作、智慧之所作、寂灭之所作,开发神通,正向涅槃的境地。要怎样如实地知见眼根之所作,……乃至正向涅槃的境地呢?就是要像这样地观察,比丘啊!眼根并不是我,像这色境、眼识、眼触,以及由眼触因缘而生的感受||内心痛苦、或快乐、或不苦也不乐的感受,对这些也要观察它们都不是我;耳、鼻、舌、身、意诸根,也是像这样地说法,这就叫做如实地知见眼根之所作,……乃至正向涅槃寂静的境地,这就叫『六六法』经。﹂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二八三、本经叙说佛陀告诉众比丘,若不能如实知见眼等六根乃至不苦不乐受,则生染着,招致纯大苦阴聚集;反之,则纯大苦集灭。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拘留搜国的调牛聚落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我现在将为你们说法,从开始、中段到后段都很殊胜,有完善的义理、美好的法味,纯一圆满清净,是梵行清白之法,就是所谓的『六分别六入处经』。要仔细地听!好好地思考!我将为你们解说。
什么是『六分别六入处经』呢?就是说对眼入处不能如实知见的话,那么对这色境、眼识、眼触、及眼触因缘所生的感受||内心痛苦、或快乐、或不苦也不乐的感受,也就不能如实地知见;由于不能如实知见的缘故,对眼根爱染贪着,对这色境、眼识、眼触、及眼触因缘所生的感受||内心痛苦、或快乐、或不苦也不乐的感受,也都会生起爱染贪着。同样地,对耳、鼻、舌、身、意诸根,像这法境、意识、意触、及意触因缘生起的感受||内心痛苦、或快乐、或不苦也不乐的感受,都不能如实地知见;由于不能如实知见的缘故,便会对它生起爱染贪着。像这样和爱染贪着相应,愚昧不明、顾惜爱念,就会结缚着他的心,长养着五蕴的身心,以及渴求来世永存的爱染,贪欲、喜欢也都随之增长,因而使身心疲累败坏,身心烦恼如火烧燃,身心侵逼如火炽燃,身心迷失狂乱,身心产生痛苦的感觉;由于身心产生痛苦感觉的缘故,那么在未来世的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便都会随之增长,这就叫做纯一大苦结聚五阴身心的集起。
众比丘啊!如果对眼根能够如实地知见,像这色境、眼识、眼触、以及眼触因缘生起的感受||内心觉得痛苦、或快乐、或不苦也不乐的感受,都能如实地知见;能如实知见后,对眼根便不会贪着,像这色境、眼识、眼触、及眼触因缘所生起的感受||内心觉得痛苦、或快乐、或不苦也不乐的感受,也都不会去爱染贪着。同样地,对这耳、鼻、舌、身、意诸根,像这法境、意识、意触、以及意触因缘生起的感受||内心觉得痛苦、或快乐、或不苦也不乐的感受,都能如实地知见;由于都能如实知见的缘故,便能对意根不贪着。像这法境、意识、意触、及意触因缘生起的感受||内心觉得痛苦、或快乐、或不苦也不乐的感受,对这些也都不会贪着;由于不贪着的缘故,就不会与它相应,不会愚昧、不会顾念、不被它所系缚,损减这五蕴的身心,渴求未来世永存的爱染,贪欲、喜欢,以及对每一境界的爱染贪着,全部都会随之息灭,身不疲苦,心不疲苦;身不烧,心不烧;身不炽燃,心不炽燃;身觉快乐,心觉快乐。由于身心觉得快乐的缘故,那么在未来世的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便都会随之息灭,像这纯粹大苦结聚的身心也就息灭。
有这样地认知、这样地观察的话,就叫做正见的修习已满足,而正志、正方便、正念、正定,以及前面说过的正语、正业、正命等清净的修习也都已满足的话,这就叫做修习八圣道已清净满足。八圣道修习满足后,四念处也会修习满足。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等,都会修习满足。
如果是所应知道、应了解的法,就要都能知道、都能了解;如果是所应知道、应断除的法,就要都能知道、都能断除;如果是所应知道、应作证的法,就要都能自己作证;如果是所应知道、应修习的法,就都要已经修习过。到底什么法是应该知道、应该了解,要全部知道、全部了解的呢?就是这身心合一的五蕴现象。到底是什么法应该知道、应该断除的呢?就是这无明及爱欲。到底是什么法应知道、应作证的呢?就是这智慧及解脱。到底是什么法应知道、应修习的呢?就是正观。如果比丘对这所应知道、应了解的法,都能知道、都能了解;对这所应知道、应断除的法,都能知道、都能断除;对这所应知道、应作证的法,都能知道、都能作证;对这所应知道、应修习的法,都能知道、都能修习的话,这就叫比丘已断除了爱欲的结缚,有正确的觉证,彻底地脱离了生死的苦海。众比丘啊!这就叫做『六分别六入处经』。」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二八三经注释:
1、不相杂:即不相应。
2、名色:名为心,指受、想、行、识;色为物,指色身。故名色就有情而言即是身心合一的五蕴。
3、正观:此处「正观」若依〈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三之论义所陈,应作「止观」。止观,即止与观。止是止息一切妄念;观是观察一切真理。止属于定,观属于慧,止观就是定慧双修的意思。
二八四、本经叙说佛陀告诉众比丘,说明眼、色、眼识、受、想、思等法,名为人。此五蕴为无常、有为、思愿缘生,为苦。若断尽无余,则为涅槃。如是知见,则为见法。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有一位比丘独自在一僻静之处,专心地思考,做这样的想法:比丘要怎样去认知、怎样去观察才能够见法呢?做这样的思考后,就从禅座中起来,去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禀告佛陀说:「世尊啊!我独自在一僻静之处,专心地思考,做这样的想法:比丘要怎样去认知、怎样去观察才能见法呢?」
当时,世尊告诉那位比丘说:「要仔细地听啊!好好地思考!我将为你解说。有二种法,是那二种呢?眼根与色境就是二种法。像这样地广说……乃至不是他真有这样的境界之故。为什么呢?因为眼见色境的因缘便生起了眼识,上三事(指眼根、色境、眼识)的和合又生起了眼触,伴随眼触同时又生起了感受、想象、意志行为,这受、想、行、识四无色阴,以及眼根这个色阴,这些存在现象就叫做人。就把这些现象当作是人想、众生、那罗(人之意)、摩阇(人间或人趣之意)、摩那婆(即少年、孺童、人)、士夫(又作补特伽罗、人)、福伽罗(即补特伽罗、人)、耆婆(译作寿命,为有情之代名词)、禅头(即指人或有情)等。
