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念诵网

净土法门法师:万善同归

发布时间:2024-05-14 01:55:52作者:大悲咒念诵网
净土法门法师:万善同归

(19-12-205太上感应篇)

我们访问澳洲图文巴的一个多元文化组织,主席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在图文巴,信奉基督教的人占很大的比例,也相当保守,但他们已经意识到多元文化的重要性。澳洲政府近年来采取开放政策,移民、投资的人来自各个不同的国家地区,于是他们想到,这些来自不同的国家地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信仰,如何共同生活、互助合作,达到和睦相处、共存共荣的目标。这个理念非常之好,在这个时代,即使很保守的宗教徒,也逐渐觉悟到有拓开胸襟容纳别人的意向。因此,我们谈了之后,将我们在世界其它国家地区,及新加坡的种种想法、作法,介绍给他们,他们也非常欢喜。真正有志之士,无不如是。

早年,北京「中央印经院」出版的《十善业道经》,前面没有序文,而是以雍正皇帝的一段开示代替序文。这段序文,是雍正十一年二月十五日写的,其内容就是多元文化的理念。从雍正皇帝这段话中,我们认识到统治一个国家,贤明的领袖如何教化众生。那时,中国是儒、释、道三教,而一般人是以儒为正统,雍正皇帝说出他对于三教的看法,「理同出于一原,道并行而不悖」,可以各行其道,但并不相违背;不但不相违背,而且能相辅相成。

他说一般教徒不能贯通这个道理,于是每个人都以很深的成见,狭小的心量,即佛法讲的「自赞毁他」,违背圣人的本意。仰慕道教的人,认为佛没有玉皇大帝之尊贵;向佛的人,认为玉皇大帝虽然尊贵,没有佛之伟大;而儒家学者,则说佛、道是异端,不是正法

。于是,三教学者不能贯穿,各是其是,各非其非。雍正皇帝说这都是私心,争胜负,彼此不能兼容,不但不能了解别人,对自己的本宗,对自己所信仰的经教,都未能深入。

雍正皇帝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对三教都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他的看法是三教平等。就是今天讲的「和平」,和平就是和睦相处,平等对待。如果觉得我比你高,我比你强,就已经不平等了;不平等就决定不能和睦;不和睦就有争论,有争论就有流血,就有战争,就造种种恶业,受种种苦报。大乘佛法是平等法,《华严经》讲「生佛平等」,众生与佛平等,佛没有说他高高在上,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佛得到真平等。

真正得到了平等,再看芸芸众生,外面的形迹虽然不一样,如《华严经》讲的「种种形色」,形是形状,色是相貌,这个世界有各个不同族类的人,不同族类的畜生,都是平等的。我们在澳洲看到袋鼠,那是一个族群,无尾熊也是一个族群,都是众生,佛眼睛里看皆是平等。除了畜生之外,还有植物,也属于生物。这是说明形迹虽然不一样,理是相同的。

理上说,有情众生都有佛性,有情是指动物,这是相同的,佛性是相同的;不同的是牠的形状不一样。植物的种类,更是不胜枚举!种类不同,颜色也不一样,可是性相同,一切无情众生有法性。法性与佛性是一个性,所以《华严经》云:「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一个性才能同圆种智。

既是同圆种智,我们就应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彼此照顾。不但人与人之间做好朋友,与动物也要做好朋友。听说中国从澳洲进口了一批牛,饲养人员跟牠们讲话,牠不理,因为牠听不懂中文,讲英文牠就听得懂。所以,负责养育牛群的人,要到澳洲学英语。从这个小例子就能体会到,动物也是通人情的。

由于信息发达,交通便捷,人与人之间往来愈来愈密切,地球变成了一家,所以必须要懂得互相尊重,互相敬爱,共存共荣。目前一些宗教家、政治家都有这个认识,二十一世纪就是趋向于多元文化,共存共荣的转变时期。

这就是经上讲的「同」与「异」,异是形色不相同,同是体性相同,体就是哲学讲的本体。所有宗教无非是教人和睦相处,平等对待,这是善,就是同归于善,佛门讲「万善同归」,正是此意。佛家讲的「五戒十善」,这是引导人向善;儒家讲的「五常德行」,也是诱掖讲劝,引人向善。

雍正皇帝在序文中举宋文帝问侍中何尚之的一段话。宋文帝说:「六经本是济俗」,六经是儒家的。「若性灵真要,则以佛经为指南;如率土之民,皆淳此化,则吾坐致太平矣。」如果儒与佛的教学,能够普遍推行,人民信受奉行,社会安定,国家繁荣,人民幸福,没有作奸犯科之事,我这个皇帝不是坐享太平吗?何尚之回答说:「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有一百户人家的小乡镇,有十个人学佛持戒,这十个人就是小镇的模范,就能够化民成俗。「千室之邑,百人持十善,则百人和睦。」邑是小城,如果一千户人家的小城市,有一百个人修十善,就有百人和睦。能以这种风气教化这个地区,就是所谓「贤人国之宝」。这个比例是十分之一,一个人就能影响其它九个人。人能断恶向善,国家的刑法就不需要了。这个帝王甚至地方官吏,可以垂拱坐致太平!

这段话说明帮助社会,去恶向善,是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方法。而佛教劝导众生断贪瞋痴慢,劝人希圣希贤,都是这个道理。如果能信受奉行,确实可以为社会的典型、模范。凡是执着成见,自赞毁他,决定是不了解别人,也不认识自己。雍正皇帝的这一段开示,实在是多元文化的理念,应当将之扩展到所有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类、不同的国土。佛家的教诲,经论虽然多,但是为了济世,五戒十善比什么都重要,首先劝人要懂得因果报应的理论与事实,才能劝导世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