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念诵网

佛门一个“行”字大有学问!

发布时间:2024-02-13 01:57:37作者:大悲咒念诵网
佛门一个“行”字大有学问!

佛教三行文:一心(一) “行”有三行提到“行”,我们会想起“行动”。或者“迁移”,或者“走路”,一般是身体从一个地方移到另外一个地方。这便是现代汉语中“行”的一个常用概念,即“走”,如“步行”、“行踪”等。《说文段注》中释:“人之步趋也。步,行也。趋,走也。二者一徐一疾

。皆谓之行。”这一解释和现代汉语基本相同。《康熙字典》中还将其解释为“语言”,曰“《尔雅·释诂》:行,言也。”当然,关于“行”的概念还有很多,本文主要从“行动”、“行走”的角度来说。在佛教中,“行”的涵义还要更加宽深,《增一阿含经》在讲到作为“十二因缘”之一的“行”时,言“所谓行者有三种。云何为三?所谓身行,口行,意行,是谓为行。”将“行”分为三种,即身行、口行和意行。此三行具体如何解释呢?

《大方等大集经》载:“云何身行?身行者谓气息入出,是名身行;云何口行?口行者所谓觉观言说,是名口行;云何意行?意行者名为想受,是名意行。是名三行。”这是说,身行就是自己气息的出入,口行,也叫语行,就是觉察观照自己的语言,意行就是想受。

《舍利弗阿毗昙论》亦同此解,且更简单,言“云何身行?谓出入息,是名身行;云何口行?谓觉观,是名口行;云何意行?谓想思,是名意行。”这里说,身行就是出入息,口行就是觉观,意行就是想思。《坐禅三昧经》中说,入息出息这种法属身,因此叫身行;有了觉观才会说话,无觉观则无言说,因此叫口行;痛受想属于意法,因此叫意行。

《大智度论》亦同此解,叫身行是因为“息属身故”,叫口行是因为“先觉观然后语言”,叫意行是因为“受苦乐取相心发”。《佛说法乘义决定经》对此解释的更加详细,其中说:身行是“动转所作,身为济渡,任持诸法,为依止处”;语行是“能诠能显,分别校量诸法实性”;意行是“心所爱乐,心所思惟,心所摄受,心所依止。”这里将的是三行之作用。

《大智度论》中还将行分为另外三种。“佛或说十二因缘中三行:福行、罪行、无动行。福行者欲界系善业、罪行者不善业、无动行者色无色界系业。”这三种“行”分别是福行、罪行和无动行,这三种行分别对应的是欲界的善业、不善业和色界无色界的业。不论解释被分为身行、口行、意行还是福行、罪行、无动行,“行”之本义,在佛教中是“造作迁流”之意。因而也被解释为“身口意之造作也”。《俱舍论颂疏论本》曰:“造作迁流二义名行”。《楞严经指掌疏》云:“行者以造作迁流为义。《俱舍》云:‘造作迁流二义名行’。《杂集》云:‘造作是行相,由此行故令心造作。”而造作迁流的主人是心,因此,佛教中的“行”,在更广的意义上指的是“心行”。(二)“行”以“心行”為要那么,何为“心行”,简单来说,就是“内心之趣于外境”,即自己的心行到外界去攀援。《大乘义章》曰:“内心涉境,说名为行”,即此之谓。又如,“五蕴”中的“行蕴”,作为构成众生之身体的基本元素之一,主要是从精神层面来说的。这里,“行”的概念被定义为“造作之心能趣于果名为行”,指的是一种心理活动,也就是意念。《大宝积经》解释的更为深入,并将其分为六种:色思行、声思行、香思行、味思行、所触思行、法思行,“云何为行?所谓色思、声思、香思、味思、所触思、法思,是名为行。”这里结合六尘来讲“行”。

心跑到外界的色境上去思考,名为行;心攀援到外界的声音上去思考,名为行;心停驻在外界的香气上思考,名为行;心缘取到外界的味道上去思考,名为行;心留恋在外界的触境中去思考,名为行;心奔驰在外界的法上去思考,名为行。这就是“心行”,同样的解释在《杂阿含经》也可以看到,“云何行如实知?谓六思身。眼触生思,耳、鼻、舌、身、意触生思,是名为行,如是行如实知。”因此《中边分别论》说:“六尘中若心行动是名外散动。”《弥勒菩萨所问经论》也说“彼处所有相应思心是名为行”。三十七道品中的“四正勤”即于此有关。“四正勤”即未生恶法令不生、已生恶法恒令灭、未生善法令出生、已生善法令增长。“勤”为何义?《成实论》言:“心行动发是名为勤,常依余法若忆念若定,于中发动一心常行,是名为勤。”发一善心常去行,这就是勤。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调 “心行”。每一个人的“心行”都是不一样的,有人心行柔软根性迟钝,有人心行刚强根性猛利,有人心行柔软根性猛利,有人心行刚强根性迟钝,这都需要我们善于调伏。

佛经中言:“今此比丘犹良马,能善调伏其心行”,我们虽不能像菩萨那样“悉知众生心行所趣”,或像佛那样“普入众生心行中”,但是,我们可以调柔自己的“心行”。问一问自己,自己的心是如何行动的?有没有一定的轨迹,如果上错轨道了该如何去调整?在中国古代哲学上,王阳明把“行”的这一概念借鉴了过去,构建了自己的哲学体系。他对行下的定义即“心之所发处便是行”。

他认为,一念不善,便是恶行,一念善便是善行。基于此,他完善了“知行合一”学说。这是理解他思想的金钥匙。在《传习录》中,他说“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王阳明仅借一“行”字,便支撑了自己的心学体系。足见佛教中字义之深厚。说一千,道一万,在佛教中,“心行”,亦即“心之造作”,是“行”最具代表性的意义。那么该如何行?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对此文殊菩萨说:“于一切法,而无所行,乃为道行。于一切法亦无不行,是为道行”。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古语常言: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我们且先不去“行”它,慢慢学,坚持学,精进学,总有一天,会“亦无不行”。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