又这样地说:『我眼见颜色,我耳闻声音,我鼻嗅香气,我舌尝味道,我身觉触境,我意识法境。』人们施设了各种法,然后又这样的说:『这就是尊者的名字,他是这样的出生,他是这样的姓氏,他是这样的谋食,他是这样的感受苦乐,他是
这样的长寿,他是这样的久住着,他是这样的寿终。』比丘啊!像这些名相的施设都只是一种想象,都只是一种标志,都只是一种言说罢了,这一切施设之法全都变化无常,是因缘造作的有为法,是由于人们的意愿因缘所生起;如果是变化无常,是因缘造作的有为法,是由于人们的意愿因缘生起的话,那么那些现象就会导致苦恼;然后又再产生其它的苦恼,还是住于苦,还是苦灭了,也还是苦恼一次又一次的不断产生,一切都是苦恼的连续。如果能够把那些苦恼断灭无余,唾弃净尽,远离贪欲,使之灭尽息止不生,其余的苦恼更不相续,不再产生,这就叫寂灭,这就叫胜妙。所谓把一切有余的苦恼都舍弃,一切的爱欲都断尽,没有贪欲,息灭净尽,就是涅槃的境地了。同样地,耳、鼻、舌诸根,乃至由于身感触境的因缘便生起了身识,上三事(指身根、触境、身识)的和合又生起了身触,伴随身触同时又生起了感受、想象、意志行为。这受、想、行、识是四无色阴,身根是属色阴,这些存在现象就叫做人。其余就如前面经文所说,……乃至息灭净尽,就是涅槃境地了。或由于意根识取法境的因缘便生起了意识,上三事(指意根、法境、意识)的和合又生起了意触,伴随意触同时又生起了感受、想象、意志行为,这受、想、行、识四无色阴,以及地、水、火、风四大,是我们人所依存之法;这些存在的现象,就叫做人。其余如前面经文所广说,……乃至息灭净尽,就是涅槃境地了。如果有人对所说这一切法,心里能够随即入住其中(意即席忆念正法),就可获得解脱,不再退转道心,对于那些所生起的系缚烦恼,便不再执持有一实体我存在的邪见了。比丘啊!像这样地认知、这样地察见,就叫做见法。﹂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二八五、本经叙说内容与前经相同,唯用偈颂说明,是其异处。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有一位比丘独自在一僻静之处,专心思惟,做这样的想法:要怎样认知、怎样察见,才叫做见法呢?这样思考后,他从禅定中出定,去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禀告佛陀说:「世尊啊!我独自在一僻静之处,专心地思考,做这样的想法:比丘要怎样认知、怎样察见才叫做见法呢?现在就请问世尊您,希望您能为我解说!」
佛陀告诉比丘说:「要仔细地听!好好地思考!我将为你解说。有二种法,如眼根与色境的因缘,而生眼识等,就如上面(即前经)所广说过的那样。尊者啊!如果以偈来说,就是这样的:
由于眼根与色境二种缘,生起了心与心法(心的一切作用),
眼识与眼触伴随共生后,感受、想象等就有生起之因。
这些现象都不是我或我所有,也不是福伽罗,
也不是摩阇,也不是摩那婆。
这些都是随缘生灭,是有苦的五蕴变易之法;
对这些现象做各种的想象,施设于众生上,
如:那罗、摩阇,以及摩那婆,
还有其它众多的想象,皆是由这有苦的五蕴所生起。
由于爱欲无明所造诸业,因而积聚成他世再生的五蕴。
其余外道沙门,若另有二法的异说,
但那不过是一种言说而己,令人听后,会多增疑惑;
要把贪爱之心息灭无余,要使无明永远消灭不起,
尽除了爱欲,一切苦患就会停息,这是无上的佛陀智慧的说法。﹂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二八五经注释:
1、苦阴:阴,即蕴,指五蕴而言,是构造有情之身心者也,人身有苦,
故云苦阴。
二八六、本经叙说世尊告诉众比丘,如果对色等六境贪着爱乐,则彼等无常、变易时,则生大苦。如对彼等法之集、灭、味、患、离如实知,则得安稳涅槃。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诸天神与世人经常对色境贪着爱乐,如果那色境无常、变易或灭尽了,那些天神与世人就会生起很大的痛苦;同样地,经常对声、香、味、触、法等五境贪着爱乐,如果那五境变易、无常或灭尽了,那些天神与世人就会生起很大的痛苦。
如来对色境、色境的集起、色境的息灭、对色境的爱乐、色境造成的祸患、出离色境等现象都能如实知道;能如实知道后,对色境就不会再去贪着爱乐,所以那色境如果变易、无常或灭尽了,仍是保持着安乐的心理;同样地,对声、香、味、触、法五境,这五境的集起、息灭、爱乐、祸患、出离等现象,也都能如实知道,能如实知道后,就不会再去贪着爱乐。所以那色等六境如果变易、无常、灭尽了,还是保持着内心的安乐。为什么呢?因为由于眼见色境的因缘便生起了眼识,上三事的和合又生起了眼触,再由于眼触而生起感受||或痛苦、或快乐、或不苦也不乐的感受。如果对这三种感受的集起、这感受的息灭、对这感受的爱乐、这感受造成的祸患、出离这感受等现象,都能如实知道,那么由于那色境的因缘所生起的障碍,这障碍除尽后,就叫做无上安稳涅槃。耳、鼻、舌、身诸根,乃至由于意根识取法境因缘便生起了意识,上三事的和合又生起了意触,再由意触而生起感受||或痛苦、或快乐、或不苦也不乐的感受。如果对那些感受的集起、感受的息灭、对感受的爱乐、感受造成的祸患、出离那感受等现象,都能如实知道,能如实知道后,那么由于那些现象因缘所生起的障碍,障碍尽除后,就叫做无上安稳涅槃。」
当时,世尊又重诵偈言:
「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种境界,
一向心生喜悦,深深地贪着爱乐它;
诸天神及世人,都认为只有这些才是快乐,
可是当这些境界变易或灭尽时,他们就会生起大苦了,
只有那些圣贤们,见其寂灭而快乐。
世间人所感到快乐的境界,贤圣的人观察都是怨怼;
贤圣的人所见是苦的境界,世间人却以为是快乐境界;
世间人所感到痛苦的境界,而贤圣的人则认为是快乐。
对这甚深难解的妙法,世人都生起疑惑之心,
由于被大暗(无明)所昏没,所以就如眼盲冥暗无所见一样;
只有具智慧的人,才能将冥暗拨开而得大光明。
像这样甚深含意的法句,如果不是贤圣者,谁能了知呢?
