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住一缘的守境止
初学止观的人,调伏粗乱心,《小止观》中提出三种止、五种观法,来对治妄动不停的心。第一种是:系缘守境止,即是把心专注在鼻端、脐间等处,或身外的一物,令心不散乱、使心念不起。系缘守境止可以分成几项:
一、 系心于顶上:
如果上座后昏昏欲睡,就要把心观注在头顶上,让气往上提升,恢复精神。如果昏沉的现象消失了,就要回归在数息的所缘境上。头顶上的专注点,不能存想太久,存想过久,气往上涌人浮躁,如得风病。
二、 系心于发际:
头发与脸的中间交接处,因发黑肉白,黑白分明,心念最容易安住。常系心在此,会引发自身的白骨观,见到白骨等现象。但是时常把心念观在这个地方,眼睛好往上看,有时会见到黑黄赤白等光色,如花如云一般,会让行者生起执着。也会因气往上,让头部胀痛,所以不适合常用。
三、 系心眉间:
在两眉的中间处,也是黑白分明,心念容易专注。但跟系在发际一样,易见白骨流光等现象,所以也不宜常用。
四、 系心鼻端:
鼻子是风门,把心念专注在此,容易觉察呼吸的出入,因出息入息的念念不住,而体悟无常道理。此处对修数息观的人很有帮助,心静容易引发禅定。
五、 系心脐间:
把心系在脐间,能除众病,易见到身体的三十六物,如外在皮、肤、血、脉、脑、膜,内在肝、胆、肠、胃等等,而引发十六特胜的禅定。
六、 系心地轮:
地轮,一般称为丹田(肚脐以下一寸半处),心系在此,气随心下,则四大调和。妇女因生理结构,所以不适合常系心在此,尤其生理期间要尽量避免。
七、 系心掌上:
打坐时双手结印,两手迭放脚上,把心系在掌上,气息下沉,也能达到四大调和效果。不善于把心观在身体部位的人,可以用这个方法来安住身心。
通常调伏妄心常使用的专注点,是鼻端及脐间。若发现心浮躁,就把心往下观,如脐间、丹田、掌上;假使昏沉欲睡,要把心系于眉间、发际、顶上,以让心念提起。能善用以上诸法,就能随时调伏心念,令心安于定静中。{21}2004.04.29
版权所有:大悲咒念诵网