那不会再还来世间受身心果报的人,才能深达真谛而明了这道理。」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二八七、本经叙说佛陀告诉鹿纽尊者,贪爱不断、不知者,名第二住;贪爱已尽、已知者,名一一住。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瞻婆城的揭伽莲花池边。
那时,鹿纽尊者来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禀告佛陀说:「世尊啊!就如世尊您所说的,有第二住,有一一住。为什么叫做第二住?为什么叫做一一住呢?」
佛陀告诉鹿纽说:「问得好啊!问得真好!鹿纽啊!你能向如来请问这样的义理。」
佛陀告诉鹿纽说:「如果眼根识取色境时,生起可爱、可乐、可念、可意的心理,不断地长养欲望;那比丘见此色境后,就会对它喜乐、赞叹、系着住;对色境喜乐、赞叹、系着后,心里就会对它转生欢喜;转生欢喜后,就会对它生起深乐;生起深乐后,就会对它贪爱;贪爱后,就会生起障碍。有这欢喜、深乐、贪爱、障碍的现象,就叫第二住(招感来世身心果报,第二自体的生起)。对耳、鼻、舌、身、意诸根,也是像这样的说法。鹿纽啊!有像这样一类ꗬÁMЉ倔¿ကЀ꤬
椭椭㈧㈧Є혶塅塅劖?]ÄÄÄÄÄÄØØØØØì|Ø❽ǂƔƐ̤̤̤̤̤̤̤⛶[1]⛸⛸⛸⛸⛸⛸$⤿Ǵ⬳F✜aÄ̤̤̤̤̤✜、身、意诸根,也是像这样的说法。鹿纽啊!像这一类的比丘,即使住于高楼重阁之中,仍然叫做一一住的人。为什么呢?因为他的贪爱已尽、已了知之故;贪爱已尽、已了知的人,诸佛如来就说他是一一住。」
当时,鹿纽尊者听闻佛陀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向佛陀行礼后离去。
第二八七经注释:
1、瞻婆:为佛陀时代六大都市之一,为鸯伽国之首都。鸯伽国在摩揭陀国之东,其地在靠近现代比哈尔邦的巴伽尔浦尔。
2、揭伽池:揭伽莲花池。
二八八、本经叙说佛陀告诉鹿纽尊者,若于六入处见可爱之境而生系着,则苦集;反之,则苦灭。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瞻婆城的揭伽莲花池边。
那时,鹿纽尊者来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禀告佛陀说:「慈悲的世尊啊!请您为我说法,我听法之后,将独自在一僻静之处,专心思考,不放逸懈怠,……乃至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后身,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中了。」
佛陀告诉鹿纽说:「真好啊!真好!鹿纽啊!你能向如来请问这样的义理。要仔细听啊!好好地思考!我将为你解说。」
佛陀告诉鹿纽说:「如果眼睛看见可爱、可乐、可意、可念,会长养贪欲的色境;见此色境之后,对它赞叹、对它系着、对它欣悦;对它赞叹、对它系着后,那么就会有欢喜的集起;欢喜集起后,就会有痛苦的集起。对耳、鼻、舌、身、意诸根,也是像这样的说法。鹿纽啊!如果有比丘,眼睛看见可爱、可乐、可念、可意,会长养贪欲的色境;见此色境之后,由于对它能不欣悦、不赞叹、不系着;所以就不会有欢喜的集起;因为没有欢喜集起,所以痛苦也就息灭。耳、鼻、舌、身、意诸根,乃至意根识取法境的现象,也是像这样的说法。」
这时,鹿纽尊者听闻佛陀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向佛陀行礼后就离去。
当时。鹿纽尊者听佛陀的说法教诫后,独自在僻静之处,专心思考,不放逸懈怠,……乃至证成阿罗汉果,心灵获得完善的解脱。
第二八八经注释:
1、鹿纽:即鸯伽国鹿子母(弥伽罗母)的儿子。鹿子母曾向佛陀发八大布施愿,结婚时,又捐舍价值九亿钱之嫁衣,请求建造精舍,即为经中所称之东园鹿子母讲堂,或称鹿母讲堂。
二八九、本经叙说富楼那尊者闻佛陀说法后,欲往西方输卢那国传法,佛闻其决心,知其为法不惜身命,即鼓励其前往。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富楼那尊者来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立一边,禀告佛陀说:「慈悲的世尊啊!请您为我说法,我将独自坐于僻静之处,专心思考,不放逸懈怠,……乃至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后身,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之中了。」
佛陀告诉富楼那说:「真好啊!真好!你能向如来请问这样的义理。要仔细听啊!好好地思考!我将为你解说。如果有比丘眼睛看见可爱、可乐、可念、可意,会长养贪欲的色境;见此色境之后,对它欣悦、赞叹、系着住;对它欣悦、赞叹、系着住后,就会对它欢喜;对它欢喜后,就会乐着于它;乐着于它后,就会贪爱它;贪爱它后,就会生起障碍。由于有欢喜、乐着、贪爱、障碍之故,所以距涅槃就很远了。耳、鼻、舌、身、意诸根,也是像这样子。
富楼那啊!如果比丘眼睛看见可爱、可乐、可念、可意,会长养贪欲的色境;可是见后,对它能不欣悦、不赞叹、不系着住;由于能不欣悦、不赞叹、不系着住,所以就不会欢喜它;由于不欢喜它,所以对它就不会生起深乐;对它不深乐,所以就不会贪爱它;不贪爱它,所以就不会生起障碍。由于对境不欢喜、不深乐、不贪爱、不障碍,所以就会逐渐趋近涅槃。耳、鼻、舌、身、意诸根,也是像这样。」
佛陀告诉富楼那说:「我已简略地解说了佛法的教义,你打算往何处去呢?」
富楼那回答佛陀说:「世尊啊!承蒙世尊您为我略说教诫,我现在打算到西方的输卢那国人间游行教化。」
佛陀告诉富楼那说:「西方输卢那国的人民很凶恶、轻躁、残暴、好骂。富楼那啊!你如果听闻到他们凶恶、轻躁、残暴、好骂、毁辱的言语时,你将怎么办呢?」
富楼那回答佛陀说:「世尊啊!如果那西方输卢那国的人民,在我面前凶恶、诃骂、毁辱我的话,我会做这样的想法:那西方输卢那人贤善而有智慧,虽然他们在我面前凶恶、轻躁、残暴、好骂、毁辱我,可是还没有用手打我,用石头丢掷我哩!」
佛陀告诉富楼那说:「那西方那输卢那人只是用凶恶、轻躁、残暴、骂辱的方式对待你,你还可能幸免于难,如果他们又用手打你,用石头丢掷你的话,你将怎么办呢?」
富楼那回答佛陀说:「世尊啊!西方的输卢那人如果用手打我、掷石加害于我的话,我将会这样的想着:『输卢那人是贤善而有智慧的,虽然他们用手打或石掷来加害我,然而还不是用刀杖哩!』」
佛陀告诉富楼那说:「如果那输卢那人或者真拿着刀杖加害你的话,你又将怎么办呢?」
富楼那回答说:「如果那输卢那人或者真拿着刀杖加害于我,我将会这样的想着:那输卢那人是贤善而有智慧的,虽然他们拿着刀杖加害于我,然而还未杀死我。」
佛陀告诉富楼那说:「假使输卢那人或者真的杀死你的话,你将怎么办呢?」
富楼那回答佛陀说:「世尊啊!假使西方输卢那人或者真的杀死我的话,我将会这样的想着:有许多世尊的弟子,当厌患他自身时,或者拿刀自杀,或者服食毒药,或者用绳自系(上吊),或者自投深坑;那西方输卢那人贤善而有智慧,对我这朽败的身体,用一点小方便,就使我得到了解脱。」
佛陀说:「真是伟大啊!富楼那比丘!你完善地修习忍辱之道,你现在有足够的能力到输卢那人间去居住了。你现在应该去度化那些尚未被度化的人,安乐那些未得安乐的人,对那些未得涅槃的人,使他们证得涅槃。」
当时,富楼那听闻佛陀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向佛陀礼敬后便离去。
这时,富楼那尊者过了夜晚到了早晨,穿好法衣,拿着钵盂,走进舍卫城乞食,食毕出城,安置好卧具,就拿着衣钵离开了,将到西方输卢那国人间游行教化。到达后,结夏安居,为五百位在家男众弟子说法,并建立五百间僧伽蓝(寺院)。那些绳床、卧褥,以及供养僧众的器物,都全部备足。经过三个月后,就具足了阿罗汉的三种神通智慧,就在那里进入了无余涅槃。
第二八九经注释:
1、富楼那:依佛光大辞典说:富楼那为迦毗罗婆苏(即迦毗罗卫)人,净饭王国师之子,属婆罗门种。容貌端正,自幼聪明,能解韦陀等诸论,长而厌俗,欲求解脱,遂于悉达太子出城之夜,与朋友三十人同时于波梨婆遮迦法中出家,入雪山,苦行精进,终得四禅五通。及佛成道,于鹿野苑转*轮,师乃至佛所求出家受具足戒,后证得阿罗汉果。以其长于辩才,善于分别义理,后专事演法教化,因闻其说法而解脱得度者,多达九万九千人,故被誉为「说法第一」。
2、西方输卢那:佛光杂阿含藏注云:「为富楼那比丘之出生国。」未知何据?
3、夏安居:即结夏安居,又名坐夏,或坐腊,即在夏季的三个月中,僧徒们不得随便外出,以便致力于坐禅和修习佛法。
4、优婆塞: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和受持五戒的男居士。
5、五百僧伽蓝:僧伽蓝,即寺院。五百僧伽蓝,即五百间寺院。一说是建立容纳五百僧人的大寺院。
6、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宿命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宿世的事;天眼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来世的事;漏尽明是以圣智断尽一切的烦恼。以上三者,在阿罗汉叫做三明,在佛却叫做三达。
二九○、本经叙说摩罗迦舅闻佛略说法要后,于不系着眼色等广解其义。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摩罗迦舅比丘来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禀告佛陀说:「慈悲的世尊啊!请您为我说法,我听闻佛法后,将独自在一僻静之处,专心思惟,不放逸懈怠,……乃至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后身,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之中了。」
当时,世尊告诉摩罗迦舅说:「那些年少比丘,聪明利根,虽然他们在我正法、戒律中出家未久,然而在我正法、戒律中修习尚不懈怠;何况你今日已年老根熟(指六根迟钝),竟然还要听闻我为你略说教戒!」
摩罗迦舅禀告佛陀说:「世尊啊!我虽然年老根熟,然而还是想要听闻世尊您略说教戒,希望世尊您能为我略说教戒,我听法之后,将独自在一僻静之处,专心思考,……乃至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后身,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之中了。」第二次与第三次,也都是这样的向佛陀祈请说法。
佛陀都告诉摩罗迦舅说:「你现在暂停请法!」这样的回答三次,并不为他说法。
那时,世尊告诉摩罗迦舅说:「我现在问你,你就随自己的意见回答我吧!」
佛陀告诉摩罗迦舅说:「如果眼根未曾见过这色境的话,你将会想要见它,并对那个未曾见过的色境生起欲求、生起爱乐、生起想念、生起贪着吗?」
摩罗迦舅答说:「不会,世尊」
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感触、意识法等现象,也是像这样的问说。
佛陀告诉摩罗迦舅说:「答得真好啊!答得真妙!摩罗迦舅啊!你的眼见能以所见色境为量,耳闻能以所闻声境为量,感觉能以所觉之境为量,意识能以所识法境为量。」(言摩罗迦舅的六根能有正确的见、闻、觉、知)于是佛陀唱说偈颂:
「如果你不在他那儿,而他那儿又不在你这儿;
也不是在这两者的中间,这就叫尽了苦际。」
摩罗迦舅告诉佛陀说:「我已经知道了,世尊!我已经知道了,善逝!」
佛陀告诉摩罗迦舅说:「你如何在我简略的说法中广解它的义理呢?」
这时,摩罗迦舅唱说偈颂回答佛陀说:
「『如果眼睛看见色境后,而失去了正念,
就会对所见的色境,产生执取爱念之相状。
有执取爱乐之相状的人,心里就会常被系缚着,
生起了其它种种的爱念,于是就有无量的色境集聚生起。
贪欲、瞋恚、害人的心理,会使他的道心退减,
长养着众苦,而永远离开了涅槃。
如果见色境能不执取其相的话,他的心就会随生正念,
不会生起染污的爱欲,也不会生起系着之念;
不会生起各种爱念,虽有无量色境的集聚生起,
然而贪欲、瞋恚、害人的心理,再不能毁坏他的善心;
虽然有小小众苦的长养,但会渐次地趋近涅槃,
这是日种最尊者所说的教法,要远离贪爱,才能得到般涅槃境地。
如果耳闻诸声境,心里就失去了正念,
而执取一切声境的相状,执取而不舍弃;
还有鼻闻香、舌尝味,以及身感触境、意识法境,
一样忘失了正念,执取表相的情况也是像这样子。
在心里如果生起了爱乐,就会被坚固地系缚着,
又生起种种的爱念,于是无量的现象便集聚而生;
这贪欲、瞋恚、害人的心理,会退减败坏他的道心,
于是不断长养集聚众苦,便永离于涅槃的境地。
如果不去染着诸法,依住于正智正念,
他的心灵就不会受染污,也不会去爱乐贪着,
那么就不会生起一切的爱念,虽有无量现象的集起,
但贪欲、瞋恚、害人的心理,都不能退减他的道心;
一切痛苦也会随之损减,逐渐地趋近于涅槃。
爱欲除尽就是般涅槃,这是世尊的说法。』
这就叫在世尊简略的说法中,深广地去了解它的义理。」
佛陀告诉摩罗迦舅说:「你是真能在我简略的说法中去广解它的义理。为什么呢?因为就如你所说的偈颂:
『如果眼睛看见一切色境,就忘失了正念,
那么对所见的色境,就会产生执取爱念的相状。……。』就如前面所讲所广说的一样。」
当时,摩罗迦舅尊者听闻佛陀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向佛陀礼敬后离去。
那时,摩罗迦舅尊者在世尊简略说法中广解它的法义后,独自在一僻静之处,专心思考,不放逸懈怠,……乃至证成阿罗汉,心灵得到了解脱。
第二九○经注释:
1、「若汝非于彼,彼亦复非此;亦非两中间,是则为苦边。」:此偈颂南传大藏经作「汝不在此世、不在来世、不在两界之中间,此为苦恼之灭尽。」说法不同,可为参考。
二九一、本经叙说若于色等六境不起贪欲如实知,是名有经法。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一种经法,众比丘啊!有依这种经法(因由、原理)的比丘,他不依信仰,不依爱好,不依传闻,不依对诸法行相的思惟、推求,不依见解、审虑,便可得到正知而说:『我再生的因素已灭尽,清净的梵行已建立,所应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后身,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中。』的吗?」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慈悲的世尊啊!希望您能为我们广为解说,众比丘听闻后,当会信受奉行!」
佛陀告诉众比丘说:「要仔细听啊!好好地思考!我将为你们解说。比丘啊!就是眼见色境后,觉知色境的存在,但并不会觉得对色境有欲贪;我以前眼根识取色境会有欲贪,然而我已如实地知道现在眼根识取色境不再有欲贪。如果比丘眼见色境后,觉知色境的存在,但是对色境并不会起欲贪,也能觉知我以前的眼识有欲贪,然而他说:『我已如实地知道现在眼识对色境不再有欲贪。』的话,众比丘啊!你们的意见怎样?那位比丘有这样的知见,是依于信仰,依于爱好,依于传闻,依于对诸法行相的思惟、推求,依于见解、审虑得到的吗?」
比丘答说:「不是,世尊!」
佛陀又问说:「运用这个经法,能够如实地正知所知所见的现象吗?」
比丘答说:「是的,世尊!」
佛陀又说:「耳、鼻、舌、身诸根,乃至意根识取法境时,也是这样子。众比丘啊!这就叫做有经法。比丘如果能够崇向这个经法,不依信仰,不依爱好,不依传闻,不依对诸法行相的思惟、推求,不依见解、审虑,便能得正知而说:我再生的因素已灭尽,清净的梵行已建立,所应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后身,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中了。」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二九一经注释:
1、「有经法。诸比丘!崇向而于经法,异信、异欲、异闻、异行思惟、异见审谛忍,正知而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此段经文颇难理解,比对南传相对经文,元亨寺译本作:「诸比丘!有依因由之比丘,不依信、不依爱好、不依传闻、不依理由之论辩、不依乐着于推理玄想,证知:『生已尽、梵行已修、所作已办,不为如是再生』如是因由对他释答耶?﹂可见北传「经法」一词即南传之「因由」,一般译意「方便」(pariyaya),此英译为method(方法),元亨寺汉译南传大藏经译者参考巴利本karana译为「因由」,此字有原因、理由、道理、原理、根据等意思。全段从后段众比丘的回答经文来看,应与南传一样用问句才对。本段白话译文是参考南传经文翻译而成。另北传之「异行思惟」,即不依诸法行相之思惟。所谓行相,指心识对于事物之境时,显现于心内之影像。「异见审谛忍」,或译作「异见审谛思」即不依见解、审虑之意。
=2 \* Arabic 2、答言:「不也,世尊!」:「不也」原作「如是」。比对前段文意,及南传经文改正。
二九二、本经叙说佛陀告诉众比丘,若于六入处断欲,则于未来世永不复生。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应当要断除贪欲。断除了眼根的贪欲后,那么就能断除由眼根贪欲随生的烦恼,并且得到觉证,把它从根本断除掉,就像砍断多罗树头一样,在未来世永不再生起;对耳、鼻、舌、身、意诸根,也是这样的说法。」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二九二经注释:
=1 \* Arabic 1、「断眼欲已,眼则已断、已知」:参考元亨寺「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之翻译:「诸比丘!于眼欲贪者,是即心之随烦恼。于耳欲贪……,于鼻欲贪……,于舌欲贪……,于身欲贪……,于意欲贪者,是即心之随烦恼。诸比丘!比丘若于此六处,断心之随烦恼者,则其心向出离而使圆满出离。心堪任于现所证知、现证之诸法。」可知本经「眼则已断、已知」应指断除由贪欲而随生的烦恼,并且得到觉证。
二九三、本经叙说佛陀告诉众比丘,若于眼等生、住、转出,则苦生、病住、老死出;反之则苦灭、病息、老死没。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如果眼根生起、久住、或流转变化,那么随着就有痛苦的生起、病祸的入住、老死的产生;耳、鼻、舌、身、意诸根,也是这样。如果眼根寂灭、息止、不生了,那么苦生现象就会随着寂灭、病祸跟着息止、老死跟着没有了;耳、鼻、舌、身、意诸根,也是这样子。」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二九四、本经叙说佛陀告诉众比丘,眼等无常,故受逼迫苦生。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眼根生灭无常。如果眼根是有常的话,就不应受到逼迫之苦,也应当可对眼根说要使它这样、或不使它这样;但因为眼根生灭无常之故,所以眼根才会生起受逼迫之苦,也因此不得对眼根说要使它这样、或不使它这样。耳、鼻、舌、身、意诸根,也是这样子。」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二九五、本经叙说佛陀告诉众比丘,眼等是苦,故受逼迫苦生。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眼根会令人苦恼。如果眼根是令人快乐的话,就不应受逼迫之苦,也应该可对眼根要使它这样,不使它这样;但因眼根是苦之故,所以才会受到逼迫的痛苦,也不得对眼根要求使它这样、或不使它这样。耳、鼻、舌、身、意诸根,也是这样子。」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二九六、本经叙说佛陀告诉众比丘,眼等非我,故受逼迫苦生。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眼根不是我。如果眼根是我的话,就不应受逼迫之苦,也应该可对眼根要使它这样,或不使它这样;但因眼根不是我之故,所以才会受到逼迫的痛苦,也不得对眼根要求使它这样、或不使它这样。耳、鼻、舌、身、意诸根,也是这样子。」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就如「内六入处」三经(指二九四、二九五、二九六等三经)的经文所叙述一样,「外六入处」三经的经文,也是同样的说法。
二九七、本经叙说佛陀告诉生闻婆罗门,说明六根六境为一切。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有位名叫生闻的婆罗门去到佛陀住处,彼此见面互相问讯,问讯完后,退坐一边。他禀告佛陀说:「瞿昙啊!您所说的一切,到底什么叫做一切呢?」
佛陀告诉婆罗门说:「所说的一切,就是指十二入处||眼根与色境、耳根与声境、鼻根与香境、舌根与味境、身根与触境、意根与法境,这些就叫做一切。如果有人这样说:『这些不是一切,沙门瞿昙所说的一切,我今将舍弃,另外建立其它一切说法。』的话,那个人但空有这样的说法,经询问后,他也不知内容,徒然增长疑惑,为什么呢?因为并非真有这样境界存在之故。」
当时,生闻婆罗门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愿遵奉修行。
二九八、本经叙说佛陀告诉生闻婆罗门,眼、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等为一切有(一切存在现象);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有位名叫生闻的婆罗门去到佛陀住处,彼此见面互相问讯,问讯完后,退坐一边。他禀告佛陀说:「瞿昙啊!您所说一切存在的现象,到底什么叫做一切存在的现象呢?」
佛陀告诉生闻婆罗门说:「我现在问你,你请随意回答我。婆罗门啊!你意见怎样?眼根是存在的吗?」
婆罗门答说:「是存在,沙门瞿昙!」
佛陀又问:「颜色是存在的吗?」
婆罗门答说:「是存在,沙门瞿昙!」
佛陀又问:「婆罗门啊!有色境、有眼识、有眼触、有眼触因缘而生的感受||或痛苦、或快乐、或不苦也不乐的感受吗?」
婆罗门答说:「有的,沙门瞿昙!」
对耳、鼻、舌、身、意诸根,也是同样的说法。就像这样的广为解说,……乃至非真有这样境界存在之故。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生闻婆罗门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就从座席起来,告辞离去。
二九九、本经经意同二九八经。内容可参考二九七、二九八两经。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有位名叫生闻的婆罗门去到佛陀住处,彼此见面互相问讯,问讯完后,退坐一边,禀告佛陀说:「沙门瞿昙啊!您说的一切法,到底什么叫一切法呢?」
佛陀告诉婆罗门说:「像眼根及色境、眼识、眼触、眼触因缘所生的感受||或痛苦、或快乐、或不苦也不乐的感受;还有那耳、鼻、舌、身、意诸根,乃至意根与法境、意识、意触、意触因缘所生的感受||或痛苦、或快乐、或不苦也不乐的感受,这些就叫做一切法。如又有人说:『这些不是一切法,沙门瞿昙所说的一切法,我现在将它舍弃,另外建立一切法。』的话,这都只是空有这样的说法,经过数次的询问后,他却仍不知内容,只是徒增疑惑。为什么呢?因为并非真有这样境界存在的缘故。」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生闻婆罗门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就从座席起来,告辞离去。
就如「生闻婆罗门所问」三经(指二九七、二九八、二九九等三经)的叙述一样;此外,有「异比丘所问」三经、「尊者阿难所问」三经、「世尊法眼法根法依」三经,也跟前面经文的说法相同。
三○○、本经叙说佛陀告诉比丘,六根是内入处、六境是外入处的意涵。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有一位比丘去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禀告佛陀说:「世尊啊!就如世尊您所说,眼根是内入处,然而世尊您只是简略地解说,不做详细地说明分别。到底眼根这个内入处是怎样的呢?」
佛陀告诉那位比丘说:「眼根是内入处,它ꗬÁMЉ倔¿ကЀ꤬
椭椭㈧㈧Є혶塅塅劖?]ÄÄÄÄÄÄØØØØØì|Ø❽ǂƔƐ̤̤̤̤̤̤̤⛶[1]⛸⛸⛸⛸⛸⛸$⤿Ǵ⬳F✜aÄ̤̤̤̤̤✜,这色境是由地、水、火、风四大所造成,可看得见,而且有对碍的自性,这就叫色外入处。」
比丘又问佛陀说:「世尊您说声境是外入处,可是您并未详为解说分别。到底声外入处是怎样的呢?」
佛陀告诉比丘说:「这声境是由地、水、火、风四大所造成,不可看见,但有对碍的自性。就如对声境的解说一样,我对香境、味境也是这样的说法。」
比丘又问佛陀说:「世尊您说触境是外入处,可是您并未详为解说分别。到底触外入处是怎样的呢?」
佛陀告诉比丘说:「触境是外入处,就是指由地、水、火、风四大,以及这四大所造成的色阴(物质),看不见(如柔、软、细、滑……),但有对碍的自性。这就叫触外入处。」
比丘又问:「世尊您说法境是外入处,但是并未详为解说。到底法外入处是怎样的呢?」
佛陀告诉比丘说:「法境是外入处,它是其它十一入处所不摄受,看不见,也没有对碍的自性,这就叫法外入处。」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三○○经注释:
=1 \* Arabic 1、「眼是内入处,四大所造净色」:入处,指六入处,有内外之分,内入处是根,外入处是境。眼内入处即指眼根而言。四大,指地、水、火、风四种元素。净色,此指净色根而言,又叫做「胜义根」,乃五根的实体,依之则有发识取境的作用,为四大种所成,今之所谓「神经」,仿佛似之。
=2 \* Arabic 2、「不可见,有对」:即「不可见有对色」,为「三种色」之一。三种色是||
可见有对色:指眼睛可见之一切世间色尘。二、不可见有对色:指眼、耳、鼻、舌、身五根(五种神经)与声、香、味、触四尘。三、不可见无对色:即无表色,指由四大所生之法尘,是余十一入处所不能摄受者。对者,是对碍之义。
三○一、本经叙说六内入处的内容。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ꗬÁMЉ倔¿ကЀ꤬
椭椭㈧㈧Є혶塅塅劖?]ÄÄÄÄÄÄØØØØØì|Ø❽ǂƔƐ̤̤̤̤̤̤̤⛶[1]⛸⛸⛸⛸⛸⛸$⤿Ǵ⬳F✜aÄ̤̤̤̤̤✜。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六识身(六种心识)。是那六种呢?就是指眼识身、耳识身、鼻识身、舌识身、身识身、意识身,这些就叫六识身。」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三O三经注释:
1、识身:指认识作用之种类。身,集、种类之意。(佛光大辞典)
三○四、本经叙说六触身的内容。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六触身(六种觉触)。是那六触身呢?就是指眼触身、耳触身、鼻触身、舌触身、身触身、意触身,这些就叫六触身。」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三○五、本经叙说六受身的内容。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六受身(六种感受)。是那六种呢?就是眼触所生的感受,以及耳、鼻、舌、身、意触等所生的感受,这些就叫六受身。」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三○六、本经叙说六想身的内容。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六想身(六种想象)。是那六种呢?就是眼触所生的想象,以及耳、鼻、舌、身、意触等所生的想象,这些就叫六想身。」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三○七、本经叙说六思身的内容。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六思身(六种意志行为)。是那六种呢?就是眼触所生的意志行为,以及耳、鼻、舌、身、意触等所生的意志行为,这些就叫六思身。」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三○八、本经叙说六爱身的内容。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六爱身(六种喜爱)。是那六爱身呢?就是眼触所生的喜爱,以及耳、鼻、舌、身、意触等所生的喜爱,这些就叫六爱身。」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三○九、本经叙说六顾念的内容。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六种顾念。是那六种呢?就是对色的顾念、对声的顾念、对香的顾念、对味的顾念、对触的顾念、对法的顾念,这些就叫六顾念。」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三一○、本经叙说六境有漏,是取心覆藏。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六种隐覆心灵的事物,是那六种呢?就是有漏(有烦恼)的色境,会使人执取而覆藏其心;以及声、香、味、触、法等有漏的事物,这些都会使人执取而覆藏其心,这就叫六覆。」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三一一、本经叙说三世之六根无常,多闻圣弟子应不顾、不欣、生厌。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过去与未来的眼根都是无常,更何况是现在的眼根!多闻的圣弟子能这样地去观察的话,就不会顾念过去的眼根,也不欣慕未来的眼根,对现在的眼根厌嫌、远离贪爱、向于灭尽;耳、鼻、舌、身、意诸根,也是这样子。」
如本篇「无常」的经文所述,像这苦、空、非我等法的经文,也是这样的说法。如「内入处」四经与「外入处」四经,也是这样的说法。
三一二、本经叙说业为六根之因、缘、缚,爱为业之因、缘、缚,无明为爱之因、缘、缚,不正思惟为无明之因、缘、缚,不正思惟又生于痴。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拘留搜国的调牛聚落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我现在将为你们说法,从初始、中段到后段都很殊胜,有完善的义理、美好的法味,纯一圆满清净,是梵行清白之法。你们要仔细地听!好好地思考!就是这所谓有因、有缘、有缚法的经文。
有因、有缘、有缚法的经文内容是怎样呢?就是说这眼根是有因、有缘、有系缚。什么是眼根的因、眼根的缘、眼根的系缚呢?我说眼根是以业为因,以业为缘,被业所系缚;而业也是有因、有缘、有系缚。什么是业的因、业的缘、业的系缚呢?我说业是以爱为因、以爱为缘,被爱所系缚;而爱也是有因、有缘、有系缚。什么是爱的因、爱的缘、爱的系缚呢?我说爱是以无明(没有智慧)为因、无明为缘、被无明所系缚。什么是无明的因、无明的缘、无明的系缚呢?我说无明是以不正思惟为因、不正思惟为缘,被不正思惟所系缚;而不正思惟也是有因、有缘、有系缚。什么是不正思惟的因、不正思惟的缘、不正思惟的系缚呢?我说就是由于眼见色境,所以才生起不正的思惟;而不正的思惟又生自愚痴。
由于眼见色境,生起不正的思惟;不正思惟又生自愚痴,那愚痴的人就是无明,痴求贪欲就叫做爱,由爱所造作的就叫做业。就这样,比丘啊!不正思惟因而有无明,有无明因而有贪爱,有贪爱因而造业,有造业因而招感眼根的生起。耳、鼻、舌、身、意诸根,也是这样子,这就叫有因、有缘、有缚法的经文。﹂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三一二经注释:
=1 \* Arabic 1、本经「佛光阿含藏」解说:「本经说明六根为业之因、缘、缚,业为爱之因、缘、缚,爱为无明之因、缘、缚,无明为不正思惟之因、缘、缚,不正思惟生于痴。」这样的解说是错误的。根据「瑜伽师地论」对本经的解说:「谓彼六处以业为因;业,爱为因;爱复用彼无明为因;无明复用不如正理作意(不正思惟)为因;不正作意复用无明触为因。」可见其因果顺序应是:无明触↓不正思惟↓无明↓爱↓业↓六根。而佛光版的解说正好与此相反。
=2 \* Arabic 2、不正思惟因无明:无明下原有「为爱」二字,今根据「杂阿含经论会
编」予以删除。
三一三、本经叙说六根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一切皆由因缘而起。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拘留搜国的调牛聚落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我现在将为你们说法,从开始、中间到后段都很殊胜,有完善的法义,美好法味,纯一圆满清净,是梵行清白之法,即所谓第一义空经。你们要仔细地听!好好地思考!我就要为你们解说。」
什么是第一义空经呢?众比丘啊!就好比眼根生时它没有来处,灭时也没有去处。就像这样,眼根由没有而生,生后又灭尽,只有业报而无造作者,这由因缘积聚而成之体灭后,其它由因缘积聚而成之体又相续生起,这当中就只有俗谛的因缘果报罢了;耳、鼻、舌、身、意诸根的生灭,也是这样,都只有俗谛的因缘果报。所谓俗谛的因缘果报,就是说由于这里的存在,所以决定那里的存在;由于这里的生起,所以决定那里的生起。比如由于愚痴无明,所以有身、口、意的妄行造作;由于身、口、意的妄行造作,所以就生起业识,……广说乃至纯粹大苦结聚的生起。又且,由于这里的不存在,所以决定那里的不存在;由于这里的息灭,所以决定那里的息灭;由于愚痴无明息灭了;所以身、口、意的妄行造作就会息灭;身、口、意的妄行造作息灭,所以业识就会息灭,……如此地广说,乃至纯粹大苦结聚的息灭。比丘啊!这就是第一义空法经。」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闻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三一三经注释:
=1 \* Arabic 1、第一义空经:第一义,谓事理最初紧要者;又无上甚深之妙理亦称为第一义。所以称为空经,盖因本经实讲六根皆由因缘起,其生灭无自性,故为空。
=2 \* Arabic 2、俗数法:即俗谛因果。
三一四、本经叙说有六喜行。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六种喜行。是那六种呢?比丘啊!就是这眼根看见色境时而心觉欢喜,于是就在那色境之处有所行作;耳听声、鼻闻香、舌尝味、身觉触,乃至意识法时,也是心觉欢喜,而在那法境之处有所行作。众比丘啊!这就叫六喜行。」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三一五、本经叙说有六种忧行。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六种忧行。是那六种呢?众比丘啊!如果眼见色境而会生起忧虑的话,就会在那色境之处行作;像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感触、意识法时,如果也会生起忧虑的话,那么就会在那些法境之处而行作。众比丘啊!这就叫六忧行。」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三一六、本经叙说有六种舍行。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六种的舍行。是那六种呢?众比丘啊!如果眼见色境能起不喜不忧的舍心,就在这色境之处行作;像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感触、意识法时,也能生起不喜不忧的舍心,就在那些法境之处行作。这就叫比丘的六舍行。」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三一七、本经叙说有六种常行。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六种常行。是那六种呢?就是如比丘眼见色境后,能依住于不觉得苦恼、也不觉得快乐的舍心中,保有正念正智;像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感触、意识法时,也能依住于不苦不乐的舍心中,保有正念正智,这就叫比丘的六常行。」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三一八、本经叙说有六常行,若比丘能修行成就此六常行,乃世极难得之事。内容大多与三一七经相同,译文略。
三一九、本经叙说有六常行,若比丘能修行成就此六常行,乃世间极难得之事,是世人所应承事、恭敬、供养,此是世间无上的福田。内容大多与三一七经同,译文略。
三二○、本经叙说有六常行,而舍利弗等比丘乃成就此六常行者,乃世间极难得之事,是世人所应承事、恭敬、供养,此是世间无上的福田。内容大多与三一七经同,译文略。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终
版权所有:大悲咒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